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讓智慧財產權「活」起來
2023-03-31 23:08:35 1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基礎上,制定實施內蒙古自治區智慧財產權戰略,加大激勵發明創造資助力度,有力促進了全區智慧財產權事業的快速發展,推動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均實現快速增長,智慧財產權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日,在2018年內蒙古智慧財產權戰略巡講暨國際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內蒙古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主任韓勇圍繞「內蒙古智慧財產權現狀與資源」作了報告,令前來參會的近150家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300餘名科技工作者加深了對內蒙古智慧財產權現狀的了解。
「內蒙古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自2004年成立以來,積極以『智慧財產權+大數據+網際網路+孵化器+技術轉移』的手段,為創新主體提供政策諮詢、創新創意輔導、專利申請、商標註冊、版權登記、智慧財產權保護、智慧財產權培訓、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科技與智慧財產權金融、技術轉移轉化與運營、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信息資源共享等一站式綜合服務。」韓勇向本報記者介紹,在內蒙古自治區知識產權局的支持指導下,中心先後建成了「內蒙古技術轉移及智慧財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全球專利大數據公共信息平臺」「內蒙古科技成果交易平臺」等20餘個公共服務平臺,滿足了不同層次的科技與智慧財產權信息需求。「未來,我們將繼續為完善全區科技與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體系而努力,為建成創新型內蒙古、打造祖國北疆亮麗的風景線做出貢獻。」韓勇表示。
建設平臺 做好智慧財產權服務
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低始終是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難題,內蒙古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為破除這一「中梗阻」做了一系列探索。韓勇給記者推薦了一款名為「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交易平臺」的微信小程序,他介紹,該交易平臺正是由內蒙古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負責建設運營,以「網際網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核心,以需求為導向,連接服務機構、投融資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集聚成果、資金、人才、服務、政策等各類創新要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技術轉移轉化全流程服務平臺。同時,該交易平臺加強與中國航天科工、科技、核工業、兵器等機構合作,發布軍用技術轉民用推廣目錄、「民參軍」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國防科技工業智慧財產權轉化目錄,推動國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領域轉化應用,加快軍民融合發展。
除了微信小程序,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交易平臺還以網站、手機APP等形式提供服務。成立一年來,已幫助近600項科技成果完成交易,成交額達9.9億元。「以前,線下科技展覽會交易時間短,而線上平臺解決了這個弊端,實現了線上『永不落幕』的交易模式,讓交易更靈活便利。」韓勇表示,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交易平臺的服務範圍已經延伸到俄羅斯及蒙古國,讓科技成果在全國乃至世界快速轉化,推動智慧財產權由「權利」變為「價值」。
日前,「內蒙古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內蒙古師範大學工作站」掛牌成立,在高校內成立智慧財產權工作站,這在內蒙古自治區內尚屬首例。「希望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智慧財產權講座,來指導我們如何提交專利申請、註冊商標和版權登記等。」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學生小張說,由於自己對智慧財產權保護並不了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創意被剽竊。對此,韓勇表示:「接下來,我們將在內蒙古師範大學陸續開展『一站式』智慧財產權服務工作,激勵青年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力,助力大學生成就夢想。」
自2016年1月起,每月內蒙古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都會對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專利信息進行統計,內容包括全區專利申請和授權情況、各盟市專利申請情況、專利申請人類型、各盟市專利申請方式等方面,並將信息裝訂成冊免費向社會公眾發放。「紮實做好智慧財產權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是我們的職責。」韓勇表示。
立足實際 宣傳智慧財產權文化
2016年,自治區科技廳(知識產權局)與教育廳、科協制定了全區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示範工作機制和方案,建立「全區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共同推進自治區智慧財產權教育事業。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薦自治區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的通知》,在全區範圍內開展試點學校的推薦評審工作。
經評審,共確定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等10所學校為自治區首批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填補了自治區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的空白。通過2年的努力,自治區智慧財產權教育事業實現了零的突破,真正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影響更多的中小學自發開展智慧財產權教育工作,形成了「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局面。
今年3月,自治區科技廳(知識產權局)與教育廳、科協聯合印發《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示範工作方案(試行)》,明確了自治區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目標和扶持措施。方案對於試點學校給予包括專項經費、專利、師資、教育資源等一系列扶持措施。
同時,自治區科技廳等部門為青少年創新積極搭建平臺,共同助力實現他們的科學夢。今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十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期間設立了智慧財產權工作站,並將智慧財產權作為主要內容之一;5月,自治區科技廳(知識產權局)組織區內10所智慧財產權試點學校參加了「第三屆內蒙古科普講解大賽暨第四屆全國科普講解大賽選拔賽」,智慧財產權試點學校作為代表隊參賽……通過一系列活動,為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普及智慧財產權知識、提高智慧財產權意識提供了良好平臺,推動了全區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事業的發展。
此外,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還成立了全區「專利代辦處工作站」和「智慧財產權教育基地」。工作站將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師生提供專利申請業務培訓、諮詢,費減備案資格審查,專利費用查詢等相關服務,還將在法律和規定允許的範圍內向學生開放專利申請「綠色通道」。這是自治區對青少年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視與認可,進一步提升青少年智慧財產權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全區專利質量。
據統計,自2016年自治區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工作開展以來,全區共有10所自治區級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其中4所學校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別被評為「全國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據自治區科技廳智慧財產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治區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計劃到2020年在全區建成30所智慧財產權教育工作體系較為完善,智慧財產權教育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的「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建成15所智慧財產權教育工作成效顯著、具有示範作用的「智慧財產權教育示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