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洋相的由來,什麼意思呢,看看有什麼趣事
2023-04-01 18:17:23 1
據說清朝光緒年間,清帝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掀起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海外狂潮。俗話說:「你先得月,太陽底下的花草樹木容易生春。」清朝的朝廷官員利用職權找託言出國,藉此抬高自己的位置,彰顯自己的榮耀。因此,時機成熟時,出國的風就像一個平浪,從地面升起,有發出很大噪音的趨勢。
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是其間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誰知道,幾天後,戈登一家收到了李鴻章的感謝,回到了柬埔寨。內容是:我很感激我的好意,可是我老了,不能多吃了,很享用可貴的滋味。我很快樂被這些稀世珍寶所感動,並有幸吃到。
另一個出醜的代表人物是其時清朝駐英使館的崔公。這個人一向貪財,他的家人因為偷酒館的毛巾而臭名遠揚。更有甚者,為了賺取額外收入,崔公乃至讓妻子給英國大使館一切外交人員洗衣服等東西。洗完衣服後,她在使館內外暴曬,並將腳布公開掛在使館正門前。
從上面提到的史實中,咱們可以看到晚清政府和官員是多麼的糜爛,抱殘守缺,專橫囂張,閉門造車,談笑自若。難怪其時的外國人真的看不起中國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出洋相」一詞的含義也擴大了。現在人們把無知或忽略形成的笑話稱為「
」。
這就是「
」這句話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