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行房能叫嗎?皇帝都要幹些什麼,看看溥儀怎麼說的
2023-04-06 08:23:14 3
《新唐書》記載,帝王洞房後要先祭拜神靈,向皇天后土,歷代祖先敬告,一起表達敬意。這種既定的祭拜活動會,一向繼續到婚後幾天。每祭拜一次,帝王配偶倆都會同桌吃飯,以便加深愛情。
祭拜活動完成後,還得舉辦「合巹禮」。所謂「合巹」,原意是把剖開的瓠合為一體,古時多用之盛酒。在行「合巹禮」時,帝王配偶會把各自瓠內的酒摻和到一起共飲。從這層意義上講,帝王配偶的「合巹禮」,實際上便是民間的「交杯酒」。
清朝時期帝王的洞房典禮又有少許不同。因為清帝王是滿族,還會舉辦一些共同的禮節。如由薩滿教巫師掌管的跨火盆、祭神靈等民族典禮。當然,內務府還會給帝王配偶獻上裝有「後代餑餑」的水餃,象徵後代連綿,萬世興盛。
「合巹禮」完畢後,司儀會高聲奏道:「禮畢,興,帝、後俱興。」皇帝由貼身宦官伺候著入洞房,「釋冕服,御常服」。皇后則由「尚宮引其入幄,脫服」,等候皇帝的到來。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對洞房的過程有著翔實的描繪:「按著傳統,皇帝和皇后新婚榜首夜,要在坤寧宮裡的一間不到十米見方的喜房裡度過。這間房子沒有什麼擺設,炕就佔去了四分之一,除了地皮,全部塗成了赤色。進入這間一片暗赤色的屋子裡,我覺得很憋氣。新娘子坐在炕上,低著頭,我在旁邊看了一瞬間,感到很不自在, 坐也不是, 站也不是。我覺得仍是養心殿好,便打開門回來了。」
直到現在,故宮裡仍然保留著當初清帝王大婚時洞房的擺設,巨大的雙「喜」字大宮燈和大赤色「喜」字的木影壁,述說著帝王洞房的氣度和豪華。
由此可見,帝王的洞房遠沒有老百姓的喜慶和和順,顯得嚴肅而板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