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春節包餃子的作文
2024-11-09 21:28:11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吃餃子也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小編收集了春節包餃子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春節包餃子
一年一度的春節在我左思右盼中終於到了!以往春節包餃子都是爺爺奶奶包,可今年春節的餃子卻由我來包。奶奶笑著說:「俺的小孫女長大了。」
大年三十終於到了。我從中午就開始準備躍躍欲試。等奶奶和好面便迫不及待要爺爺開始擀餃子皮。只見奶奶先挑起一些肉餡放在餃子皮的中間,然後先把中間捏一下再把兩邊靈巧的一壓一挑,就出現了一個波浪形的餃子,我的眼睛都直了。餃子也能像波浪。好神奇!奶奶說你試試,我嘗試著包了一個。啊,餡太多了!像個吃包的笑彌陀合不上口,再去些,哎呀,又去多了,肚子癟癟的,像打蔫的黃瓜秧。唉,我趕緊再添些餡,好,這次正正好。呀!壞了,波浪邊怎麼像擰歪了的麻花辮?。歪著身子斜躺著。我急得大冬天汗都流下來了。怎麼會這麼難!我可是誇了口的一家人都等著呢。嬸嬸一邊包一邊笑著說包的挺好,還挺有創意的。媽聽了抿著偷嘴笑。」萬事開頭難"我定了定神,又仔細回想了一下奶奶包時的手法和要領,又拿起一個餃子皮認真的包起來,挖半小少餡放上,正好。先把中間和上,再捏兩邊,然後波浪紋,成功!順然不是太好看,大人們還不停的誇我。我心裡美滋滋的,越包越好,看這一個胖胖的餃子好像我們上自由課時的樣子,有得端端正正,有的歪歪扭扭,還有得東倒西歪。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爺爺開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毛毛,你看只要你有心去做是不是就能包的很好?「我聽了,連連點頭。餃子下好了,盛整整八大盤。哥哥羨慕的說明年也要學,還拜我為老師呢。!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感覺特別香。我興致勃勃的提議:春節包餃子,快樂又團圓。以後咱家的餃子就叫「春餃」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笑著都說好。
放炮了,炮聲從遠處傳來,我家的笑聲傳的更遠!
第二篇:春節包餃子
小時候,總覺得包餃子是一種雜耍,拿來一個麵團,一捏,一按,再拿擀麵杖一擀,中間放上餡料,兩手用力向中間一捏,一個肚子鼓鼓的「元寶」就完成了。
春節的時候包餃子那才叫熱鬧呢!一家人聚在一起,男人和小孩在客廳裡玩耍、拉呱;女人們則在一旁拉著家常。一直玩到傍晚,才開始準備包餃子的餡料和麵團。包餃子正式開始時,已是華燈初上的時候了。女兒們和兒媳們個個心靈手巧,一邊閒扯家常,一邊手上不停。手指翻飛間,一個個餃子初具雛形,密密麻麻地排列著。
該是下餃子的時候了,摒棄了平常用的煤氣,而是啟用了逐漸淘汰的灶臺。大鍋裡倒上滿滿的一鍋水,灶臺下柴火燒得正旺,風箱被拉得呼呼作響,餃子被一個個地趕下了鍋,這時,小孩子按捺不住好奇心,也要跑來幫忙拉風箱、添柴火。餃子煮好了,孩子們的手和臉也變黑了。
餃子真正上桌的時候,已是晚上八點多鐘了,這時春晚也開始了。男人們在大廳裡划拳喝酒,看著春晚,一片熱鬧;女人們則在廚房另拼一桌,輕聲細語地扯著家常,一片溫馨。農村有個習俗:女人是不能上正桌吃飯的。
即使過了那麼多次春節,也仍然忘不了那嫋嫋蒸氣後那些朦朧的臉龐,忘不了餃子入口時那一刻的溫馨,忘不了春節那和睦的氣氛。
第三篇:春節包餃子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春節,然而春節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包餃子了。
去年的除夕夜,我們家正在包水餃,因為爸爸有事出去了,所以媽媽叫我來包餃子。在樓下正在玩著鞭炮的我只好極不情願地上來幫忙,聽著外面一串串的鞭炮聲歡笑聲,我的心早就飛出去了,心不在焉的,不是把餃子皮扯破了,就是把裡面的餡兒灑了出來。
媽媽看見我這般笨手笨腳的,放下手中還沒包完的水餃,手把手地教我。媽媽一邊教我,最還一邊收著:「先在餃子皮的外圍塗一些水,再把菜放進去,抱起來……」在媽媽的細心指導下,我終於學會包餃子啦!
雖然手法不像媽媽那樣嫻熟,但還是包得挺好的。先在餃子皮外圍塗上水,再放一勺餡兒,最後把它包起來。哈哈,我的第一個作品誕生了,裡面的餡兒似乎放得多了,看上去活像一個鼓著大肚子的「將軍」。我感覺包的還挺好。
可是一個媽媽包的那些「苗條淑女」比起來,我就自嘆不如了,好吧,開展「減肥行動」嘍!哎呀,真是不好意思啊,一失手又「整」出個小瘦子來了,瘦得仿佛只剩下骨架了。
經過多次努力,我包出來的餃子總算是能看了。反正我包的餃子也是奇形怪狀的,何不做一些有意思的餃子呢?於是,一隻小烏龜誕生了,隨即又是各種各樣的動物和物品,有小豬、小狗、小貓(註:純屬使用美術工具刻畫而來),以及五角星狀的、四角星狀的……
開鍋了,媽媽揭開鍋,撈出了一個個餃子盛在碗裡,這香味仿佛幾裡外都可以聞到。我垂涎欲滴,連忙端來已經盛好的一碗水餃。吃著自己包的水餃,還一邊欣賞著外面的煙花,處處盡顯著春節獨特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