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浪費厲行節約作文
2024-11-01 14:15:11
節約是一種傳統美德,但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小編收集了反對浪費厲行節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反對浪費厲行節約
泱泱大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出了一個美食大國!人們都說中國是「舌尖上的中國」,天下美味盡可囊括。可誰又知道,在這耀眼的光環之後,中國現在又在製造是「舌尖上的浪費」。
暫且不說富人,現在就連普通老百姓在餐飲方面浪費問題也是極其嚴重的。
先說吃:許多人們去小餐館吃飯,常常「死要面子,錢受罪」,把吃不完的飯菜丟弄在盤子內,而不打包帶回家。還有親朋好友的結婚酒席和農村的白事,大量的飯菜因顧客吃不完而倒掉,這是多麼大的浪費啊!
再說穿: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時代的交遷,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物質生活,將不穿的衣物拋入垃圾筐中,不是因為衣服的破舊不堪而丟棄,而是滿足他們「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標準」而丟棄。是的,這就是傳說中的「中國式浪費」。
據統計,我國一年倒掉的食物約為兩億多噸,這個數字也正是英法德三個國家的人一年的食物。與此同時,全球每6秒就會有一個兒童因飢餓而死去,這是比h7n9病毒更可怕的殺手啊!這個「殺手」正悄悄地嚮往我們逼近。因此,網上吹來了「光碟」一族的熱潮。
2016年,北京一家民間公益組織發起了一場歷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光碟」行動。這場行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些網友還用手機拍攝自己吃淨的盤子和剩菜曬在自己的微博中並以此為榮。而國外也有著這樣類似的飯店,顧客去吃飯,必須吃完,不然會在原來成本上多加錢,反而給吃淨盤子的顧客進行打折優惠,這大大減少了浪費的行為。
資產過億的富翁們也踐行著勤儉節約,如比爾蓋茨、史主柱等名人,他們不因為擁有大量的財富而去浪費。我們提倡節約,杜絕浪費,並不只是嘴裡喊的口號,而是要靠自身行動,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父母做的飯,吃完不剩;外出就餐點的菜,吃完不剩。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要從現在做起,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刻不容緩!
第二篇:反對浪費厲行節約
墨子極力主張節儉,反對浪費。他曾經說過:「我們這個社會差不多有一半的財富被浪費掉了。如果這一半節約下來,那社會不就等於多了一倍的財富嗎?」孟子和他的弟子們總是穿最樸素的衣服,吃最簡單的飯菜,住最簡陋的房子。墨子不但自己非常節儉,當他聽到有人浪費時,也總是毫不客氣地指責批評。
當時有一個叫曾的小國,它的國君非常浪費奢侈,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上幾百道菜,這些菜有的甚至連嘗都沒嘗過就被倒掉了。他的一頓飯足夠一個窮人吃幾個月了,可他每次不是嫌菜太少,就是嫌味道不好,經常罵僕人:「就這麼點兒菜,讓我怎麼吃飯,你們是不是想餓死我呀?」墨子知道這件事後,就對別人說「曾國就要滅亡了!」有人問墨子「你憑什麼說曾國要滅亡了?難道你聽說有哪個大國要攻打它嗎?」墨子堅定地說:「我是從它的國君吃飯的習慣中知道的。他這麼浪費,大臣們也一定會受他的影響,不知節儉。
他們君臣不知百姓勞作的辛苦,只知一味地剝削百姓,滿足自己奢侈浪費的生活,這樣只會導致百姓生活越來這樣只會導致百姓生活越來越困苦,一個個挨餓受凍,最終逼得百姓人人都想造反,如果一旦有別國來攻打,百姓沒有反抗能力,或者有反抗能力的也不想反抗,這樣的國家能不滅亡嗎?」果然,沒過多久,正像墨子預言的一樣,曾國很快就被別的國家滅掉了。勤儉節約是人人應有的美德,墨子是個思想家,地位在當時舉足輕重,自然生活條件是很好的,但他仍要做個節約的人,並要求其他國家滅亡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奢侈浪費有時會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第三篇:反對浪費厲行節約
「節約萬歲,浪費可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幾乎每一個餐廳都會貼上類似的標語。但現在的浪費行為仍然隨處可見。
節約是一種傳統美德,但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嘴上說要節約,但不體會勞動的艱辛,怎麼會去節約成果?有許多孩子沒有下田割過稻子,所以他們不能體會勞動的辛苦,他們也不會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當然也就不會去節約了。
但是,只要有節約的意識,還是可以做到的。習近平主席剛上任時就提出了「光碟行動」,提倡要吃光碟中餐,絕不浪費一粒米,一棵菜,「光碟行動」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各地的浪費糧食的行為的確縮減了不上,但是浪費水和電的行為仍然存在。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水和電的珍貴。其實,我國的人均淡水資源是非常緊缺的。是缺水國之一。但有些人卻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經常一邊放著水,還一邊做別的事,讓水源白白浪費了,我們應該要養成節水意識,讓水循環使用,不讓水龍頭獨自流淚。還有節電,現在科技進步,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但浪費電的地方也越來越嚴重。有的孩子一邊開著電腦,一邊玩手機,另一邊還瞅兩眼電視。但大人們也只是視而不見。這也就促成了孩子們的浪費行為。其實,我們應該節約用電,最起碼要做到人離燈滅。不同時使用不必要的電器,因此,我們一定要節約。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我們的繼承和發展。文明餐桌在行動,校園掀起節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