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文明間要促成共識:外星人達成協議忽略了我們
2023-03-31 22:36:41 1
人類尚未發現外星文明的一個假設是,外星人達成的協議忽略了我們。現在,天文學家利用計算機模擬,找出達成這樣的協議有多難。
1950年的一天,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EnricoFermi)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討論外星人時,突然說:他們在哪兒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它表達了先進地外文明存在的巨大可能性和缺乏觀測證據之間的矛盾。
所有的外星人都去哪兒了地球上沒有人知道。但是在1973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射電天文學家約翰·鮑爾提出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鮑爾相信外星人不與人類交流,因為他們把地球當作沙漠或動物園。
在這個所謂的動物園假說中,外星人故意為了保護自己或地球而忽視地球,並在他們內部達成共識。
這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問題。宇宙如此廣闊,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光速是最重要的。促進外星文明之間的共識無疑是一項壯舉。問題是,外星人如何做到這一點
現在,通過鄧肯·福根的研究,我們有些東西要看。來自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福根建立了一個星系的數學模型,以模擬外星文明如何通過通信網絡對《孤立條約》作出貢獻。
Foggen的實現提出了一些簡單的假設,其中最重要的是,文明之間的距離足夠大,信息傳輸的速度受光速的限制。
Foggen還假設外星文明只在銀河系內的可居住區域發展,銀河系的棲息區在銀河系內的二維圓形空間內,在6到10千秒之間。(秒空隙是一個天文單位的長度,1000秒空隙是3260光年,太陽是8千克。)從銀河系中心消失。
接下來,計算機開始模擬人類在可居住區域隨機出現或消失的文明。計算機測量不同文本之間的距離,並計算在這個距離上傳輸信息所需的時間。達成共識。
關鍵問題是為什麼外星文明的所有行為都是如此的一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Foggen不斷地修改模型中的參數。他想知道什麼因素會影響星系間的通訊。福根所選擇的參數包括外星文明的數量、外星文明的生存時間和文明誕生之間的時間滯後。
1。首先,計算機通過建立文明時代對所有文明的收藏品進行分類。第一個將要建立的文明將組織自己的星際聯盟,並成為這個星際集團的領導人。
5。在測試了聯盟內的文明之後,計算機將重複算法測試聯盟外的文明,直到聯盟外的所有文明都屬於一個聯盟。
顯然,外星文明越少,它們之間聯繫的可能性就越小。事實上,在這個例子中,聯盟的數量和地外文明一樣多,但是動物園的假設是站不住腳的。
然而,根據Fogan的說法,當外國文明數量超過500時,星際聯盟的數量將非常少,於是Fogan將外星文明的數量修改為500個,並改變了文明的持續時間。
但是,由於在銀河系的邊緣總是有少數幾個文明誕生,所以很難與其他文明聯繫起來,所以應該有很多星際聯盟,應該有不止一個文明聯盟。
文明的壽命也很重要。根據Foggen的模型,如果文明持續不到一百萬年,就有可能形成多個星際聯盟。
如果所有文明都持續一百多萬年,並且所有文明大致同時誕生,那麼就有可能建立一個單一的星際聯盟。
當然,Fogan的模型也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它忽略了行星的行星際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相互作用將導致文明的傳播,使得文明之間相互聯繫的可能性大於模型預測的可能性。
此外,福根的模型沒有考慮文明互動的決定因素。
福根說,如果文明聯盟之間有聯繫,它們可能會有不同的世界觀、不同的權利和義務,以及不同的組織。
換言之,銀河系的文化應該是多元的,所以如果動物園的假設是正確的,那麼它只是偶然建立的。
福根對此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動物園的假設是正確的,那麼星際相互作用應該在政治或軍事壓迫下實現,儘管這會損害一些聯盟的利益,福根總結道。
如果有一個比地球更古老、更先進的文明,政治協商仍然是可以接受的。軍事手段。每個人都是文明人。我們為什麼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