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速度最快無人飛船已來到70億千米外,今年末造訪第二個小天體
2023-03-31 16:28:53
有趣的發現新聞在一片沒有頭沒有尾的恆星海洋中,一艘無人駕駛的宇宙飛船正飛出太陽系,準備超越銀河系。根據它的視野,太陽一年比一年暗,太陽在後退,而前面是冷的,這無情地把天空的大部分讓給了遙遠的星星。無人飛船是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星海是眾多小天體漂浮的柯伊伯帶。它是21世紀人類發射的唯一無人駕駛宇宙飛船。它旨在探索冥王星、柯伊伯帶小天體和星際空間空之間的空間。
新視野是離開太陽系的五件文物中的最後一件。它也是歷史上最快的人造物品,以16.26公裡/秒的相對速度從地球升起,遠遠超過20世紀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初始速度。然而,它還沒有達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公裡/秒,這是擺脫太陽引力束縛的最低速度。我們做什麼呢在上個世紀,美國專家提出了「一石二鳥」的策略,允許宇宙飛船接近木星,探索木星,並藉助重力彈弓效應提高其速度。
因此,「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都相繼接近木星,它們的速度增加了3~4千米/秒,並且有能力擺脫太陽的引力。新視野目前的加速方法也是如此。在2006年1月19日離開地球後,「新視野」以非常快的速度向火星進發。十三個月後,「新視野」號接近了數十億公裡外的木星。2007年2月28日,「新視野」號以230萬公裡的距離飛越木星,不僅獲得了許多木星的高清照片,還將它的飛行速度提高了4公裡/秒,將它的冥王星之旅縮短了整整三年,並首次在柯伊伯帶提前飛行
今天,新視野已經從八大行星和矮行星冥王星轉移到柯伊伯小行星帶。根據美國宇航局今年4月26日的數據,新視野號已經到達70.725億公裡之外,目前正以每秒13.4公裡的速度向外飛行。根據美國宇航局今年宣布的計劃,「新視野」將在今年年底前參觀第二個柯伊伯帶小天體。這次飛越之後,將留下11公斤軌道燃料,為第三個柯伊伯帶小天體(KBQ)的訪問做準備。
從2019年4月22日至23日,「新視野」鎖定了離太陽系最近的兩顆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和沃爾夫359,以獲得另一張透視照片。美國的業餘科學家結合地球望遠鏡獲得了這張照片,並獲得了創紀錄的視差測量結果。這是由於「新視野」號攜帶了一個遠程偵察成像儀(LORRI),一個長焦距成像儀。據報導,新視野號攜帶了7種科學儀器、3種光學儀器、2種等離子體儀器、1種塵埃傳感器和1種無線電科學接收器/輻射計。
根據航海家1號和航海家2號的探測數據,如果用太陽泡泡範圍作為識別太陽系邊界的標準,那麼太陽系邊界約為150億公裡,太陽泡泡外的宇宙射線急劇增加,而太陽泡泡粒子急劇減少。以「新視野」的速度,至少還需要20年才能到達太陽系的邊界。20年的時間對我們來說太長了,但對宇宙來說,這只是一個手指的輕彈,因為每顆行星的生命都是以數十億年來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