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是怎麼作弊的?唐伯虎也曾作弊?
2023-04-01 01:25:29 2
古代科舉是怎麼作弊的?唐伯虎也曾作弊?高考是每個人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他幾乎決定了我們後半生的發展路線。那古代的「高考」又是什麼樣的呢?現代的考試有作弊,那古代又是怎麼在考試中作弊的呢?
古代的高考也就是科舉,科舉制是從隋朝開始實行的,直到1905年最後一屆的科舉考試結束,這項制度已經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了。在當時的全國環境下,這個是寒門子弟唯一的出人頭的機會,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只要能在科舉中嶄露頭角,以後的前途也就充滿了希望。
說到科舉考試,就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作弊。幾乎什麼考試都有作弊,當然古人也不列外。當時作弊的方法和現代也是大同小異,只是可能古人沒有現代人這麼多方便快捷的工具罷了。當時富家子弟的作弊方法就多應該就是收買考官了,收買考官就可以提前知道試卷,再把答案背熟,剩下的就是走個過場了,還有就是找人替考了,畢竟在古代是沒有攝像頭照片指紋認證之類的東西,關於身份的驗證只能靠大概的文字描述,只要找個長相差別不大的學霸,就可以輕鬆矇混過關。不過這種抓到也是要殺頭的,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錢,肯定也有鋌而走險的學霸,這兩種方法都是富家子弟用的,窮書生可沒有這個錢,那這些寒門子弟他們作弊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夾帶。夾帶也就是打小抄了,把事先準備好的知識重點抄好,然後藏在身上帶到考場上用。
在明朝,有一位大才子就因為作弊被終身禁考。他就是唐伯虎。說唐伯虎在考試之前去拜訪了一位文人,兩人也就是探討文學,可沒想到那位文人後面成了唐伯虎的主考官,兩個人在考試之前見過面的事被別人舉報,百口莫辯,唐伯虎無奈被關進大牢五年,也被終身禁考,可見當時朝廷對作弊這種事的重視。
考試這種事還是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就算作弊考上了,日後還是會露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