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路與夢想》有感作文
2024-06-05 21:17:07 1
導語:拜讀了王石的《道路與夢想》的書籍。我得到的不少的感受,下面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歡迎閱讀。
第一篇:讀《道路與夢想》有感
今晚一口氣讀完了王石的這部自傳,有些感想立刻記下。
王石這個名字很早就聽說過,由於身邊有幾個朋友都說過萬科開發的樓盤都不錯,所以對王石這個人開始有些關注。去年王石在清華作了一次演講,我特意趕去聆聽。聽完講座,對此人感覺用一個詞來講:樸實。
今天,讀完王石的小傳,對此人經歷才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由於我是鄭州人,所以對王石就有了幾分親近感。在作者的經歷中,我們看到,作為萬科的創始人王石,他是與萬科在一起成長,他成就了企業,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也成就了王石。
我常想,很多初創的企業所用有的資源都是一樣的,所面對的環境也是一樣的,但為什麼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了呢?其時,對於創業型的企業,她的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領頭人,領頭人所具備的知識、遠見、膽識、性格是這個企業能夠脫隱而出的真正原因。話題作文道路與夢想讀後感(4篇)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節日作文及各類中小學生作文。
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往往是看他作了哪些成功的事。但,為什麼他能作成那些事,而別人就沒有呢。這其中,當然有客觀條件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恐怕還是人的因素,如何做人才是關鍵。其時,做人和做事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做好了人,一定會做成事,而作成了事,才能成就一個人。從王石的小傳中我們看到,是他不甘平庸的性格,使他奔赴改革開放的深圳,抓住了歷史的機遇;是他吃苦耐勞、務實的態度感動了車調員,得到了計劃外的車皮,使企業開始起步;是他個性中的執著,使他能夠秉承規範經營理念,使企業做強做大;是他經歷人生波瀾後的平靜心態,使他在50幾歲時能登上珠峰。
佛學中常提修行二字。修和行其時就是做人和做事。來到世間的每個人都在修行,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是同時進行,相互影響,不能分離。只有個人的修養到達更高的層次,他才能在更高的層面上更好的駕馭他的事業。如今社會,物質生活已經豐富太多,但我們很多人都感覺非常的忙碌,感覺沒有自己的時間,感覺生活越發空虛和焦慮,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精神生活貧乏,人生理想、信仰的信仰的缺失。我個人也很喜歡登山,我在登山過程中的體驗是:首先要確定方向,其次要堅持到底,再次是不要迷失方向。我想對於每個人如何過好一生也是一樣,首先要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和方向,其次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同時面對誘惑時做到不迷失。這樣,才能領導好自己的一生,才能領導好自己的企業,才能領導好一個國家。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二篇:讀《道路與夢想》有感
近日,第二次拜讀了王石的《道路與夢想》,比較第一次的囫圇吞棗,這次細緻了許多,可能是本人的習慣,看書、報紙等第一遍總是粗略翻閱一下,看一下大致有些什麼內容,或者是比較感興趣的內容,然後再從頭至尾通閱全書。或許是大腦欠發達,每每第一次的閱讀都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只好再來一次,就像王石的《道路與夢想》也是如此。
說說我看了此書的感受吧:
王石為什麼放棄萬科的股份?我想這是他非常聰明的地方之一,萬科雖然是由王石及其團隊創建並發展起來的,但是公司創立之初,一直背靠深圳政府,也得到了許多優惠的政策和便利的條件,中國現在的許多大公司都具有這樣的成長軌跡,但公司的領導人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伊利的鄭俊懷,長虹的倪潤峰,選擇的是將國家的財富變成自己的資產,最後落得名聲掃地,鋃鐺入獄;聯想的柳傳志,海爾的張瑞敏,TCL的李東升,選擇的是合理運用公司國有制的關係,左右逢源,爭取到屬於自己最大化的個人利益;然而王石的選擇卻獨樹一幟:如果向前一步,爭取更大的個人利益,不妥不當,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留下美名,當然代價是相當的大,金錢上損失的可能是上億的資產,在當今這個財富至上的社會,能夠做出如此的選擇,實乃大人物的大氣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王石選擇的業餘生活:登山。體現他非常聰明的另一方面,當王石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症狀時,他考慮的是如何合理分配工作與生活的關係,以及如何鍛鍊身體。王石制定科學的公司管理模式,即便是他不在公司很長時間,依然運轉流暢,使得他能夠自如的投身到廣闊的大自然中,進行另一種人生的歷練。許多的大公司的老總總是說:公司是一天也離不開我啊,想休息也不行埃到底是許多真實或虛幻的東西放不下,還是公司的管理存在不合理性呢,我想老總們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吧。人生有得有失,聰明人一如王石,擇大棄小,學習學習再學習。
王石的企業規範原則:決不行賄受賄。在當今中國社會,能做到如此,只能評價之,崇敬,仰慕,敬佩,嘆服……
第三篇:讀《道路與夢想》有感
從網上了解到許多讀者對他的《道路與夢想》反響不錯,於是迫不及待的到書店買了一本,研讀起來。這本書所介紹的萬科發展軌跡就是深圳特區的發展軌跡,就是中國房地產的發展軌跡,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王石本人的人生經歷也是他們那一代不甘寂寞、不甘平庸之人的心理歷程。
(1)「軍人練就的抗擊打能力是以後做事業的一個本錢」是我拜讀這本書的第一體會。我自己就不怎麼喜歡運動,拜讀了這本書以後,覺得自己要加強這方面的鍛鍊。
(2)時刻武裝自己,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能夠抓住。王石在別人看電視之餘,躺在床上看財務知識,沒有間斷英語學習,這兩對於他以後從事外貿起了很大的幫助。
(3)感覺他們那一代的許多東西是在實踐中自然而然的摸索出來的。公司股份制改造,萬科走在前列;B股發行,萬科最前列。而這些實踐最後成就了我國證券市場。對理論界的意義也很重大。話題作文道路與夢想讀後感(4篇)話題作文道路與夢想讀後感(4篇)。
(4)信譽對一個人、一個公司太重要了。我自己是學管理的,一直認為信譽,信任對一個公司最重要,為此自己的研究生畢業論文選擇了《上市公司的信託責任問題研究》。但是對於中國目前賄賂成風的大環境下,這樣的信託責任抑或信任、信譽的重視與可操作性有過懷疑。但是看過《道路與夢想》以後,這種懷疑消失了,更堅定了自己的研究選題與做好的信心。
(5)社會責任感是萬科的一個重要特色吧。萬科的超過25%的利潤不作(據王石先生講是從外貿得出的經驗),是中國許多房地產業所不具備的。
(6)不賄賂難能可貴。萬科做到,王石先生做到實屬不易,佩服王石先生。
(7)萬科在一定發展之後走規模化,然後走專業化,前者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絕大多數企業的發展軌跡,而後者就是為什麼萬科經過大浪淘沙之後能夠存活下來的理由。
(8)事前、事中、事後把關。體現在房地產就是設計把關、保證建設質量、優質後續物業服務,思路清晰。
(9)關鍵時候決策正確。實際上大部分企業死掉的原因就是那麼一兩步踏錯了方向,而萬科沒有,因為萬科有王石及其出色的管理團隊。王石先生個人的創新與闖勁比較強,知識分子與軍人集於一身的好處得到充分體現。
(10)通過萬科0.4法則以及對財務槓桿的運用覺得財務管理對一個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事不言而喻的。萬科的八大精英(好像這樣吧,準確的記不清除了),就有財務管理出身的。實際上,萬科的擴張以及上市是萬科傑出財務管理的必然結果。也可以說,萬科的成功,王石先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此。
暫時就這麼點,因為還沒有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