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傳承中華文化踐行傳統美德徵文

2024-07-19 13:48:45 1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積聚了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而傳統美德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歷史長河生生不息,千百年來,中華傳統美德鑄造著中華兒女的心靈,使我們的民族更加繁榮興盛。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的今天,進一步發掘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於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準和振奮民族精神,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內容

  中華傳統美德,是指中國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後代的優秀道德遺產。從內容上來概括,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習慣的總和。從歷史長河流淌軌跡來看,她不僅包含古代傳統美德,亦包含近代革命傳統美德和當代英模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和「魂」。

  中華傳統美德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精深,它以儒家道德思想為主體,包容開放、兼收並蓄,包括了道、墨、法、釋等各家思想。在家庭方面,強調尊老愛幼、父慈子孝、長幼有序、夫妻恩愛、兄友弟恭,崇尚「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在社會方面,強調誠實守信、互助友愛、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社會和諧,崇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國家方面,強調國家和民族大義、為政清正廉潔、親民愛民,崇尚「天下為公」「為政以德」「精忠報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世界方面,強調民族之間要睦鄰友好、以德服人、愛好和平,注重民族氣節,崇尚「天下一家」「協和萬邦」「講信修睦」「和為貴」;在自然方面,強調敬畏自然、向自然學習、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崇尚「天人合一」「民胞物與」「道法自然」,等等。根據我國傳統道德思想「內聖外王」的思維方式,主張通過修身為本、踐履躬行,把上述內容落實到個人品德和理想人格上。在個人品德方面,追求君子人格、聖賢人格,崇尚「仁者愛人」「見利思義」「見賢思齊」「浩然之氣」「朝聞道,夕死可矣」;在理想人格方面,追求至善至聖、剛健有為,崇「既仁且智」「從善如流」「知行合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等等。

  中華傳統美德內容非常豐富,關於哪些是其核心價值理念問題,在我國歷史上,存在著多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仁義禮智」;有人認為是「禮義廉恥」;有人認為是「孝悌忠信」;也有人認為是「忠孝節義」;還有人認為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等。但最根本、最凝練、影響最深遠的還是「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孝悌、忠恕可以涵蓋在「仁」當中;公義、廉恥可以涵蓋在「義」當中;謙讓、恭敬可以涵蓋在「禮」當中,等等。離開「仁義禮智信」,就很難正確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也很難對傳統美德做出價值判斷。所以,「仁義禮智信」被認為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內容。「仁義禮智信」五大要素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也可以說是道德大廈的支柱。

  中華傳統美德崇尚經世致用,以治國安邦、協調關係、穩定社會、完善個人為主要目的。其主要特點有三:一是注重整體利益和把國家命運放在首位。這是中華傳統美德最大的特點,而現代道德或者是西方道德,主要是立足於個體、個人。二是注重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一般來說,道德主要是用來規範人的行為、調節人際關係,但我國的傳統美德並不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上,而是把道德上升到崇高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主張一個人要從內心深處確立對道德的信仰。三是注重修身為本和踐履力行。在長期的發展歷史進程中,中華傳統道德發揮了巨大作用,一直是我國社會穩定和諧的精神支柱,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道德根基,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中華傳統美德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中華傳統美德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體現了人類文明中具有永恆價值的道德智慧,至今仍然是廣大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維繫良好關係的基本道德準則,對於民族復興、國家強大、人民幸福、社會和諧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中華傳統美德是實現中國夢、振興中華的精神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今時代的頭等大事。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的崛起,將徹底洗雪中國近百年的歷史屈辱,也將改變世界歷史的進程。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這個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明確指出:「國無德不興。」道德不僅是一種國家治理、社會秩序整合的工具,而且是國家興旺、人民幸福的強大精神動力和軟實力。那麼,在當代,優秀傳統文化或傳統美德何以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呢?小康、大同理想是當代中國夢的文化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執政伊始,就提出了中國夢這個得到當代中國人普遍認同的國家、民族發展理想。中國夢內含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三重意蘊。這個夢想不僅是當代中國人的理想追求,也深深反映了中國人自古以來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這種不懈追求的理想,就是古人長期以來追求的「大同」理想,即求大同與奔小康。習總書記說,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傳統忠德的責任擔當意識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傳統忠德雖然有忠於君主之臣德的糟粕成分,但同時也包含著一種盡心竭力、利人利公的做人做事態度。「天下為公」即是傳統忠德的精髓,它鼓舞著人們為祖國的興旺發達艱苦奮鬥、矢志不渝。今天弘揚傳統美德,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自覺為國出力、愛國報國,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因此,我們一定要繼承發揚傳統美德,與時俱進、轉化超越,使每個人的點點微光,匯聚成照亮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熊熊火炬。

  中華傳統美德是實現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可靠保證。道德不僅包含了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為民族復興提供精神動力,它還是一種行為規範,可以調節人際關係,實現社會和諧,並對民眾的幸福生活起到保障、促進作用。首先,弘揚傳統美德有利於提高公民的自律意識,加強自身道德建設。當前,公民自律是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自覺遵守道德規範,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弘揚傳統美德,能夠使人們在追名逐利的競爭中,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放鬆;在仁、義、禮、智、信的薰陶下,人們的內心會重新建立規範的道德標準,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自覺維護社會道德風氣。其次,弘揚傳統美德有利於提高社會的他律意識,形成社會監督合力。在現階段道德鬆弛、管理乏力的社會背景下,他律的作用不可忽視。弘揚傳統美德,通過道德教化,能夠使人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道主義等情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形成良好的公德體系,從而科學地指導公民的他律行為,群眾、媒體及政府能夠有效對道德失範的行為進行嚴格監督、打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第三,傳統美德以仁愛為本,以民本為用,它構成倫理與政治的思想基礎,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仁者愛人」是中國倫理思想的核心,這奠定了中國倫理的利他主義價值導向。愛不僅是一種感情,也是一種意志、行動和義務,心中有了愛,就必然為愛所驅使,為所愛的人奉獻、盡義務,關心他、愛護他。弘揚愛人之積極情感,可以喚醒我們的道德良知,提升我們的奉獻意識,使人與人相互為善,彼此之間充滿友愛。在當代社會,向傳統道德致敬,重建公正、誠信的良好社會環境,以此確保社會和諧有序、人民幸福安康,刻不容緩。

  中華傳統美德是優化人際關係、重建道德秩序的重要支撐。社會道德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根置於民族文化的沃土,是傳統美德的延續和升華。承接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以中華傳統道德的背景為基礎,把傳統道德中的這些符合時代要求,有助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容承接下來,推廣到全體人民中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進行道德教育修養的「好教材」,人們通過學習把握「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助於「正確處理義與利、己與他、權與民、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等重要關係」。他在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的講話中強調「要始終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德……作為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當前,正處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歷史時期,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強,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道德也因面對複雜的利益關係,出現了多元、多樣、多變的複雜情況,甚至出現了道德滑坡。如,為求利潤,制假售假;路人跌倒,無人敢扶;醫患不信,關係緊張;人與人之間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寬容等等,要扭轉這種狀況,亟待進行道德重建。而弘揚傳統美德,就抓住了解決當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道德滑坡和道德危機等問題的牛鼻子,順應了人民群眾對良好道德風尚的期待與嚮往,喚起了人們內心善良的道德意願和道德情感,以大愛、真善、孝親、誠信等,傳播釋放正能量,構建正常社會道德秩序,重振精神家園。

  中華傳統美德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根基。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溶入全民族的精神血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入耳入腦入心、敦化為民風民俗民德,一條重要的途徑,是必須與中華文化的根本相融通,生長於斯、發展於斯、創新於斯。我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念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精神追求,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液,成為大眾的基本行為準則。應充分利用中華傳統美德的豐富資源,不斷強化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強調,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裡的關鍵是正確處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關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主要有兩個途徑,即制度建設和道德建設。在道德建設上,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每個人身上,體現其道德教化的功能,就必須以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實踐為基礎。中華傳統美德能提升公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感,增強價值判斷力。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必須一起抓:一方面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一方面注重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離開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和實踐孤立地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就不能體現講話的要求和精神,不能充分實現道德建設的功能。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要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讓13億人的每一分子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體。」如何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點上下功夫:

  正確對待傳統美德。所謂「正確對待」,就是要符合今天的現實要求,適合於我們的能力和條件,有利於國家民族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其他。這是我們對待傳統美德應有的態度和責任。中華傳統道德植根於漫長的封建社會,在特定的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等氛圍的制約下,深深地烙下了時代的印記,良莠並存。這要求我們應當歷史地、客觀地看待傳統道德。要把重點放在現實及其發展要求上,不論它們在過去曾起過怎樣的作用,都要以有利於今天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的繼續進步為標準,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斷和選擇實施。中國自近代以來,在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問題上,全盤否定的文化虛無主義、全盤否定的西化論、全盤肯定的復古主義等思潮,從來就沒有真正銷聲匿跡過。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對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的態度,也經歷了曲折的認識過程。只是從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才真正解決了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的立場問題,提出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基本原則。從理論原則上解決了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的正確立場問題。儘管自近代以來,在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的問題上存在各種不同甚至勢不兩立的態度和觀點,但從總體上可以說,凡是進步有識之士,對待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的態度,基本上都強調既返本又開新。今天,在對待傳統美德的問題上,我們也應該順應思想界的這一主流,認認真真地總結好、承繼好這一份珍貴的傳統道德遺產。

  合理闡釋傳統美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很重要的是要立足於中華傳統文化這片廣袤的土地,深入挖掘傳統美德規範,使之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行為標準,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當前,儘管傳統美德仍在人們的生活實踐中樸素地得以傳承,但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對於傳統美德缺乏應有的了解。特別是在中國現代進程中道德的生活基礎與社會環境發生改變後,必須實現道德理念和範式的轉換。這就要求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道德創新成果傳播出去。闡釋傳統美德,一要講清楚中華傳統美德的發展脈絡、合理內核、價值理念、鮮明特色、時代價值等,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二要找準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的結合點,用現代文明的眼光去審視「傳統」,使「傳統」為現代服務。如仁愛思想可以整合各種複雜的利益訴求,抑制極端利己主義;誠信思想有助於規範和整頓商業秩序;見利思義、先義後利思想可以引導人們在高尚精神指引下追求利益,等等。我們都應當運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加以綜合創新,使傳統美德因增添了時代的光輝而更加燦爛奪目。三要用符合時代需要和大眾口味的形式對傳統美德作出新的「闡釋」,如動漫、道德講堂、四德歌廣場舞等,使之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廣開來。

  自覺傳承傳統美德。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以中華傳統道德的背景為基礎,把傳統道德中的符合時代要求,有助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容承接下來,推廣到全體人民中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工夫。」因此,傳承傳統美德,一要健全各行各業規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學生守則等行為準則,要建立和規範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傳統節日紀念活動。二要我們每個人都要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三要領導幹部發揮帶頭作用。中華傳統美德十分強調為政者「以身作則」的模範作用。黨員幹部既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又要做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模範踐行者,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帶好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為民務實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眾、引領風尚,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行影響和感染身邊的群眾,以共產黨人的道德人格力量去贏得人心、凝聚人心。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推動全社會形成和保持良好的道德風尚。

  注重傳統美德教育。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更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處世底線。離開美德半步,輕者誤入岐途,重者跌入深淵。因此,加強傳統美德教育成為當務之急。美德教育是一個複合工程,是一次全民總動員的過程,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都應當承擔起相當的責任,以形成協調一致的教育網絡。傳統美德教育需要從知、情、意、行諸方面下艱苦細緻的功夫。首先,要從傳統美德的知識教育入手,使人們了解掌握傳統美德的知識,如果人們連傳統美德是什麼都不知道,何以繼承發揚。其次,強化傳統美德情感培育。激發主體內在情感體驗,進而接受傳統道德。再次,推動傳統美德的踐行教育。應高度重視家庭的道德培育功能,對傳統孝道和家庭禮儀規範進行現代轉化,深入挖掘傳統家規、家訓、家風的現代價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進一步加大學校的傳統文化經典教育,鼓勵開展傳統文化經典誦讀、講習與研究。積極推動社會力量開展講學勸善活動,鼓勵興辦書院,引導書院面向社會廣泛開展禮儀規範教育和道德教化活動等,建立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教育體系。

同类文章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我是一隻小鳥,在藍天下自由自在的飛翔。我的家住在綠色的森林裡,那裡綠樹成蔭,我可以每天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我們一家三口在那裡幸福的生活著。  日子就這樣過了好些年,有一天,媽媽突然對我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該是到外面去看看世界的時候了」。聽完媽媽的話雖然心裡有太多的不舍,但最終還是揮淚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古人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是我可愛的家鄉,她有山有水,水清澈見底,天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十分美麗。它是一個人們喜愛居住的綠色城市,特別是在美麗的春天,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綠樹成yin,生機ang然,是古今中外人們都非常嚮往的地方。  我的家鄉杭州很美麗、很可愛,對於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篇一:文明校園,從我做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五年級六班的侯京呈,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每當我走進我們霸州市第二小學的校園時,就能感受到它的潔淨和美麗。嶄新而整齊的教學樓矗立在面前,寬大的操場,還有教學樓兩邊剛剛完工的花池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導語:春之百花,夏之碧水,秋之金黃,冬之瑞雪,和諧之美。那是上天鍛造的自然之美。以下是小編為大眾分享的和諧之美作文三篇,歡迎借鑑!  【篇一:和諧之美作文】  創建和諧社會,是現代中國想要持續穩定發展的首要目標;所以作為公民的我們,創造和諧,發現和諧之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蔚藍蔚藍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下面我們來描寫一下孝道吧。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作文範文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起這首詩,就會想起唐代大詩人孟郊的名詩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美德少年」這個光榮而又響亮的稱號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要靠平常的一言一行,行言舉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歡迎閱讀。  【篇一:美德少年】  我叫於世芮,9歲,在東三教小學四年級二班讀書。  身為一名學生的我嚴格遵守各項的制度,在學校,我努力學習,懂得遵紀守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俗話說的好,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非常珍貴的品質,有人說,沒有了誠信,就相當於一個人失去了肉體。但是,有一件意外看到的事情,讓我大吃一驚。  一個星星閃爍的夜空,媽媽興致勃勃地帶我去逛超市,我邊聽著音樂,一邊看著路兩旁有沒有發生什麼趣事,媽媽曾說過:我和老爸是一個德性,總愛添油加醋,只要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是一種美德,奉獻的人感動自己也感動他人,讓奉獻的養分滋養我們的心靈,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1: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在繽紛、美麗的花園中,生長這各色鮮豔美麗嫵媚的花兒。在人們的讚美和欣賞下,花兒似乎更加挺拔、更加鮮豔了。  而在美麗的花兒腳下,一段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文明是一首歌,一首煥發向上催人奮進的歌,我們的社會沒有了它,就好比一首歌曲失去了旋律;文明是一朵花,一朵燦爛的花,無私地為我們的社會散發著幽幽清香;文明是一棵大樹,默默地為我們的社會遮風擋雨……傳承文明,我們會讓生活中的亮點更為閃閃生輝;學會禮儀,我們正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和諧的社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一個充滿文明氣息的地方,一個美麗的臨海城市,一個省級工業園區,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1個鎮、6個街道,戶籍人口88萬,全國百強縣排名37,是山東省10強縣之一。這是哪裡?你知道嗎?這便是養育我的地方,我美麗的家鄉——萊州。  萊州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地方。史載,夏代曾經建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