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 在東方崛起的PC巨頭
2024-07-21 19:45:45 1
「無論在中國什麼地方,都能在方圓30公裡內找到一家聯想店。這就是我們的願景。」
——聯想中國區總裁陳旭東
中國市場業績強勁,聯想欲爭PC市場頭把交椅
老年表演隊在東光縣聯想五月促銷活動中跳起傳統秧歌。
中國河北省東光縣大單鎮——早在聯想異軍突起,危及惠普作為世界頭號計算機公司的地位之前,聯想的高管就明白,要想在世界市場上勝出,必須先佔領中國的偏遠地區市場,比如大單鎮——這裡還能看到驢車在街上行駛,一邊避讓著四處遊蕩的母雞。
這個偏遠的小鎮只有5萬居民,這相對中國13億人口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聯想公司還是在這裡開了一家專賣店,啟動公司的「圓夢」計劃,店裡出售的筆記本電腦價格最低僅300美元,這屬於聯想佔領中國市場每個角落的戰略的一部分。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聯想目前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計算機製造商,連續10個季度在四大廠商中保持最快增長速度。另外,分析師稱,聯想對自己的定位是取代惠普成為PC市場頭號廠商。
IDC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聯想的全球銷售額激增42%,市場份額達到13.4%;而惠普的同期增長僅為3.2%,全球市場份額為18%。聯想季報體現收入增長37%,達到296億美元。
42%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其中包括大單這樣的農村集鎮,該鎮距北京約185英裡。
聯想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表示:「直到今天,我們在這些鄉鎮都是用自行車或者驢車運送產品。」楊元慶現年48歲,曾騎著自行車運送惠普電腦。他又說,聯想的競爭者「不知道怎麼做這樣的業務。」
雖然政府注資的中國科學院擁有聯想控股公司36%的股份,而聯想控股公司又擁有聯想34%的股份,但聯想表示政府不參與公司的運營。聯想執行委員會的10名委員中有一半來自國外,而且聯想在全球僱用了27,000名員工。
聯想創立於1980年代,那時候的中國正在從自我毀滅式的文化大革命中逐步恢復過來。該公司走出了一條借鑑美國跨國企業經驗的道路,開展巧妙的收購——具體而言,就是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和ThinkPad筆記本電腦品牌。
惠普犯下的多次重大錯誤也給聯想帶來了幫助。總部位於帕羅奧圖的惠普於去年宣布考慮放棄計算機業務。美國調研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的總裁Tim Bajarin表示:「聯想介入進來,爭取接手惠普的所有大客戶。」
現在,聯想正致力於成為首個走向世界的中國消費技術品牌。
楊元慶將聯想的戰略稱為「保衛+進攻」的雙拳戰略,旨在一方面覆蓋中國所有的城市、城鎮和鄉村,保衛本土市場,另一方面向新興市場和美國發起進攻。在中國,聯想把自己定位為本土版本的「蘋果」,先後推出了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和智能電視,在全國開設了1.5萬家門店,比蘋果在全球的店面總數足足多了14,700家。
在北京中關村電子街區,高樓鱗次櫛比,裡面開滿了各種電子設備商店——聯想品牌在這裡隨處可見。聯想的各家門店外掛著橘黃色的橫幅,而聯想產品零售商簡直就是一家挨著一家。聯想的廣告登在和大樓一樣高的電子廣告板上。蘋果在中國擁有許多狂熱信徒,但聯想也在中國消費者的心中佔據著特殊的位置。
現年22歲的大學生高丹(音)在逛聯想商店時說:「身為一名中國人,我為此感到非常驕傲。我希望聯想能與蘋果成功競爭。」
何女士一家正在北京頤堤港購物中心的聯想店面試用 IdeaPad。
聯想在2012 年電腦可靠性報告中業內知名。同時,該公司的硬體也獲得了各種設計獎項。
矽谷分析師Rob Enderle表示:「聯想以前的產品外觀都很難看,但現在他們大多數的產品都非常美觀。」
因此,聯想掌握了中國個人電腦市場32%的份額,在中國農村地區市場份額更是高達60%。
銷售人員(右)在聯想專賣店內幫助顧客挑選LePad平板電腦
聯想中國區總裁陳旭東表示:「無論在中國什麼地方,都能在方圓30公裡內找到一家聯想店。這就是我們的願景。」
這一願景也包括讓聯想的產品在百思買上贏得最大的關注度。2010年,楊元慶親自出馬聘請了蘋果和惠普前營銷主管 David Roman 擔任聯想的首席營銷官,David 曾成功開展惠普的「掌控個性世界」營銷活動。
David 說:「聯想是來自這些新興市場的新型公司。」
事實上,聯想從其全球呈戰略式的團隊汲取靈感。ThinkPad的工程師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和日本大和工作。此外,聯想在北京還擁有一支強大的工程師隊伍。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賀志強將這種布局稱為聯想的「創新三角」。他計劃今年在矽谷增加一支小型營運團隊。
為了更好地了解美國文化,楊元慶搬到羅利住了一段時間。去年,聯想推出了其有史以來最大的品牌宣傳活動「For Those Who Do」。
儘管如此,聯想仍然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打入美國市場。IDC的數據表明,2012年第一季度,聯想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5.5%增長到近7%。
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的分析師Leo Wang表示,雖然聯想在企業客戶中佔有率很高,但在美國普通消費者中基本沒什麼名氣。他表示,「聯想現在更重視(消費者)市場,但這並不一定保證聯想會做得更好。」他還說,儘管聯想在計算機可靠性報告上取得好名次,但部分聯想產品卻存在耐用性問題。
但聯想已經攻克了打開美國市場的一個艱巨的障礙——2005年,聯想斥資17.5億美元,收購了知名的IBM個人電腦業務。中國媒體將這樁交易稱為「蛇吞象」。國會共和黨人警告說,這一交易可能會威脅美國的安全。
有種說法認為中國政府在聯想的業務運營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楊元慶對此並不認可。他表示,「聯想是一家上市公司,而不是私人公司」。
聯想與婚慶市場
電腦成為中國新婚夫婦的首選結婚禮物
農村情侶組建家庭時首選電腦作為他們的新婚禮物
By John Boudreau
侯小姐(左)與銷售人員走在一起。侯小姐即將在河北省東光縣舉行婚禮,兩位聯想地標店的銷售人員抬著侯小姐為結婚添置的聯想一體機。
中國東光縣——不久前的一個下午,侯小姐像中國農村的大多數年輕新娘一樣選購了婚前禮物——一臺聯想電腦。
佔據婚慶市場是聯想針對農村市場的戰略之一。農村的年輕人在結婚前通常與父母同住。電腦是他們的首選結婚禮物或者是他們婚前大採購的重中之重。聯想甚至還專門為新婚夫婦設計了紅色的桌上型電腦。
「這就是聯想在中國如此成功的原因,」聯想東光縣鄉鎮開發商馬增巖說道。「聯想了解社會不同階層的需求。」
要實施這個戰略,還要求銷售和服務人員保持耐心。「他們對電腦的知識非常有限,」 馬增說。「所以,一旦電腦出問題,他們非常需要幫助。」
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的分析員Leo Wang表示,聯想憑藉深度分銷渠道和低價產品以策略戰勝了本地和海外品牌。「聯想目前的銷售網絡覆蓋了中國約10萬個鄉村,這是其他品牌辦不到的,而且聯想下一步的目標是爭取再覆蓋30萬個鄉村,」 Leo Wang說道。侯小姐在聯想的一家農村門店中購買了一臺一體式桌上型電腦。雖然該店不像約160英裡以外的聯想的北京門店那樣提供最流行的產品,但對於侯小姐來說已經足夠了。
侯小姐表示,她從未考慮過買其他品牌的電腦,比如惠普的電腦。惠普在當地的門店就在聯想附近,規模只有聯想店面的三分之一。
「我是和聯想一起長大的,聯想品牌已深深紮根我的心中。」這位26歲的侯小姐說完,帶著一臺新電腦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