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珍愛作文
2024-06-08 11:42:06
【篇一:另一種珍愛】
曾讀過一篇小說《綠墨水》,講一位慈父為使女兒有勇氣面對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義給她寫匿名求愛信的故事。感動之餘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總是需要通過別人的語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熱愛自己。如果有一天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去關懷你愛護你傾聽你鼓勵你——人生中必定會有這樣的時刻,那時你怎麼辦呢?
我深深記著一位老音樂家辛酸的軼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農村為牲口鍘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來,人們驚奇地發現他並沒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麼會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按4/4拍鍘的。」為此,我愛上了這位不著名的音樂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樣拯救自己和愛自己。
我同樣深深記著另一位音樂家——傑出的女鋼琴家顧聖嬰。我不止一次為她扼腕嘆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殺了。我知道她不是不愛自己,而是太愛——愛到了溺愛的程度。音樂使她飄逸空靈清麗秀美,可當美好的東西被踐踏的時候,她便毀了自己。
為什麼不學會愛自己呢?
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自我姑息,自我放縱,而是要我們學會勤於律己和矯正自己。這一生總有許多時候沒有人督促我們指導我們告誡我們叮嚀我們,即使是最親愛的父母和最真誠的朋友也不會永遠伴隨我們。我們擁有的關懷和愛撫都有隨時失去的可能。這時候,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修枝打杈澆水培肥,使自己不會沉淪為一棵枯榮隨風的草,而成長為一株筆直蔥蘢的樹。
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讓我們在最痛楚無助最孤立無援的時候,在必須獨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沒有星光也沒有月華的時候,在我們獨立支撐著人生的苦難沒有一個人能為我們分擔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自己送自己一枝鮮花,自己給自己畫一道海岸線,自己給自己一個明媚的笑容。然後,懷著美好的預感和吉祥的願望活下去,堅韌地走過一個又一個鳥聲如洗的清晨。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自我欺騙,可是如果這種短暫的欺騙能獲得長久的真實的幸福,自我欺騙一下又有什麼不好呢?
學會愛自己。這不是一種羞恥,而是一種光榮。因為這並非出於一種夜郎自大的無知和狹隘,而是源於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這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為豐滿更為健康,也可以讓我們的靈魂更自由更強壯。可以讓我們在無房可居的時候,親手去砌磚疊瓦,建造出我們自己的宮殿,成為自己精神家園的主人。
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篇二:另一種珍愛】
無月無星的黑夜,連窗戶也透不進一絲光亮,寂靜得可以聽到外面老貓穿過草叢的聲音。
一個身形魁梧的大漢,手持霸刀,怒目圓瞪,威風凜凜,眼中卻似乎還殘留一絲憂傷。他好像在凝視著遠方,黑暗中不知他究竟在看什麼。「哈哈哈哈……」突然,獅吼般的笑聲劃破長空,笑得如此悽涼,如此悲哀。漸漸,他停止大笑。舉起寶刀,輕撫了一下刀口,然後……鮮血滿地,好像下了一場杏花雨,仿佛清明時節的江南。
驚醒,原來是一場夢。
夢中那是誰?搜尋平生記憶,這樣的壯士在歷史上、小說中實在太多,我無法判斷。可,依稀有個人與他相似。似乎有人在召喚,項羽?我忽然發現那人竟和西楚霸王有些神似,不僅外貌,更是心境。或許兩者千差萬別,但我總覺得他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我一直不喜歡項羽。四面楚歌、霸王別姬……一直到烏江自刎,構造了項羽具有悲劇色彩的一生。眾人對他的更多是嘆息——儘管李清照贊他是「人傑」「鬼雄」——也改變不了歷史。這是個不尊重生命的人。我不禁責怪,他憑什麼心灰意懶,不願做最後的抵抗,讓手下全部陣亡?他又有什麼資格在戰後逃避責任,就這樣死了?生,雖然比死精彩,可卻永遠比死需要承擔。
比起劉邦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項羽也許只是個用蠻力的莽夫。
人是會成長的,當你有了同樣的心境,才會體會。生活教會我,只有你和對方一樣高了,才能看到他眼中的淚
是啊,巨鹿一戰,項羽破釜沉舟,大敗秦軍。昔日的勇猛決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所有的努力雖然不能成為等值的收穫,但總也會留下一絲痕跡。
其實,如果真正對決,項羽勝利的機率並不為零。一身虎膽並不白生,他有足夠的膽識和氣魄可以讓劉邦再回老家。但他卻清楚地知道,戰爭,只會帶來殺戮,帶來家破人亡,民不聊生。在他執政期間,似乎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不是一個好的統領,人民還是像秦始皇暴政下的不堪重負,怨聲載道。他是從苦日子裡走來的人,相信他願意拋開一己私利。而劉邦,他曾經的兄弟,他知道這個昔日的小痞子可以為他達成心願。只是……
只是國固然重要,家也不可以舍。項羽是個重情重義的人,既然家國不能兩全,他決意為虞姬殉情,與出生入死的弟兄共亡。不肯過江東,不僅愧對江東父老,保留一世英名,更是為了大漢王朝不再有紛爭。
錯了,我錯了。我總以為死只是一瞬間的事,刀光一閃,一切都沒了。可是,生總比死容易放下。試問,誰願意不珍愛生命,誰願意讓生命留下遺憾。西楚霸王之死,只不過換了種珍愛的方式。讓死換來幾百年的和平,劉邦沒讓他失望。
他是天生為戰鬥而生的戰神,無論生死,都是豪傑。我終於走出了膚淺,領悟了項羽的豪邁與壯烈。在這個愛錢如命,愛命勝似命的年代裡,我又重新定位了在生與死上的坐標。
生死輪迴,功名利祿,兒女情長,臥薪嘗膽,捨生取義,究竟孰輕孰重?
夜深了,就讓沉默,代替所有回答吧。
【篇三:另一種珍愛】
學會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自我姑息,自我放縱,而是要我們勤於矯正自己。這一生有許多時候,沒有人督促我們、指導我們、告誡我們、叮嚀我們。即使自己最親愛的父母、朋友都無法一直陪伴我們。這時候我們必須學會愛自己,學會為自己打理好一切,使用權自己不會淪為一枝榮隨風的小草,而成長為一棵高大茂盛的樹木。
學會愛自己,不讓我們虛待或放縱自己,而是我們在最黑暗最無助的情況下去獨立穿過黑洞洞的雨夜。我們要學會為自己送一隻鮮花,為自己畫一道海平線,為自己獻一個明媚的笑。然後堅定地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清晨。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位女生收到了封匿名求愛的情書。結果她告訴了她父親,父親為使女兒有勇氣面對那封信,而又寫了一封以她同班男生的名義給她寫的匿名情書。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想到人真的是太脆弱了,似乎總要通過別人的照顧、幫助來肯定自己熱愛自己。
我還從電視上看到一位傑出的女鋼琴家顧聖嬰。為她扼腕嘆息,她在一場革命初期自殺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不愛自己,還是太愛。音樂使她清秀美麗,可當美好的東西被踐踏時,她便毀了自己。
我還深深記著另一位音樂家鋼琴家貝多芬,他在年輕的時候耳聾了,但他還堅持繼續自己的音樂,在他耳聾過後,還完成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作品。我覺得他很愛自己,不會輕易的放棄自己的前程,生命,我很崇拜他。
學會愛自己,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