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政治部慶祝國慶作文
2024-11-02 15:32:10
我的母親是長江中下遊一帶一位普普通通農家婦女,前半輩子對電一無所知,後半輩子雖不認識「電」這個字,但逐漸感知了電,並享受著電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母親第一次聽說電是在1979年秋,那年我哥考取了上海一所電力大學。因是本村第一個大學生,十裡八鄉認識母親的人都羨慕地問:考了什麼大學?母親謙遜真誠地回答:「上海一個學發電的學校,我也不曉得做些麼事。」是的,電是無形的,當時農村沒有電,也沒見過燈泡之類的電器,母親確實不知道電是怎麼回事,再說絕多數鄉親也弄不懂,他們也不關心什麼電校,只是揀了好話說:考了大學就是國家幹部,是鯉魚跳龍門。但此時母親內心對電真是寄予厚望,因為她聽我哥說將來用上電就不需多賣口糧換煤油票。為了哥哥讀書,母親帶著大姐、二姐在生產隊掙完工分後,就到門前的湖汊開荒、拾荒,在保了全家九口人的口糧外,還爭取多賣點糧食以換取哥哥在校每星期五毛錢的開支,以及晚上讀書的煤油。
母親真正使用上電是在1989年冬,那年村子通了電,一臺30kva變壓器供18個村民組。母親在電未接進村民組前,就急切地請已用上電的表哥替我家買花線、燈泡、拉線開關,並煮了一大碗雞蛋汆肉給表哥,要他吃完飯安裝好我家電線後才回家。電在鄉親們的期盼下,終於在春節前幾天接進村民組,母親迅速跑回家拉開電閘,望著明亮的燈泡,看著被電照亮的廚房土坯角落,聽著鄉親們的讚許:「這可是你兒子發的電啊,你要多用啊!」(鄉親們當時絕不知道電從何來,只知道我哥在發電廠),母親心情是喜更是牽掛,過年亮堂了,小兒子晚上看書也不必吸煤油煙,但不知大兒子今年春節是否又能回家團圓,他若回家這電還能亮嗎?
母親深切地感受到電是自九十年代中期,因為我大學畢業回到了家鄉供電局,經常回家和她說起電的事。母親漸漸弄明白了電,她還對年紀大點的嬸伯說:「我大兒子好比在電廠抽淮河裡水,我小兒子好比在縣供電局修渠道往各村裡送,我小女婿在村裡等同於把水送到各家用」。小女婿在村裡做農電工,就是負責把電送給各家用,且要協助用好。母親這比喻質樸形象,並且她漸漸知道電原來不只是照明,還有其它更大的用處。1990年我為了看北京亞運會,吵著母親一起到縣城買了臺14寸黑白電視機,家裡還陸續裝上兩臺電扇,更可喜的是村部買了一臺軋米機,父親再也不必挑著一擔谷跑到集鎮柴油機上軋。母親看著父親挑回的米,滿意地說:「這米多勻稱,又乾淨又不碎粒,吃著舒服」。這就是母親對電的認識,且這種認識不斷擴大加深:知道了電的用途,知道了電的好處,更感受到了用電的快樂和幸福。但後來她還認識到電有好差之別,九十年代後期的一個夏夜,母親打來電話:你兩個堂哥今天幫我家收割,晚上想用電扇涼一涼,可電扇轉得能看到葉片。我很是慚愧地說:「媽,變壓器和電線都快十年了,每家都買了電器,老牛拖不起重車。」母親鄭重其事地說:「你們趕快想辦法,不然老百姓不高興。」
母親真正享受到電的快樂是自二十一世紀起,這時她已60多歲,從田地裡退休了。起初幾年,我想接她到縣城裡住,她戀山戀水戀鄉情,不願來,還說:城裡生活貴,原來城裡僅電價比農村便宜,現在咱農村的電也和城裡一樣便宜,你們供電公司這兩年在村裡加了3臺變壓器,電桿高了,電線粗了,村民組都有加工房了,軋米磨粉都不需出村民組,煮飯燒水都不需燒灶。隨著小女婿集中到供電所上班,6個子女中除了大姐夫妻倆仍在農村勞作外,其餘都已陸續進城謀職業了,母親慢慢地同意到縣城和我們一起生活。轉眼到了老人家七十大壽,兒孫們圍著母親聚餐慶賀,母親喝了一杯紅酒,聽完我們匯報後,感慨地說:「咱家不就都成電力人了!」還真一語道破天機,有發電的、有供電的、有維修電的,更多的是用電的,特別是三姐開了家凍庫搞貨物批發,一個月用電要一千多塊錢,一年下來自己也能掙個十來萬。可喜的是還有2個外孫女在讀電力學校,加上一個外孫剛錄取到上海電力他大舅原來的母校。
母親使用上空調恰逢「六十華誕」。母親先後用上彩電、冰箱,但多年以來不同意自己臥室安裝空調,因今夏太熱,經我們子女多次勸說,她才答應購買。當空調安裝好後,涼風不斷從空調裡飄來,兩老倍感涼爽,母親激動地說:老頭子,你說如今國家好不好,我們是農村戶口,買空調還享有政府補貼,天熱人不熱,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舒服啊!
[供電政治部慶祝國慶作文]相關文章:
1.小學生國慶節作文600字_節日作文
2.的國慶作文_描寫國慶節6800字
3.兒童慶祝國慶作文_描寫國慶節1900字
4.國慶長假作文範文_描寫國慶節2400字
5.國慶長假作文_描寫國慶節5400字
6.國慶的見聞作文_描寫國慶節5100字
7.國慶的假期見聞作文_描寫國慶節4000字
8.國慶出遊的作文_描寫國慶節4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