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元宵節的故事:元宵節的起源

2025-04-08 01:11:24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而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Festival而為人所知。各式各樣的燈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這一節日的發展史中,燈到隋朝(五八一─~六一九)才出現,算是晚出的節目內容之一,而要到唐以後燈才成為元宵的主要標幟。一般認為元宵以漢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開其端。不過祭拜太一不一定在正月而且並非年年舉行。所以元宵的起源恐怕不能說在漢武帝之時。其他以元宵源自道教的上元節或佛教的燃燈法會的說法也都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支持。如下文「習俗」一節所述,元宵大約是從三世紀開始,慢慢形成的一種節慶,在南北朝發展成一固定的節日,但成為後世元宵主要節日的花燈和百戲要到隋煬帝才開其端,煬帝也是一個把元宵慶典官式化的皇帝。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始於漢朝。隋唐時發展成盛大的燈市。到宋元時期,京都燈市常常綿延數十裡。燈會的時間,漢朝只限於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長到三夜,到明朝規定從正月初八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七。唐朝燈會中出現了雜耍技藝,宋代開始有燈謎。明朝有增加了戲曲表演。燈市所用的彩燈,也演繹出「橘燈」、「絹燈」、「五彩羊皮燈」、「無骨麥秸燈」、「走馬燈」、「孔明燈」等等。始於南宋的燈謎,生動活潑,饒有風趣。經過歷代發展創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謎格有粉底格、鞦韆格、捲簾格、白頭格、徐妃格、求鳳格等一百餘種,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橫生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始於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元宵分實心和帶餡兩種。有香辣甜酸鹹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製。桂花酒釀元宵、以肉餡、豆沙、芝麻、桂花、果仁製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蔥、芥、蒜、韭、姜製成的象徵勤勞、長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唐宋明清,元宵燈了成了年節中重要的民眾娛樂活動。墨客騷人,常常吟詩作畫,作為增添雅興。今天,元宵放燈、觀燈,仍是中國廣大地區人民喜聞樂見的民俗娛樂活動。特別是近幾年,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人們喜歡元宵燈節,可它究竟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呢?

  一種意見認為元宵燈節形成了唐代。《七修類稿》云:「元宵放燈,起唐開元之間,……從十四至十六夜,後增至五夜。」林達祖的看法與《七修類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時代元宵看燈的盛況》一文中根據《舊唐書》有關睿宗的記載:「景龍四年,上元夜帝與皇后微行看燈,因幸中書令蕭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燈。」認為「元宵燈節在明皇的父親睿宗朝代已盛行了」。

  另一種意見認為元宵燈節是漢代傳下來的。唐代徐堅《初學記》云:「《史記·樂書》曰漢家祀太一,以昏時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遊觀燈是其遺事。」《初學記》是受命於唐玄宗,為太子們學習文化而編纂的書籍。書中「令人正月望日夜遊觀燈」顯然是指玄宗時代。《燈節小史》作者觀今從《御覽》引《史記·樂書》的說法,又據《曲洧舊聞》所載「唐沿漢武帝祠太乙自昏至明故事」,認為元宵燈節「看來是成於漢初的一種特殊事體,並不認為是一種娛樂」。羅啟榮、歐仁煊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國年節》中認為:「漢文帝是周勃勘平『諸呂之亂』以後上臺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這天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夜』在古語中又叫『宵』,於是,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這一天定為元宵節。不過,當時還沒有放燈習俗。到了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從印度求得了佛法,漢明帝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節點燈,以表示對佛教的尊敬。這是元宵節放燈的起源。」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元宵節源於釋道的宗教活動。《涅盤經》曰:「如來維訖,收舍利罌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樂,繞城步步燃燈十二裡。」又《西域記》曰:摩喝陁國,正月十五日,僧徒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而《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沿道教的陳規。道教把正月十五燈節稱為「上元節」。最近出現一種新說法據1985年第1期《民間文學論壇》所載的《燈節的起源與發展》一文認為,元宵燈節「最早起源於對火的崇拜」,「原始人發明了火之後」,「認為神秘的火能驅趕走一切妖魔鬼怪」。相沿成習,最先形成儀式活動的,便是「儺」,「儺」是一種持火驅鬼的習俗活動,其「原始形態,可追溯至久遠的上古時代」。

  關於燈節的起源,民間傳說更是紛紜不一。有的傳說,隋煬帝色迷心竅,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過,借託除非正月十五出現繁星滿地的奇蹟,才可成婚。隋煬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戶燃燈火,違令者斬。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樓見滿地都是燈火,誤以為真是繁星落地,縱身投河自戕。為了紀念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間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燈火。有的傳說,燈節源於漢武帝。當時宮女元宵正月過後想念家中父母,宮深禁嚴,怎麼外出相會呢?足智多謀的東方朔得知後很同情,便設計成全她們,他先散布謠言,說火神君將派員火燒長安城,城裡宮內一片恐慌。後又向武帝獻計,十五晚上宮廷內人員一律外出避災,滿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門,都掛上紅燈,好像滿城大火,以騙過天上觀望監視的火神。武帝允諾,宮女們元宵遂趁機與家人相會。從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燈。還有的傳說,元宵燈會源於民間的「放哨火」等農事習慣。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將來臨,各地農民忙於備耕等工作。一些地區的農民就在這天晚上到地裡把枯枝雜草攏在一起,放火燒掉,以除蟲害。

同类文章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我黨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為人民服務。小編收集了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黨史頌黨恩跟黨  許我們都是同時代的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安定富裕的社會裡,我們不懂得什麼是戰爭,什麼是苦難.從小黨在我心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每當英雄人物的出現我們總是很興奮,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時稱紫禁城。小編收集了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宮  今天,我們去了故宮。  我們進去的時候,我聽見一旁的導遊說,北京的故宮舊時稱為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建的,一直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就是1420年才建成,一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住過,果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說起美麗的故宮,每個人都很熟悉。小編收集了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難忘的故宮之旅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去遊北京故宮博物院。爸爸安排的參觀路線是先由天-安-門進,然後從北門出。  故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古代建築物,共有九千九百九十間半房間。真是太厲害啦!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在迷途中為我指引方向。閱讀伴隨我成長,帶領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小編收集了閱讀讓我成長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讓我成長  閱讀使我認識了世界;閱讀是我開闊視野;閱讀使我的生活五彩繽紛;閱讀使我成長。  一顆流星劃破了夜空,桌邊的燈光依舊亮著,我沉浸在書的海洋裡,與主人公共歡笑,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手,有學習對手,有書寫對手。小編收集了我的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競爭對手  開學這麼多天了,班上的學生我也逐漸了解了一部分,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就是賈天宇。  賈天宇寫的字很好,當然我的字也不錯,我們決定比一比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小編收集了感謝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謝競爭對手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學習中的競爭對手,希望和目標的爭奪者,有時甚至還給我們的人生道路帶來諸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小編收集了魯迅中國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魯迅中國魂  對於魯迅,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在祖國危難情況危急之時,勇敢的挺身而出,通過他卓越的寫作去抨擊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者,為了國家安危存亡,他不顧生命安全在戰鬥的邊緣,用筆桿子打造中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魯迅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小編收集了我讀魯迅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讀魯迅  先生,你用你黑色的雙眸窺破黑暗,用堅強的筆桿撐起民族的脊梁,用深刻的筆調撕破虛糜的現實和歷史,洞開未來。你是民族魂。  讀《狂人日記》,瘋人囈語道出吃人真相。用病態的人反映病態的現實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勞動真快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真快樂  今天,吃完早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買了很多菜。如:圓椒、白菜、肉、豆腐、雞蛋等等。  回到家裡,我開始幫媽媽洗菜,我鏗鏘有力地對媽媽說:「我要把菜洗得乾乾淨淨。」我在洗菜的過程中很快樂,因為我幫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是辛苦的,勞動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品嘗到的勞動的滋味。小編收集了勞動的滋味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的滋味  今天,我在家沒事幹我左看看,右看看,看見了吃飯的桌子很髒,所以為我打算幫媽媽擦桌子。  一開始,我提來半桶水找來一塊抹布,我把紅色的抹布浸溼,浸溼的抹布變得鮮豔無比,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