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工程學對家具設計的影響
2023-03-31 04:00:59 3
人機工程學對家具設計的影響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具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消費者不同層次的需求,人機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應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不僅對人—機—環境這三者之間的因素進行分析,提供尺度參數、原則和依據,而且提出了以「人」為核心的設計思想,通過對這一思想的充分應用,情感化設計在家具設計中佔據主導地位,將家具演繹得多姿多彩。
一、家具設計中「人、機、環境」因素的分析是最基本的設計準則和要求
(一)人機工程學為家具設計中「物」的功能和合理性提供科學依據國際人體工程學學會對人體工程學下的定義是:人體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人和機械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閒時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果、健康、安全、舒適等問題的科學。[1]人機工程學為家具設計提供科學的尺度參考,家具設計中考慮「消費者」和「家具」及「空間」的因素,提供了適宜的人體尺度參數、物的參數和空間參數。人機工程學中「人」的尺寸參數為家具尺寸提供了依據,根據家具的使用特性提供三種尺寸設計標準:5%代表「小身材」,50%代表「適中」身材,95%代表「大」身材。
設計師需要根據家具的用途和使用情況合理選用百分位來進行設計,以此確定家具各個部分的尺寸,任何一個部件的設計都離不開人體尺度的參考,例如通過膝高就可確定椅高,人體尺寸確定了家具各個部分的尺寸,當然還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進行設計。人體靜態、動態尺寸為家具設計提供了尺度參考,人體的肌肉和骨骼結構為家具設計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據,設計合理的家具能夠降低體能的損耗和減輕疲勞,提高工作效率。眼睛的結構、特性及對色彩的敏感度等為家具色彩設計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好的色彩設計可以緩解眼疲勞、調節心情、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設計家具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個人情況和環境,讓家具和消費者、環境完美地結合,達到資源優化利用的效果。
(二)人機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對人-機-環境三者之間的分析,為家具設計提供了最基本的設計準則和設計方法人體工程學中研究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的關係為家具的功能性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家具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用品,存在的首要條件就是具有功能性,家具的功能性決定了它的形態、造型和用材等等。純藝術的形態和造型具有一定的美感,而家具形態和造型不僅是形態造型的創新、達到形式美,更主要的是用它來充實功能性,實現造型和功能的統一,成為實用美的經典。
這一點在古人設計家具時就得到了證實,人機工程學提出的有機結合三者之間的關係,提供了解決辦法,比如:轉角處的小空間在市面上是無法買到合適的家具安置的,如果空著的話,不僅浪費空間還會帶來影響美觀的問題,因此可以根據空間的大小、家具尺寸和消費者的需求來定製家具,如做成柜子、榻榻米或其它家具,將「消費者」、「家具」及「空間」充分協調配置,獲得最高效率,利用牆面空間、樓梯轉角空間來製作儲物架、書架,既顯得獨特,又擴大了儲物的空間,讓小戶型顯出最大的實用度。同時,人體工程學還為家具設計提供了方法,比如:機房桌椅設計就要依據人機工程學中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之間的關係來設計,對電腦座椅進行功能性分析,避免靜態疲勞產生的損害,以此來解決「電腦桌椅」與學生之間各種相關功能的最優化,創造出與學生的生理、心理相協調的家具,這就是設計中需要決的新課題,或者說是設計的一種新方法。
二、人機工程學中提出的人性化設計思想的應用
(一)人機工程學提出的人性化設計的思想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人機工程學研究目的是為產品、系統和環境的設計提供與人相關的科學數據,追求實現人類和技術完美和諧融合的目標,達到家具安全、健康和舒適的目的,並使人在工作、生活中提高效率,這就是人機工程學中提出的人性化設計思想,即在設計家具時要以人為本,不要僅僅只是設計家具。一件優良的家具必然是人、空間、技術、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平衡之後的產物,但其中起主導作用的必然是人,一切家具如果離開了人的因素,這件家具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家具不僅僅提供給人們完成「起、居、飲食」等日常使用的功能,它還是文化的傳播者和引領時尚、健康生活的先導。為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市場需要風格各異、配套齊全、層次分明的家具。在家具產品豐富的今天,那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家具往往更受消費者的青睞,能以此來體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張揚個性,這就凸顯了人機工程學中提出「人性化」設計的重要性所在,也是家具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在家具設計應用中情感化設計是人性化設計的升華在家具的基本功能得到滿足以後,消費者開始追求新奇的、具有象徵性的、充滿文化性和娛樂性的家具產品,以此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此時,人機工程學中提出的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得到進一步提升,設計的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了家具的感性因素方面。人們的消費文化有了新的傾向,由「溫飽型」向「文化型」轉變,家具的功能已不再是全部,人們更加關注家具所負載的文化內涵,在設計中更加考慮「精神」和「文化內涵」等情感因素。
家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產品,是人與生活進行情感交流的載體,如何為家具注入情感性因素顯得尤為重要。優秀的設計師都轉向對家具的情感化設計,從消費者、家具與情感的關係引出了情感化設計,從積極性、大眾性、深刻性、未來指向性和象徵性等五個方面來體現情感化設計的特點,設計中要考慮消費者的因素、文化因素、美學法則、藝術因素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從而找到設計的出發點。家具情感化設計應具備功能情感、消費情感、重符號語意、人—家具—環境相結合的特點,使家具使用的情感從舒適提升到愉悅,這也是現代優秀設計師將家具演繹得多姿多彩、能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法寶。
現代高科技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感覺到孤獨、疏遠和感情的失衡,再加上住房空間的有限性,使得人們回到家就各自進入了自己的手機或電腦空間,忽略了與家人的溝通,忽略了閱讀的重要性,使得家庭式的閱讀成為了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情感化家具設計中,設計師充分利用居住空間為家庭量身定做了一個閱讀空間,將沙發背景牆、樓梯轉角空間或隔斷做成書架的形式,再配以同種風格的沙發和桌子,通過家具的圍合形成一個半開放式的閱讀空間,使家具成為情感的承載者,促進家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從而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在休息的日子裡,可以和家人一起閱讀,靜靜地在書海中遨遊,愜意放鬆、享受生活,同時也慢慢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這種由家具空間的組合變化產生的本能情感化慢慢轉換為行為的情感化,可以使人們慢慢地感受到由家具圍合所創造的情感閱讀空間帶來的心理愉悅和超脫。
將環境氛圍營造得讓我們感到親切、舒適、超脫,是家具設計在造型和功能上不斷追求的目標,這也是中國明清時期的家具讓我們流連忘返、偏愛的原因,這正如《考工記圖說》中所說的:「這不是懷舊,而是人類對『原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記憶。在那裡,我們仿佛躍入那個以身體接觸全部物質創造的年代,在融會天地的古代勞動中體會生命存在的快樂。」[3]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消費者群體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設計師要想抓住消費者的需求,除了考慮人機工程學三者之間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升華人機工程學所提出的人性化設計。優秀的設計師將情感注入家具設計中,開闢出家具設計的新道路,這正是對人機工程學應用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