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讀書筆記(五篇)
2023-10-13 03:09:54 4
《共產黨宣言》又譯《共產主義宣言》,是卡爾·馬克思和弗裡德裡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誌。
第一篇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這部蘊涵著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的偉大著作,價值相當於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還鼓舞著、推動著文明世界全體有組織的正在進行鬥爭的無產階級。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國際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國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
《宣言》從1848年發表至今已經160多年了,在這160多年的時間裡,世界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在發生著形態學意義上的深刻變化。尤其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宣言》中所預示的經濟全球化趨勢也在20世紀後半葉以來迅猛發展起來。當前震撼全球的金融風暴再一次使《宣言》對於資本主義的批評為世界所關注,提醒我們重視這部不朽著作的時代價值。《宣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代表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他們都受到《宣言》的直接影響和教育。對於當代中國來說,如何更好地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就和經驗,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探索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促進理論創新,推動實踐進步,也需要我們進一步發掘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資源,深入研讀《宣言》的深刻內涵,展示其價值和意義。通過《宣言》,馬克思,恩格斯給了我們一塊「照妖鏡」,一個看階級鬥爭問題角度,一套階級鬥爭的思想。我們運用這一法寶看問題,一切資產階級的虛假和掩飾都無濟於事。無論資產階級如何變化,從資產階級的本質出發分析當今世界的形勢,才能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看清楚事情的本來面目,從而堅定立場,搞好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這才是我們在新形式下學習和發揚《宣言》精髓的實際意義。
「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宣言》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根本原因,從而也就成為世界上資產階級統治階級生存的救命藥。《宣言》指出,「資產階級再不能做社會的統治階級了,再不能把自己階級的生存條件當做支配一切的規律強加於社會了。資產階級不能統治下去了,因為它甚至不能保證自己的奴隸維持奴隸的生活,因為它不得不讓自己的奴隸落到不能養活它反而要它來養活的地步。社會再不能在它統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說,它的存在不再同社會相容了。」《宣言》還指出,「為了有可能壓迫一個階級,就必須保證這個階級至少有能夠勉強維持它的奴隸般的生存的條件」,「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係,從而對全部社會關係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些忠告,顯然強烈地警示資產階級統治者們,只有不斷改良資產階級的統治方式,只有不斷改善資本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使之與其經濟基礎相調和相適應,才能維持資產階級的統治壽命,才能延緩資本主義社會「外殼」的過早被炸毀。
至於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具體形式是什麼,《宣言》中並沒有給我們確切的描繪,不過,它確立了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即:「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道德這才是真正的人的道德。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由於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極大豐富,舊社會留下社會分工和社會差別已經消除,勞動已經不是人們謀生的手段,而是成為了人們的第一需要。因此,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已經高度地統一起來,社會已經不再需要特殊的強制手段限制個人的發展,而是個人的全面發展成了其他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條件。於是,現在意義上的政治、法律等強制性的行為規範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共產主義道德便成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唯一準則。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無產階級的道德已發展成為全民全人類的道德,個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自覺的道德意識和高度的道德自控能力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將是一幅無限美好和普遍幸福的圖景。
《宣言》已經發表160多年了,但今天讀來仍然對我有很大的觸動。從這本書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具有永恆的價值和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它不僅是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政治書籍,塑造了「現代文明」,而且「開創了世界範圍內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個新時代」,「像光芒四射的燈塔一樣照亮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進程,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創造了一個時代」。
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給世界和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也使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意味著將社會主義、新科技革命、現代化與全球化、中國傳統文化等多種複雜要素內在地結合起來,構成全新的有機社會體系和社會發展道路,是全新的理論創造和實踐創新。我們既要從包括《宣言》在內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著作中尋找思想資源,又不能指望能夠從那裡找到解決當前我們所有問題的現成結論。我們應當繼續開放視野,面向世界先進文明成果,積極學習借鑑,大膽探索創新,促進社會發展,使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代表著運動的未來,指引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
第二篇
一共分成了四部分,包括資產者和無產者,無產者和共產黨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獻,還有就是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
第一部分的資產進和無產者闡述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以及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對世界社會的影響.當然,這裡面是有好又有壞的.馬克思,恩格斯的認同讚許資本主義帶給世界的積極的好的影響.資本主義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城市化的發展,生產力的快速提高,社會各方面都受其影響,使人類向前邁進了一步,社會從封建社會轉變到資本主義社會.但同時,又指出了資本主義醜陋的一面,金錢利益至上的風氣佔據了人們的心,使社會關係出現了嚴重的改變.親情,友情,愛情等純潔的情感混雜了利益在其中,使之變了味,而且還剝削下層勞動者,壓迫他們.於是被壓迫被剝削的階層也凝聚起來了.資產階級成為了其自身的掘墓人.
第二部分無產和共產黨人闡述的是外界對無產者和共產者存在很多誤解.馬克思恩格斯從他們的責難中反駁他們,為世界的無產者和共產黨人作正確的辯護,並提出了一些向資本主義發出鬥爭的措施,說明了共產主義心將取代資本主義.
第三部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獻闡述了封建的社會主義,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空想的社會主義這3種偽的社會主義思想.前丙種的實質是為了其自身的利益的(封建統治貴族和小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只是利用無產階級,打著社會主義的幌子而已.而空想社會主義則純粹是空想化的,沒有立足於現實的,是不行的.馬克思恩格斯用批判的筆調分析說明了這三者.進而導出要實現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是需要正確的階級,正確的思想來領導的.
第四部分的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的態度闡述的是在德國這個正處於資本主義革命的前夜的國家,革命的有利性.
任何一場革命都是要付出血與小的代價的.正如每一個新思想的產生也未盡一帆風順.不過,我深信,只要是正確的思想,必然存留下來,能歷經時間和歲月的磨洗,磨練,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共產主義的實現必然曲折,但我深信它終有一天會降臨我們的世界,這我們推崇的大同社會.
其實,真是無可否認的,資本主義真的促進了世界的發展,使世界變得不再有距離,全球化接近了我們的關係,但由於市場經濟,使得人們心中唯利益至上,這一點真的很不好.道德的逐漸淪喪帶給我們的最後只會是在悲傷.的頒布,猶如冬日裡的暖陽,黑暗中的光茫拯救了我們,它讓我們更冷靜地去看我們的世界,,它引領我們走向光明.
我堅信,中國也終有一日會實現共產主義的,在這鮮花與荊棘滿地的道路上,惟有立足於自己才能正確走下去.
第三篇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富有激情地論證了無產階級鬥爭及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並熱情地號召:「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開創者,馬克思以其激昂的鬥志,撰寫了一系列文章,公開對資本主義制度宣戰,而這些文章裡,以《宣言》最為簡潔,完整,通俗。《宣言》是一本戰鬥小冊子,它向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帶去一個強烈的信息,那就是:「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過著非人生活的無產階級被《宣言》喚醒,從他們的黑暗時代裡找到了掙脫的現實武器和動力。
《宣言》在第一部分開篇提出,「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這種論斷的提出是根源於實踐的,對過往的和正在發生著的歷史的經驗的總結。在馬克思那裡,唯物史觀的方法論帶給《宣言》是一種堅實的實踐背景,為之後的理論闡發提供了堅實基礎。
《宣言》在第一部分貫穿著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人類社會自產生以來,每一次社會的變革和進步,都以各種不同階級的對立和鬥爭為動力。一個階級在歷史舞臺上通過暴力革命,流血犧牲而最終戰勝了另一個階級,其根源在於由馬克思的理論闡述的唯物史觀的原理。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使舊的生產關係已成為歷史的負擔,於是代表嶄新生產力,代表歷史前進必然方向的階級,必將活躍於歷史潮流的最尖端,將一種指向全新幸福生活的生產關係和所有制形式帶給人類。
《宣言》在第二部分進一步闡述了這種鬥爭的目的。消滅私有制,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是一種由強勢的願望支撐的人類終極目標,因而當《宣言》最後喊出讓「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朝這個目標邁進的時候,這種聲音是強大的,同時也是從容不迫的。
《宣言》將這種理想概括為:「代替那存在著各種階級以及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一個以各個人自由發展為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聯合體。」馬克思的整個哲學正是一種對於全人類的「自由」的關懷,而這種關懷的落腳點,在馬克思那裡,正在於「共產主義」的實現。共產主義正是對私有制的積極揚棄,是使階級對立從此永遠消失,使一切人得到自由發展,是全人類的解放。
正是這樣一種對於全人類幸福生活的終極關懷,使《宣言》處處落筆在全人類。它所批判的不是某一個資本家對某一個工人工資的剋扣,甚至不只是資產階級作為整體對無產階級的剝削,而是一切歷史上的剝削和壓迫;它所號召的不是一部分工人單純針對工資提高等的鬥爭,而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暴力革命,消滅資產階級,消滅私有制本身。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非少數人的利益,《宣言》所號召的階級鬥爭的實質,正如恩格斯在德文版序言中所總結的:「這個鬥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就再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
歷史唯物主義揭示,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關係是整個社會的基礎,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變革和進步的終極原因。《共產黨宣言》的一個重要理論貢獻就是強調: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要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位。
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新課題。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指出: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後,一定要致力於發展生產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以鄧小平和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指引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生產力發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面向新世紀,江澤民總書記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三個代表」是對150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和中國共產黨80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
150年來,不管人類社會發生了多大變化,這個宣言所闡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150年的塵埃散盡,人類社會業已發生了前人難以想像的巨大變化。但是歲月的煙塵掩不住真理的光華。今天,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重溫這篇無產階級的政治檄文,《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科學剖析,對未來社會制度的科學預測,將永遠鼓舞著人們為社會進步和人類幸福而不懈奮鬥。《共產黨宣言》永遠具有深遂內涵和璀璨的光芒。
150年後的今日,社會主義中國昂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中國共產黨以「三個代表」的先進思想,迎接著世界變局的挑戰……
歷史雄辯地說明,沒有《共產黨宣言》就沒有馬克思主義,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改革開放的今天;歷史同樣雄辯地昭示: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必將帶領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與時俱進,勇立潮頭——在繼承中發展,在實踐中創新,成為中國共產黨歷經風雨永葆強大生命力的源泉。
第四篇
據了解,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本書是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基督教的教義——《聖經》,另一本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作——《共產黨宣言》。作為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特別是大學生、研究生,不能不讀《共產黨宣言》這本著作。《共產黨宣言》一書從出版至今已近160年。目前這本書在全球範圍內已被翻譯成200多種文字,出版了300多種版本,起碼出版過1000次以上,成為全球公認的「使用最廣的社會政治文獻。「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宣言》一書的影響力恐怕超過了任何一本書的威力,就是在美國這樣的西方國家,《共產黨宣言》也被規定為中學生必讀書。這些向我們表明了馬克思主義對世界發展的重要性。
今天,我上網看了《共產黨宣言》,一是因為那是老師布置的作業,二是出於我對馬克思主義的喜愛。我之前一直不了解為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對世界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看完《共產黨宣言》之後,我有些明白了,收穫很多。
《共產黨宣言》寫於1847年12月——1848年1月。1848年2月24日時,第一次以單行本形式在倫敦出版。這個宣言是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託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綱領。這部宣言從資產者和無產者、無產者和共產黨人、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和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這四個方面以歷史為縱線、以世界為橫線,進行了詳細而深刻的論述,代表各國共產黨人,公開說明了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並且以此對抗了關於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
共產黨宣言的誕生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並在百年之後直接影響了中國幾代領導人的政治方針,推動了中國的發展。《共產黨宣言》對中國的發展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它不僅影響了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等歷史偉人,而且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近百年的社會歷史走向。從《共產黨宣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巨大的理論和實踐勇氣直面挑戰、破解難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進行新的探索,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責任。
《宣言》問世至今已有一個半世紀了。儘管歷史條件、時代主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闡發的基本原理仍然閃爍著理論的光輝,仍然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不斷推進共產主義事業、謀求人類解放的共同綱領和行動指南。當前,人類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局勢風雲變幻,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出現嚴重挫折,當代社會主義事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這一新形勢下,我們重新學習和研究《宣言》這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特殊的現實意義。我們要以《宣言》作為理論武器,敢於迎接各方面的挑戰,善於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為捍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鬥爭,為捍衛和發展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而鬥爭。當代大學生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肩負著歷史的重任,黨和人民的重託。因此,更應該努力學習《宣言》,深刻領會《宣言》的精神實質,勇於實踐《宣言》的思想原則,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榜樣,把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學會運用《宣言》中所闡明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重新觀察、分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認清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趨勢,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共產主義事業接過來、傳下去,為實現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描繪的人類理想社會——共產主義而奮鬥終身!
《共產黨宣言》對中國的發展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它不僅影響了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等歷史偉人,而且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近百年的社會歷史走向。我們黨的每一代領導人,無不從《共產黨宣言》中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它能否成為時代進步和凝聚人心的思想旗幟。從160年前《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不斷傳承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繼承和發揚了《宣言》的革命精神、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它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統一的科學體系。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因此,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在新世紀新時期,這部偉大的宣言將更加有利於廣大黨員與團員進一步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價值觀,提高黨員與團員的思想和政治覺悟。所以,《共產黨宣言》將領導中國人民寫出新的篇章,步入新的輝煌。
第五篇
1848年2月,英國倫敦瓦倫街19號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字數不多卻震撼世界、影響人類的小冊子--《共產黨宣言》。這本小冊子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為它的發表標誌著一個偉大的真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這部宣言是卡爾●馬克思和弗裡得裡希●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的綱領,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偉大的綱領性文獻。它闡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然成為世界的主人的道理。它的問世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這部宣言從資產者和無產者、無產者和共產黨人、社會主義的和共產主義的文獻和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這四個方面以歷史為縱線、以世界為橫線,進行了詳細而深刻的論述,代表各國共產黨人,公開說明了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並且以此對抗了關於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
這部宣言露骨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的無恥罪行,揭露了社會上壓迫與被壓迫的現象及其不合理性,有力地回擊了各反動派對共產黨人的攻擊。最後,這部宣言發出了偉大的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一切社會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以歷史唯物主義考察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論述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最終發展為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闡明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未來社會創造者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共產黨宣言》成為工人階級鬥爭實踐的一個光輝起點。
而當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以無比巨大的理論威力、思想鋒芒和戰鬥精神令西方統治階級發抖時,中國正在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159年後的今天,社會主義中國昂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中國共產黨以「三個代表」的先進思想,迎接著世界變局的挑戰……從《共產黨宣言》到「三個代表」,濃縮了159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更顯示著中國共產黨86年奮鬥發展的輝煌。
在黑暗的舊中國,這個光輝起點的到來,浸透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鮮血。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這些鬥爭的最終失敗揭示,農民、資產階級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擔起領導民主革命的重任。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這次革命由於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未能改變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路在何方?這依然是中國志士仁人和先進知識分子苦苦求索的問題。
1921年7月,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旗幟,從此,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引,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的偉大勝利。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的時間,共產主義的「幽靈」在古老的東方大國化作噴薄而出的紅日,光芒四射……
這部宣言雖然作於158年前,卻準確的預言了當今的社會。馬克思和恩格斯說:「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裡長城、徵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文明制度,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馬克思和恩格斯還在為《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寫的序言中強調:這部宣言的理論不是僵死不變的教條,而是不斷發展的理論,它「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從馬克思、恩格斯到列寧、史達林,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從《共產黨宣言》到「三個代表」,共產主義在實踐中被不斷完善,同時也不斷向共產主義的實踐注入新的活力。
自1921年7月起,經歷28年,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86年來,《共產黨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華大地始終高高擎起,指引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奔向康莊大道,奔向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