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發現作文三篇
2024-11-02 16:28:10
每個人都會有做錯事,但不是每個人做錯事以後都會知道自己錯,敢於去承認錯誤。以下是良心的發現作文三篇,歡迎閱讀。
良心的發現作文1
十月一日,今天是國慶節,也是在加拿大生活的表姑回來的日子。她每一次回來都會給我一個"小紅包",每次都是在臨走只前給我的,我期望這一天的到來。
十月七日,我表姑臨走前給了我一個"小紅包",我高興極了,打開紅包一看,"哇!!!,是100元!"當我在夢想我在當"小富翁"時,我很不想聽的一句話從我的耳邊飛過,"你還小,還不會用這些錢,你這些錢讓我來保管把。"原來是爸爸說的,我很生氣,但又很無奈。如果我不把錢給爸爸,爸爸一定會打到我給錢為止的。我很無奈地把錢交給爸爸。回到家,我坐在床上,心想:"那些錢明明是我的,為什麼要我交給爸爸呢?我要把錢偷回來……恩,一定要偷回來,但是給爸爸發現了後果會很嚴重的…他會罵我,甚至會打我……恩,打我也要把前偷回來的……"我猶豫不決,心神不定。最後我決定要把錢偷回來。晚上的時候,我趁爸爸媽媽們不在時悄悄進入他們的房間,變成了"江洋大盜",立即去到爸爸把錢收在的那個地方去偷錢。計劃進行得很順利,爸爸並沒有發覺到錢不見了。
上學的時候,我拿出100元向同學們炫耀,同學們投來羨慕的目光,都紛紛向我說:"請我吃東西。"我終於感受到做小富翁的滋味了。我請同學們吃牛肉串,牛肉乾,糖……我自己也買了玩具,那100遠很快就用完了。我只顧吃東西和買玩具,忘記了這件事的嚴重性。自從那100元用完了,我每天都忐忑不安,提心弔膽,怕爸爸知道我偷了錢打我。現在我很後悔,但又有什麼用。這時候,我良心發現了,知道自己的錯,立即去向爸爸認錯,奇蹟出現了,爸爸並沒有怪我,而是語重心長地說:"每個人都有犯過錯誤,你只要肯去改正,我就會原諒你。"從這件事以後,我再也不敢犯錯誤,因為當我犯錯誤時,我就會想起這件事,自然就不回犯錯誤了。
良心的發現作文2
誠信,是人之本;誠信,使我們的生活更精彩。誠信,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擁有它的人應該以它為榮。
這是發生在幾年前的一件事。我走在來學校的路上,手裡捏著爸爸給我的錢,開心極了。正當我興高採採烈,手舞足蹈時,出現了一個大哥哥,他不知從哪裡來的。只見他面容清秀五官端正,眼睛裡閃閃發光,我認為他是一個好人。
他走上前對我說:「小弟弟,你有錢嗎?借我幾塊好不好?我很快就會還給你的啦!」聽了這句話,我二話不說,全都借給他了,他還告訴我他的地址。
過幾天,我要去找大哥哥還錢,可一問,這地方壓根就不在。我十分惱火和懊悔,想當初就應該借他了。從此,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漸漸地,我也學會了欺騙他了。我一直執迷不司,直到有一天,我見同學有好玩的玩具,便向他借回家玩,並對他保證:一定不會損壞他的玩具,併到下星期一要還給他。我一回到家,就把玩具飛機拿出來,玩來玩去。結果一個不小心,遙控飛機撞到了牆壁,從空中掉了下來,
這可真是損傷慘重。到了星期一,我把飛機拿給同學。當時同學並不怎麼在意他的玩具,我把玩具飛機放進他的抽屜。等到他回來時,發現自己的玩具被弄壞了,便怒氣衝衝地朝我走過來,問:「是不是你弄壞了?」我及忙辯道:「你憑什麼說是我幹的?」……經過我們唇槍舌戰的對陣,他還是得不出什麼答案,對我又說了一名:「你這樣說謊是有報應的,你不為此感到羞聇嗎?」然後,他氣急敗壞地回去了。
聽到他的這些話:我苦思起來:為什麼我要說謊,自己以前不是最恨說謊的人嗎?難道我成為了自己最怨惡的人?不,我不是這樣的人。人此,我改邪歸正,多做善事,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誠信,是人間的天堂,說謊,是人音的地獄。
良心的發現作文3
原以為包拯鐵面無私,是百分之百的「馬列主義」,看豫劇《秦香蓮》後,才知道並非如此。他在依法處理殺妻滅子且有欺君之罪的陳世美時,面臨著皇太后的阻撓和恐嚇,也曾猶豫彷徨,並拿出幾錠紋銀給秦香蓮,想讓其一走了事。誰知這位弱女子不領情,義憤填庸地哭訴道:「原以為包青天明鏡高懸,竟原來是官官相衛,碼頭相連;罷,罷,罷,二百兩紋銀我不要,屈死再也不喊冤!」
此時此刻,秦香蓮的哭訴如尖刀一般撕裂了包拯的心靈,痛苦萬分之後而「良心發現」;於是,他破釜沉舟,把烏紗帽一摘,大喊一聲:「開鍘!」
這一聲,終於讓司法公正的旗幟高高飄揚!
這一聲,也終於讓「包青天」的名字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其實,善惡只在一瞬間,重要的在於選擇。如果包拯選擇了徇私枉法,那歷史恐怕要改寫了,包拯也就不成為其「包拯」了;可貴的是,在關鍵時刻他能夠「良心發現」,忠實履行了一個父母官的神聖職責!由此可見,「良心發現」是一個人能夠分辨是非的生動體現,是嚴於律己知錯就改的顯著標誌;對包拯這樣盼「父母官」而言,它更是鞭策自己拋棄雜念,赴湯蹈火,為百姓伸張正義的最高境界。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冢賣紅薯。」如今,「父母官」稱謂已演繹為成「人民公僕」,而公僕的工資是納稅人的,或者說是人民群眾養活了他們;因此,更應該像包拯一樣,在其位謀其政,時時「良心發現」,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能做到這一點的幹部才是黨的好幹部,群眾才擁護他。孔繁森紮根高原,甘於吃苦,為藏族群眾排憂解難,是因為「良心發現」;任長霞一身正氣,無所畏懼,剷除邪惡,為民除害,是因為「良心發現」。
人民的好法官鄭冰美、王寶勝不接受*賂,不被說情而動,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同樣,也是因為「良心發現」。之前,他們肯定也像包拯那樣面臨著冷雨酷霜,甚至要付出獻血和生命的嚴峻考驗。當然,他們如果退卻的話,絕對會仕途平穩,而榮華富貴、金杯美酒和天倫之樂也就垂手可得;然而,當他們意識到自己肩負著「為官―任,造福一方」時代重託時,禁不住「良心發現」,義無反顧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選擇了犧牲和奉獻;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竭盡駑鈍,負重奮進,自強不息!
「為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包拯何以在百姓中有口皆碑,流傳千古?固然有戲劇文學作品大肆渲染和宣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良心發現」之後,不畏權貴,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實現的司法公平,反映了黎民百姓的心聲。同樣,焦裕祿、孔繁森、史來賀、任長霞為什麼在身後有那麼多人送葬,人民的好法官鄭冰美、王寶勝等為什麼被人民所敬佩,所喜愛,最關鍵的是在他們「良心發現」之後,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自然,有高山就有平地,有香花就有毒草,有英雄就有小丑。走筆至此,忽然想起秦檜、嚴嵩、汪精衛;也想起程開傑、蔣豔萍等(他們的後面還可以綴上一連串的名字),不知道這些人在陰曹地府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會後悔莫及?不過,作古的已經作古,再譴責他們似乎有點「雨後送傘」的滋味;那麼,對於活著的人們(特別是那些人民公僕)就得提個醒:當自己面臨著得與失,名和利,正義和邪惡的選擇時,也能夠「良心發現」,把民族的安危,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倘如此,則國家強盛,民族興旺,百姓安居樂業而喜洋洋者矣!
[良心的發現作文三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