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遭遇瓶頸 DC後防抖時代走向何方
2024-02-25 21:00:15 1
10年前,數位相機還是價格昂貴的新鮮事物,對大部分人來說甚至屬於奢侈品的行列。但今天,它已經成為了人人都買的起的必要隨身設備之一,在數碼領域更充當了流行風向標的角色。數位相機從開始普及到今天的10年發展歷程之中,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見證了DC技術的進步,生產製造水平的快速發展,甚至可以稱作一日千裡。可是在2007年,似乎還沒有看到這樣的勢頭。
【文章導航】
『』
『』
『』
『』
『』
『』
『』
『』
回頭看看各大數位相機廠商今年發布的新機,在數量上和往年相比並不落下風,但在「質量」上似乎讓我們有些失望,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了能讓人熱血澎湃的新機,很多產品都只是對前作進行了一些不疼不癢的改進。新興技術的缺乏和來自低端單反的壓力讓消費類數位相機顯得有些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往何處去,DC的發展再度進入了一個瓶頸時期。
過去幾年間,像素大戰一直是數位相機發展的主旋律,尤其是01年~04年,消費類數位相機的像素一路從200萬飆升至800萬,相形之下,諸如圖像處理技術,鏡頭技術等等的發展仿佛都成為了陪襯,廠方在對新品進行宣傳的時候,幾乎都是把像素的提升放在第一位,其他技術指標甚至隻字不提。所以消費者也難免被這種趨勢所引導,將像素作為挑選數位相機的「唯一」技術指標。
從05年初開始,「像素至上」主義的風潮逐漸減弱,消費者的注意力也逐漸被其他新技術所吸引,諸如光學防抖。人們逐漸明白單純的提高像素並不能對成像質量有直接的幫助,在感光元件尺寸受限的條件下,反而可能降低畫質。所以從那時開始,數位相機的「後像素時代」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