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洪水被找到了,終於明白為什麼治水的大禹能建立國家了
2023-04-02 01:22:37 1
在所有文化中,都有大洪水的記載,如我國的大禹治水、聖經中的諾亞方舟等。儘管後世逐漸神化了這些故事,我們也可以從模糊的話語中知道,人類文明的開始伴隨著一場大洪水。現在我們熟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然而,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洪水是如何發生的。今天,讓我們詳細了解一下大禹治水的經過,以及大禹為什麼要靠治水的功勳來建設國家。1982年,科學家在青海省東部的民和縣發現了一處遺址。根據這個地名,科學家把它們命名為拉嘉遺址
9年,中國考古學家開始對該遺址進行研究和發掘。碳年代測定表明,該遺址屬於約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
與其他文物的不同之處在於,遺址的化石結構非常完整,就像在龐貝出土的化石一樣,人類可以從石頭上直接看到自己垂死的動作,所以遺址也被稱為「東方龐貝」科學家在喇家遺址出土了25塊骨頭,其中14塊在同一個房間裡。從化石中可以看出,在死亡來臨之前,其中一個成年人緊緊地將孩子抱在懷裡。
在考古學中,如果一個地區發掘出許多骨骼,而且有不同年齡的男人和女人,那麼這個地方的人很可能會死於突發的災難。
拉嘉網站也不例外。科學家在這些骨頭和它們周圍的容器上發現了大量的紅色粘土。粘土是鹼性的,富含鈣,是河流攜帶的土壤。
更巧合的是,拉家遺址位於黃河邊上,所以有人推測是不是當地的降水造成了黃河的洪水,我們必須知道,在人類歷史上,黃河洪水造成的災害時有發生。
但是考古學家不這麼認為,因為拉賈遺址比當時的黃河高出21米,即使是暴雨,它也能給他們足夠的時間逃跑,而不是在瞬間死去。
後來,考古學家在離拉嘉遺址不遠的巖壁上發現了一些裂縫,這些裂縫中也填滿了紅粘土。基於這一發現,考古學家推測當時該地區發生了大規模地震,現場的人們直接死於地震。
但是他們為什麼包裹來自河流的紅粘土?
這是因為每次地震發生時,山體的崩塌都會阻止河流形成堰塞湖。如果堰塞湖沒有及時清理,當堰塞湖中的水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堰塞湖就會衝破堰塞湖,衝向下遊。
堰塞湖引發的洪水比降水引發的洪水危害更大。
的科學家推測當時華夏地區發生了大地震,導致黃河上遊堰塞湖的形成。隨著黃河的斷流,堰塞湖的水位繼續上升。
(堰塞湖位置)堰塞湖
阻斷黃河水流6-9個月。堰塞湖的水位遠遠超過了黃河的水位。下面的虛線可能是當時堰塞湖的水位。
最後,決堤的湖水以每秒30萬至50萬立方米的流速衝向下遊。這個數字有多可怕?20世紀以來,人類經歷的最大洪水發生在1975年的河南,被稱為河南特大洪水。這場災難直接導致26,000人死亡。然而,科學家分析認為,大禹治水可能達到河南省特大洪水的10倍以上。
地震,加上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引發了一場醞釀已久的特大洪水災害,直接淹沒了高海拔的拉家遺址,使得這些在地震中死去的窮人在死後又經歷了一場大洪水。
2007,經過對當地地質的研究,吳慶龍確認這是古代一次大洪水的沉積物吳慶龍說,這種規模的洪水是非常罕見的。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大的洪水。我們推斷這應該是大禹控制的洪水。
洪水的影響
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公元前1920年的大洪水支持了中國傳說中的大洪水和夏王朝的存在》的文章文章
不僅證實了大禹治水的存在,而且也證實了夏代的存在,認為夏代是因洪水而建立的。
雖然我們常說我們的文明在中國有5000年或更早,但夏朝的存在一直有爭議,因為沒有考古證據支持它的存在。
但是《科學》雜誌發表的這篇文章說,由於嚴重的水災,黃河中下遊人民的生活空間不斷縮小,許多宗族不得不團結起來,集中力量進行統計和分配,尊重一個人來指導治水,因此,鯀和於當選。
大禹治水成功後,贏得了各大部落的信任和歡迎。他沒有放棄這些部落在非常時期授予他的權力,而是集中力量建立了夏朝。然而,後來一些科學家對大禹治水的成功表示懷疑,因為洪水太大,僅靠疏浚無法緩解大多數現代科學家認為,大禹治水的成功可能是由於他接手治水工作後,氣候逐漸變暖,洪水逐漸消失。
關於大禹治水,也許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真相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期待更多的考古證據讓我們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相,因為大禹治水在某種程度上是大自然賜予中國人民的桂冠,使我們從現在起成為一個整體,並延續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