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四十五章 奇遇

2023-12-04 01:37:36 4

  孫教授點頭道:「的確是烏羊王古墓,不過當時還沒有被盜空,畫中所繪,應當是封師古在地宮中盜墓開棺時的情形……畫卷上有字寫得明白,這是……《棺山遇仙圖》。」

  當年封師古違背祖訓,盜掘了棺材山裡最大的一座古墓,回來後性情大變,對在墓中的遭遇諱莫如深,只是稱自己要成大道,以地仙自居,並用妖言蠱惑眾人。包括日後他建造地仙村,要度屍煉藥成仙的種種事端,都是從此而起。不僅是我和Shirley楊覺得好奇,孫九爺更是苦苦猜測了一輩子,此時乍見《棺山遇仙圖》,激動之情實難自已,說話的聲音都顫抖了。

  我勸孫九爺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這只是封師古的自畫像並非是地仙真身,還不是激動的時候。這時我們三人定睛細看,雖然先前做過種種猜想,可等真正看清楚《棺山遇仙圖》中描繪的情形,還是驚得險些將下巴掉在地上。

  《棺山遇仙圖》中所繪的場景,主體是烏羊王古墓的槨殿,畫卷下方繪著殿前的墓道,許多身著戲裝的盜墓賊,正在墓道裡搬運堆積如山的明器,而在槨殿中,則完全是另一幕驚心動魄的場面。

  槨殿中的石槨揭得大開,四周躺著六個盜墓賊,各個屍橫血濺,死狀極慘,其中有兩人身上戴著觀山腰牌,應該都是封師古的同宗兄弟或門徒,只有一個身穿黑袍的中年男子依然活著。看此人在畫中的身形氣質,真乃「一襲烏袍裹雲錦,兩點冷目射寒星,手提三尺青風劍,勝似洞賓上八仙」,比起那夥普通的盜墓賊來,實在是有幾分野鶴在雞群的卓然風姿。想必此人便是《棺山遇仙圖》中的地仙封師古。

  那具被揭去命蓋的石槨裡,有一具金首殭屍從中探出半個身子,因為畫中描繪清晰,在古屍頸中有道勒痕,所以並不是帶著黃金面具,而是殭屍無頭,接了一顆面目猙獰的金頭;又是在烏羊王古墓的槨殿中,所以可以肯定這具從棺槨中出來的無頭殭屍,便是那位有首無身的移山廣德王。

  金頭烏羊王的屍身壯碩魁梧,遠遠超出常人,兩隻手的指甲長得奇長,上邊鮮血淋漓,掛著碎肉,可能那些死在石槨前的盜墓賊,都在揭開棺槨的時候遭其所害,當場斃命了。

  倖存的封師古,並沒有招呼墓道中的同伴,而是捨身上前,單手提劍貫穿了古屍的胸膛,另一隻手抖開縛屍索,撒開天羅地網,連石槨帶死屍一併套個正著。

  我看了此圖,心中驚異莫名,《棺山遇仙圖》中描繪的場面,實在令人難以相信,殭屍撲人多為生物電的作用。古僵為死而不化之物,在被活物接觸的一瞬間,可能會產生劇烈的黴變,出現屍起之類的恐怖現象。可有一點,頭顱為四肢百脈之祖,普天之下絕對不可能有無頭之屍暴起傷人之事,圖中的情形,可謂是古今罕有。

  我祖父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物,曾給我講些早年間的奇聞逸事,他也算是半個摸金傳人,但我從沒在他口中聽過有這種事情存在;此外就連卸嶺盜魁陳瞎子,以及搬山道人鷓鴣哨留下的筆記中,也都不曾提及此事,這說明從古到今的發丘摸金,搬山卸嶺之輩,皆未撞上無頭屍起的異事。

  再者說來,更令人費解之處在於,這《棺山遇仙圖》名為遇仙圖,可縱觀圖中所繪,哪裡有什麼仙人?倒不如稱作《棺山盜墓圖》,或是《棺同降屍圖》來得貼切。常言道」名之為名,必有其因」,但圖中似是玄機暗藏,教人完全無法以常理揣測,《棺山遇仙圖》與前面的《棺山相宅圖》,<秉燭夜行圖》究竟有什麼關聯?

  Shirley楊也覺不解,她問我和孫教授如何看待此圖,孫九爺凝視著《棺山遇仙圖》良久,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告訴我們說:「如果圖中所繪的內容屬實……看前三幅圖畫的模樣想必這張遇仙圖不會是憑空捏造的虛妄之事。但從圖中看來,並無遇仙之事,除非帶著顆黃金頭顱的烏羊王不是殭屍。」

  我奇道:」不是殭屍是什麼?難道是仙家?它要是真仙怎麼還死了裝棺槨裡了?」孫九爺神色凝重,緩緩說道:」肯定不是殭屍,觀山太保在槨殿中揭開命蓋的時候,那烏羊王可能還活著。」

  我對此論不以為然,懷疑孫九爺腦袋進水了,就對他說:「烏羊王連腦袋都沒有,如何還能說他在開棺時依然活著?並且巫陵王如果還活著,在幾千年前也不可能被裝在石槨裡。看樣子他並不像是因為暴虐無道,被活活釘死在棺中,因為那顆黃金頭顱奢華精美,絕不像是臨時打造出來的。」

  孫九爺道:」你說得不錯,可你仔細看看這圖,在封師古下劍之處,巫陵王身上分明有鮮血淌出,順著劍刃往下流淌。千年殭屍死而不化,自然不會流出鮮血,即使有血也必是烏黑的屍血,這個細節足能證明他從石槨中出來的時候還和生人無異。」

  我又看了孫九爺說的那處細節,但仍不肯信:」地仙封師古丹青筆墨的造詣不錯,懂得藝術誇張,但把殭屍身上畫得血如泉湧,可就不是對待史實的正確態度了。」

  孫九爺微微點了點頭道:」應該是這樣,但我想其中可能還有隱情,畢竟《棺山遇仙圖》描繪的僅僅是一個瞬間,雖然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是封師古親身經歷的一幕險情,但在他殺了千年不死的烏羊王之後又遇到了什麼?究竟何事才使他情懷轉變,繼而進入棺材山裡避世求仙?這些事情咱們就很難從圖畫中獲悉了。」

  我們實在看不出更多名堂,便取了壁上掛的一陰一陽兩幅《棺山相宅圖》,隨後徑直登上頂樓。這層木樓空間窄小了許多,只設有一個神龕般的石櫃,擺著不少器物,有十幾本書卷,一些五花八門的瓷瓶,還有一口帶鞘的寶劍。

  看起來都是地仙封師古隨身之物,我心想就憑這點,封師古也不是什麼能掐會算的真仙,完全沒料到他的後人,會帶著摸金校尉進入地仙村古墓,這些東西竟然如此毫無遮掩地放著。我們被觀山太保矇騙了多時,不抄他幾件真東西如何說得過去?

  想到這兒,我伸手拎起那柄寶劍,按繃簧拔劍出鞘,只見鋒刃寒芒閃動,端的是口利器。我對孫九爺說:」觀山太保的東西都是倒鬥所得,也不知本主是哪座墳裡的古人。現在這管制刀具我就先沒收了,我雖然不會劍術,但素聞寶劍可以鎮宅闢邪,我回家掛著也總好過放在此地生鏽。」

  孫九爺沒好氣地說:」你小子是賊吃賊,越吃越肥啊!不過,只要你幫我找到地仙藏身之處,他的東西你儘管拿去就是。」

  我心想這話虧你說得出口,正要對他說出兩句戳人腰眼的話來,卻見Shirley楊已經從那幾本書卷中找到一本《觀山掘藏錄》,是地仙封師古親筆所書,記載著封師古平生之事,並且把歷代觀山太保所盜發之古冢一一詳述。孫九爺如獲至寶:」找的就是它,棺材山裡的秘密肯定都寫在其中了。」當下便借著燈光,匆匆忙忙地翻閱起來。

  原來觀山太保自封王禮開始,便世受皇恩,隨駕聽用。但世間萬物,都有個興衰起落的定數,到了萬曆皇帝當朝之時,已是內憂外患,關外有後金起兵攻明,各地貪官汙吏們搜刮民財,使得民變不斷;朝內又有黨爭,一時之間內憂外患全都來了,自太祖成祖傳下來的基業,至此已出現了大廈將傾的跡象。

  偏偏當朝的皇上心昏神庸,還特別喜好服藥煉丹,招募了許多方外之士,專門給他調配各種養生秘藥,也常以長生不死之事詢問封師古。

  當時封師古是觀山太保的家主,對皇上也是忠心不二,但那時候封師古並不怎麼相信爐火之道,他認為自古從無不死之人,世間也無不發之冢,是人就有生老病死,是陵墓就早晚有被人挖開盜掘的一天。既然沒有不發之冢,那麼古墓裡的東西誰挖不是挖?所以他一面主持修造皇陵,一面在暗地裡派人到各地盜墓,主要是為了尋求古墓裡的經卷典籍,尤其喜歡收集奇門古術之類的骨甲、竹簡,對此物求之不厭,這也是從他祖上繼承下來的光榮傳統。對於萬曆皇帝吞丹服藥的愛好,封師古不以為然,爐火之術歷來害人不淺,都說古時仙人留下度煉脫化之道,是為廣濟世間的,但試看從古到今,誰人親眼得見?服食求仙,多為藥所誤,不說旁的,單是各個朝代的真龍天子,在此事上送命的也不算少數了,怎奈人心最易痴迷,不明白天遣造化之機。

  為此他多次奏明萬曆皇帝,不死仙藥之事終究虛幻渺茫,絕難強求,並勸皇上遷動安徽的祖陵。結果惹得龍顏不悅,認為觀山封家沒什麼真本事,從此便將他看得輕了。此外還有件事,是由於封師古命人在京城附近,盜掘了一個劉氏貴族的墓穴,墓主是個女子。這劉氏的來頭也不小,乃是數術奇人劉秉忠之後,墓中布置有許多機括銷器,還有一些數術典籍,所以就被觀山太保盯上了,偷著將這處墓葬盜挖一空。但是天子腳下帝王之都,乃是五方雜聚的所在,觀山太保行事雖然周密,也有走漏風聲之時。劉家的後人同樣在朝中為官,聽聞此事後大為惱火,但是苦於沒有找到封師古盜墓的證據,只好暗中給觀山太保栽贓陷害。

  封師古是個極精明的人,又兼通曉玄學,自然洞悉保身之道,便萌生退意,擇個日子,將同宗同族的弟兄們找來商議。他對眾人說,自古常道是伴君如伴虎,如今眼看大明朝的氣數就要盡了,世亂時危,田園將蕪胡不歸?我等不如趁著還能全身而退,一同回歸故裡,經營祖宗留下的鹽礦產業,從此閉門清靜度日,豈不強似整日陪王伴駕擔驚受怕的。

  由於封師古懷有異術,封家諸人歷來對他仰若神明,無有不依,當即商量定了退路。封師古便告病還鄉,舉家離開京城回到祖籍青溪鎮。

  回了老家,封師古在家中閉門不出,專門研究各種奇詭無方的異術,這些本事大都得自於棺材峽中的懸棺,雖然其中有許多內容殘缺不全,但是剩下的總價也足夠他琢磨三五世了,越研究越覺得那些古老的方術深不可測,奧妙似乎無窮無盡。

  封氏是家大業大,又得過御口親封,雖然行事詭秘,在世上名聲不揚,但在當地則是一呼百應,收羅了無數門人弟子,專做些畫符吞水送平安的勾當,儼然是巴山蜀水的一大巫門。

  封師古有幾個兄弟野心不小,眼見自家勢力越來越大,官府也拿他們無可奈何,就勸封師古聚眾造反,可以效仿當年黃巾軍的做法,自稱「大德天師」,登高一呼,必定從者如雲,即便不能做大,咱們割據一方,裂土分疆也是好的。

  封師古不為所動,觀山封家之所以有今天的氣象,多是仗著擅使幻化之術—說好聽是幻化之術,其實就是妖術,全是歪門邪道的東西,你們仔細琢磨琢磨,史書上的興衰成敗頗多,卻有幾個是憑著撒豆成兵、剪紙為馬的障眼法得了天下?自古凡是以妖法蠱惑民眾圖謀造反的,從來沒有一個能有好收場,絕難成事,只因叛逆之舉,向來遭天道所忌,命中沒有龍興的福分,切莫痴心妄想,否則早晚惹下滅門之禍。

  世人無非是爭名逐利,誰能做到清靜無為?封師古雖然沒有圖謀造反的野心,但他廣收門徒,也自有他的動機。

  觀山太保盜墓與平常不同,這夥人多要提前扮做戲裝,像什麼鍾馗、無常、判官、閻羅、牛頭、馬面,全是陰司裡的裝束,其手段有煙術、蠟骨法、紙人搬運、驅使屍蟲等等,顯得格外詭異神秘。

  實際上所謂的煙術,就是一種類似湘西趕屍的催屍術,觀山太保通過向墓穴裡噴吐水煙,便可以給墓中的屍體催眠,煙霧形如人形,罩在陪葬的屍體身上,可以控屍打開墓主棺槨。取出明器後,屍體就會自行僕倒在地,墓室棺槨裡有什麼銷器機關,也都被死屍給觸發盡了。最後觀山太保才進去將墓中事物搜刮一空。

  如果墓室裡沒有陪葬的古屍,也可摺疊紙人,以煙術操控蟲蟻將紙人運入墓道,這是屬於搬運挪移之術。以現在的觀點來看,這類妖術其實就是利用藥煙,吸引一些冷血生物,例如蛇蟻蟲甲等物,使其纏繞附著在屍體或紙人身上盜墓。另外煙術不能持久,否則施術者必然失魂而死。諸如此類,皆是久已失傳的巫法。巫山棺材峽懸棺中的骨甲上,便記載著許多這種奇門秘術,並有星相巫卜之法,被封氏概總歸結為棺山指迷術。

  在觀山太保盜毀了許多古墓之後,封師古覺得收穫並不算大,其間雖然也得到了一些丹法異術,卻不及祖上傳下來的零頭。最後他記起祖訓中提到,在棺材峽中還有一座規模龐大的古墓,利用了天然洞窟營建,內部城闕重重,莊嚴宏偉,傳說是烏羊王的陵寢。

  棺材峽裡藏有懸棺不下十萬具,是一大片古老的墓葬群,烏羊王古墓就位於深山絕壑的盡頭。據當地傳說,烏羊王崇信巫風,極度殘暴苛酷,但疏導河道鑿井取鹽,也算是有一定的功績,可謂毀譽參半,最後被人所殺,沒有了腦袋,只好戴了顆金頭下葬。

  封氏祖先在棺材峽的骨甲中,發現了烏羊王古墓的確切位置,但是也同時得知古墓的槨殿裡充滿了詛咒,一旦打破地宮中永恆的寂靜,世人就會付出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的代價。

  盜發懸棺的封氏祖先,知道棺材峽中確實埋藏著無窮的秘密,自古就是神秘難測的巫地,此地屢有異象出現。他們當然不敢觸犯這條古老的禁忌,所以留下訓示,告誡封家的後世各代子孫,無論如何,絕不要進入那座古墓,否則必有滅門滅族之禍,誰要是觸犯了祖訓,誰就是欺師滅祖的大不孝罪過。在古代中國的傳統觀念裡,「萬惡淫為道,百善孝當先」,沒有人擔得起這種罪名,觀山封家的後人代代謹遵,再進棺材山盜墓這念頭平時連想也不敢去想。可封師古自恃手段高超,又覺得烏羊王地宮中必定藏著許多奇詭奧妙之物,他素有窺墓之癖,這念頭一動,再也壓制不住,將弟子徒孫和自家兄弟子侄召至堂前,聲稱夜觀天象,見到兇星犯主,天下將有大浩劫,要保家門平安,便須進棺材峽盜墓,烏羊王古墓中的周天卦圖深藏玄機,可以指點迷津,讓咱們找個太平清靜的去處避世隱居。

  其實棺材峽裡並沒有卦圖,封師古只是以此為藉口說服了眾人進山盜墓。一眾觀山太保穿山破嶺,施展出種種手段,非止一日,方才挖開槨殿。

  槨殿中石槨甚巨,群賊猜測裡面寶貨必多。可不料揭開命蓋,一陣陰風從槨內吹出,所有的燈籠火把全都當場滅了。封師古身上帶有夜明珠,急忙取出來一照,發現圍在巨槨前的幾個人,都已屍橫就地,槨中探出金光燦燦的一顆猙獰人顱。

  這封師古見過大風大浪,廣有異術神通,並非等閒之輩,抖開縛屍索,抬手一劍就將烏羊王的殭屍戳了個對穿,誰知金首烏羊王的身體竟與活人一樣,中劍處鮮血飛濺。

  封師古所識極廣,曉得早年間有古屍化仙之說,卻不敢相信真有此等異事,當時身在險境,未及從容思量,就把烏羊王大卸了八塊,又見槨殿中有許多古器,便把古屍藏到一尊獸面雙耳青銅釜中,牢牢地封了,並從石槨內取走了全部貴重明器。

  然後封師古才招呼墓道中的同夥進來,給橫死在地的幾名觀山太保收屍。這次盜墓,觀山群賊不僅將明器古物盜了一空,連墓中的壁畫也不放過。

  明器被秘密運抵青溪鎮的大宅,封師古就此閉門不出,不分日夜地參詳墓中之物。在槨殿中的奇遇,使其相信了真有屍仙存在,他此時再也顧不上觸犯什麼大忌,窮盡心機,苦苦尋找棺材峽中古老的不死之迷。這個秘密也許就藏在烏羊王古屍的黃金頭顱當中。

同类文章

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

  此時進關聖廟時間已久,胖子和么妹兒這兩個心寬膽大的,又都疲乏了,早都依著殿中牆壁睡著了,只有我和Shinley楊還在聽孫九爺說話,他此言一出,我如同「渾身潑涼水、懷裡抱著冰」,看了一眼Shinley楊,她聽了孫教授最後這番話也是滿臉茫然。  這件事對我來說,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情

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

  我剛一進去就是一怔,在手電筒晃動的光束照射下,見到廳內擺著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東西,我心中納罕,房前屋後怎地會有如此多「奇形怪狀」的石獅子?突然間一道長長的閃電如矯龍驚空,剎時間照得廳內廳外雪也般亮,從窗戶和後門中,可以看到後院裡也堆滿了奇異的石獸。  我們借著電閃雷鳴之際,看到封家宅的孤

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

  看罷宅內,一無所獲,只好到外邊再看,星雲土物億兆萬千,自然造化無奇不有,現在只看了陽宅格局又怎能猜得到,只好即刻動身去山上縱覽全盤,自然便見分曉。當下要求去高處觀望,馬宅後邊有片山坡,胡先生隨馬六河帶人上了山,登高俯瞰下來,只見好一片「山明水秀、龍飛鳳舞」的風水寶地。  據說過了這片山,

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

  封師古發現在烏羊王的黃金頭顱上,陰刻著一幅古老的風水地圖,另外從棺槨中盜發出的龜甲、玉璧、銅器等物,也都有著許多教人難以理解的神秘銘文。這些明器中,隱藏著棺材峽裡不為人知的秘密。   原來在巫山棺材峽的地底,自古就有兩塊地中有山的風水寶穴。一處酷似頭顱,另一處則是個無蓋石棺的形狀,棺中有

第十六章 金甲茅仙

  足底那無數的金絲雨燕,就好比是一團團黑色的棉絮,似有若無,周圍的亂流一陣緊似一陣,好象隨時都會將人卷上半空,身上衣服呼獵獵地作響,身臨其境才算知道,踏上這座仙橋,實際並非是踩著燕子過去,而是利用大群金絲雨燕堵住風眼的時機,憑藉燕子橋上空抽動的亂流半凌空地飛過去,腳下的雨燕僅僅只承受十之二

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

  我眼中幾乎噴出火來,哪還管成群的飛蝗已經近在咫尺,當時便想一鏟子拍到幫倒忙的孫九爺頭上。就在此時,忽然一陣空襲警報的刺耳之聲響徹峽谷,也許是這種聲音與山間地亂流產生了某種共鳴,當時竟然出現了一種我們意想不到的場面,天上地金絲雨燕似乎極怕這種動靜,呼地一瞬全部遠遠散開,已被逼得走投無路的響

第九章 空襲警報

  如此走了一段,終於走過了這片鋪滿蝸牛的通道,推開一道鐵門,裡面豁然開闊起來,頭頂有一道道山外的亮光漏下,雨已經停了,有一陣陣陰涼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眾人長出了一口氣。此處是備用通道盡頭的一片連接部,很快就可以抵達西側防空洞,這一大片區域貫穿整座山腹,以前礦井密布,如今內部都是鋼筋水泥。 

第十章 棺材峽

  我平生所見「森嚴險峻」之地,都比不上此處,即使在這「棺材峽」裡藏上十萬大軍,也絕對無跡可尋,如果「地仙古墓」造在其中,外人不知其中的底細和秘密,怕是連神仙都找它不到。  我對眾人說,要想在此地「搜山尋龍、分金定穴」,恐怕是難於上青天,還是要想辦法先找「百步鳥道」,如今看來,封團長留下的幾

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

  我本就懷疑孫教授身上有「屍氣」,聽Shirley楊如此說,急忙抓住他的肩膀,仔細看他的臉部,只見孫教授面頰上果然有數片淤青,但那絕不是由於碰撞導致的淤血發紫,而是暗帶著一層從皮膚裡滲出來的黑氣,是人死之後才會出現的「屍癍」。  孫教授也自吃驚不小,連忙推開我的手,問么妹兒要了隨身帶的小鏡

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

  孫教授在營火前一面整理今天收集到的資料,一面給我們斷斷續續出碑文上記載的傳說,烏羊王人櫈下的石柱,乃是當年治水所留,雕篆文刻極為細密,紋是「輕重雷紋」,篆是「蝸蟬古篆」,等閒之人根本看不懂這些如同天書般的奇形蝸篆,但孫教授浸淫此道數十載,傾注了無窮心血,造詣非凡,不是尋常的學者專家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