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汽配大世界_ 鄭州本田雅閣汽配
2023-03-31 08:34:48 3
編者按
疫情像一盞聚光燈,將汽配商遭遇的復工漫漫、庫存高企、利潤下滑等壓力,暴露在公眾視野。以一種不體面方式,汽配業重新拾回外界的關注。
這僅是表層,更深層次裡,汽配商遭遇頻繁搬遷,北環汽配車飾廣場不見了,天榮南區消失了,南三環汽配商圈幾乎夷為平地,鄭州汽配市場原先的南北割據格局不復存在……可是,市場外遷並未止步,老市場商戶開始擔憂起來,靴子何時落地?房租要不要續交?什麼才是安穩地?
市場雜亂,無序競爭,配件迭代加速,利潤被攤薄,更讓汽配商焦灼不已。
拓荒時代
從桃源路到北三環汽配商圈
要了解當下鄭州汽車後市場行業現狀,就要從汽配行業歷史變遷說起。
鄭州最早的汽配市場要追溯到鄭大南門的桃源路,這條詩意的道路密布有三四十家配修店,成了「配件一條街」,並為接下來風雲跌宕40年的鄭州汽配業埋下了伏筆。
那個時候,轎車還是稀罕物,大街小巷跑的多數是公務車,配件是搶手貨,逢年過節流行「開車的給賣配件的送禮」,只為早點拿到想要的配件,否則只能擱家裡趴窩。 汽配大市場時代遠未到來,汽配商激戰、大打價格戰更是十多年後的事。
1995年底的冬天,是鄭州汽配史的轉折點。 那天,一個叫丁積武的年輕人,桑塔納壞在了濬縣,修車花去了5000元。 後來他打聽到,一個帶有品牌標誌的螺絲,成本幾毛能賣到100多元,巨額利潤和商機讓丁積武將目光瞄準了汽配行業。 隔年,丁積武組建河南泰力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從當時的鄭州市園藝場手裡租下100畝土地,開建汽配市場,這就是後來蜚聲業內的鄭州汽配大世界。
鄭州汽配大世界的意義在於,「退路進廳」,第一家將馬路市場升級為圍牆室內市場,並初步奠定了鄭州花園路汽配商圈的行業地位。 不過真正讓汽配大世界一戰成名的是兩個事。 1998年,丁積武豪擲百萬元,承辦第44屆全國汽車配件春季交易會,開了民營企業辦全國性展會的先河,帶來極大人流、信息流和現金流。 此後又舉辦即開型賑災福利彩票活動,共有數十萬人趕赴市場,為災區募集資金1536萬元,再次讓汽配大世界的名字深入人心。
▲ 曾經的鄭州北環汽配車飾廣場,攝於2015年
巔峰時,汽配大世界佔據了全國三分之一的汽車羊毛墊市場份額,多數市場商戶都是汽裝品牌區域總代。 有商戶曾經投下2萬元,多年後獲得千萬元乃至上億資產回報。
汽配大世界既像一具母體,誕生了最早一批汽配老炮兒; 又像一把烈火,迅速催旺鄭州花園路汽配商圈。2003年10月,隔路對望的鄭州北環汽配車飾廣場建成開業,面積是汽配大世界的3倍;2003年,從汽配大世界走出的「豫傑」店老闆郭傑,在距離汽配大世界往北走2公裡地方,新建了一個市場,這就是後來的宏達車業廣場。 沒有人能想到,於汽配大世界起家後,郭傑完成了從汽配商到建汽配市場再到聯手全球最大展覽集團「勵展」打造汽車用品品牌展會的跳轉,構建了「宏達系」車業帝國。
汽配種子開枝散葉,蔓延越來越廣。 再後來,河南商堡實業公司搭上河南黃河河務局旗下公司,從後者手中拿下土地,開辦了商堡汽車修配商城,距離汽配大世界僅500米之遙;天榮建材港在建材行業左奔右突多年不得,失意之下改做汽配,卻意外爆紅,吸引了汽車後市場最全業態。
而雙橋五金汽配城、八堡汽配城、亞邦汽配城的相繼開業,又將鄭州北環汽配邊界線再往北推至了北四環沿線。 戰火不斷北延。
巔峰時刻
鄭州汽配市場南北割據而治
▲ 曾經的鄭州南環汽配商場物流繁忙場景,攝於2017年7月
在鄭州南環,汽車後市場同樣風雲激蕩。
1991年,20歲出頭的周可祥在毛巾床單廠上班,一個月30多元,不夠車用。 他辭去工作,懷揣父親給的5萬元、親友借的20萬元,奔赴洛陽,創辦新解放汽配公司,正式入局汽配。
1997年,周可祥轉戰鄭州,籌資1000萬,在老107國道和航海路交叉口,建設河南汽車配件城,又租賃了開業6年沒有啟動的鄭州輪胎汽配市場,兩個市場容納商戶400多家。 到了1999年,市場年交易額已突破8億元。 2003年,原107國道要改為中州大道,周可祥再次落子南三環,籌建河南汽貿園,並於2005年11月開業。
123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