拿到相機拍照第一步幹嘛(拿到相機就拍照)
2023-11-10 08:02:27 3
小夥伴們,大家好!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相機的自動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對於很多不熟悉相機參數,或是沒有學習過相機使用的新手來說,自動檔位總能應對大部分的攝影需求,但要想追求專業的畫面質量和攝影水平,並非人人都能做到,更不是相機的程序自動計算就能得到的,這就導致了一些新手小白們常常遇到的問題:「為什麼我高價買來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還不如別人用手機拍的好呢?」主要原因,就在於4個最基本的因素:光圈、快門、對焦和白平衡。
本文推薦閱讀時間:3分鐘。
參數的調整對畫面的影響
調整光圈光圈影響了相機對光線的控制,也就是說,控制光圈也就控制了光線對相機的影響。而當我們將光圈設置為自動時,無異於放棄了攝影最重要的光線的控制權,而是把它交給了相機,當我們在光線均勻、簡單的場景下,使用自動光圈拍攝的畫面,才有可能拍出曝光較為正確的畫面,而當光線複雜或頂光、逆光這樣的光線較強的場景下,很難靠相機計算得到精準的曝光,就不得不使用手動控制光圈進行拍攝了。
大光圈拍攝花朵
除對曝光的控制外,控制光圈還與畫面的景深有關。當我們拍攝景別較大的攝影作品時,假設光線均勻、簡單、柔和,自動光圈下只能得到一張曝光相對準確的照片,但畫面未必能達到眼前實景一般震撼,總會有小白說:「難道是我相機的像素不如別人的高嗎?」其實並非如此,光圈的大小決定著畫面的景深,在相機看來,對焦點所在平面內的物體是清晰的就已經完成任務了,其他的都不重要,為了保留景深,由於小孔成像的原理,這時就需要我們手動將光圈調小。
景深較深
調整快門這裡我要說一句難聽的話,自動快門最好別用。如果光圈快門都自動,那您買相機是為了什麼呢?肯定有人要來反駁我:「自動快門很方便啊!用不著調來調去的,完全不操心!」不管是什麼場景,快門速度的改變,都不僅僅影響著畫面的曝光,快門速度的調整,即要看被攝物體的運動速度,還要看拍攝者的運動速度。然而在相機眼中,快門速度的調整,往往只能為了平衡畫面的曝光。
低速快門
調整相機的快門速度,以匹配拍攝主體,更要結合自身的能力,避免畫面模糊。如果抓拍運動的物體,儘量選擇較快的快門速度,如果想記錄光線的流動,煩勞您帶上自己的三腳架。如拍攝體育運動的汽車上拍攝時,可把快門時間設置為1/500秒,而在飛機上的拍攝時快門時間可設為1/2000秒,而拍攝長時間曝光的光軌、車流等,畫面亮度的地位退居第二,穩定則是第一位,別讓自動快門毀了你的攝影作品。
慢快門記錄光軌
調整對焦點「對焦不就是自動的嗎?有什麼可調整的?」存在這個疑惑的朋友不在少數,首先我們要知道,對焦分為手動和自動兩個模式,手動模式下,需要我們旋轉對焦環對畫面進行對焦,而自動對焦下,常常能讓對焦更快、更便捷,但即使在自動對焦模式下,也可以調整對焦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當主體處在較為複雜的環境下,相機很難判斷對焦點是誰,如人頭攢動的人群、複雜背景下的人物、眾多相似物之中的個體,這時就有會讓攝影師反覆半按快門,試圖精準的找到對焦點,其實不必那麼麻煩,相機的對焦區域是可以選擇的,甚至可以選在對焦點,在選擇對焦點的同時,還節省了構圖時間,這才是真正有利於攝影工作進行的操作。
焦點對畫面的影響
什麼情況下適合使用手動對焦呢?畫面十分單一、距離很近的特寫、距離很遠的主體,都需要我們將對焦模式選擇為MF的手動對焦,比如拍攝夜空、星軌,需要將相機的對焦點放到無限遠或是明亮的、清晰可見的物體之上,在不移動相機的情況下進行拍攝。
對星空對焦
調整白平衡相信很多攝影愛好者,從買相機至今,白平衡那一參數,一直是自動模式沒有調整過,大多數人的想法,均是自動白平衡一定不會出錯,今天就告訴你,白平衡有多重要。準確的白平衡,是色彩還原是否真實、逼真的關鍵保證,錯誤的白平衡,會讓你的攝影作品產生天不夠藍、草不夠綠,甚至溫暖感人的畫面拍的寒氣逼人的負面影響,而自動白平衡往往只追求還原了顏色的本身,忽略了環境、情感和氣氛的因素。
色溫較低
舉個例子,在黃昏拍攝夕陽,黃昏給人的印象,常常是溫暖、感動、溫馨的金黃色,然而自動白平衡的設置,讓這份氣氛全無,此時就需要人為對白平衡進行調整,以保留顏色變化而引起的環境氛圍。
顏色影響氛圍
結語除了學習足夠的紮實的理論依據外,更重要的是實踐性,攝影是一門技術性極高的藝術,從拍攝中積累經驗,摸索前進,才是攝影師真正的進階之路。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有其他建議或疑問,或是你有自己的作品想展示給大家,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與大家交流,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本文由久相原創,關注我,少走彎路學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