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comm王宇飛:全面推動中低端4G市場
2025-04-20 18:33:24
泡泡網手機頻道9月29日 上周四,美國Qualcomm公司在北京召開媒體溝通會。在此次溝通會上,Qualcomm向外界展示了全新一代驍龍系列64位處理晶片,基於A53架構八核心的驍龍615,以及基於A53架構的四核處理器驍龍410。除此之外,大會中也再次提到了面向低端領域的驍龍210。在溝通會之後,我們也有幸採訪到了Qualcomm公司產品市場總監王宇飛博士,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聽一聽宇飛博士是如何理解此次Qualcomm公司在這一方面的戰略布局。
Qualcomm產品市場總監 王宇飛先生
Qualcomm驍龍處理器現已全面面向64位,如何理解整個Android陣營從32到64位轉變的過程或者進程?
從我們的觀察來看,從驍龍64位處理器推出以後,我們的主要客戶都表示非常強烈願望向Android L Release演進。這一點正如我在演講中所提到的,在移動領域大家對64位的熱情,或者向64位演進的動力,要比我們過去在PC領域強烈的多。這背後的原因是整個生態系統要求,或是移動生態系統多樣化帶來的一個動力。
從Qualcomm的角度來講,驍龍處理器一直是Android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我們也非常重視和Android一起向L Release演進,這方面大家可以看到,驍龍處理器會積極配合Android L Release向前演進。Qualcomm也會一如既往的,在Android L Release的演進過程中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
另外,64位並非簡單的硬體推動軟體或軟體推動硬體的過程。更多的是業界共識。特別是從下一步技術演進,或整個生態系統的統一性來講,64位都是一個必然的方向。目前,硬體技術成熟更早一些,而且有了硬體支持,Android更有升級64位的動力。
Qualcomm主推驍龍400、600系列64位處理器,加強對中低端市場的投入
從Qualcomm的產品路線圖上看,Qualcomm先從驍龍400系列實現對64位的支持,然後是驍龍600系列,然後是800系列,這和技術的成熟度有關係。從64位處理器來講,目前成熟的AP都是A53,適合於中檔和中高端的要求。對於旗艦機的性能要求,我們也在驍龍810和驍龍808處理器上引入了A57。從時間順序上來看,驍龍400系列和驍龍600系列先實現64位,驍龍800系列稍晚一點。這並非是指Qualcomm在整個市場側重點上有變化,而是從技術的成熟度有一個時間,我們希望在儘可能多的層級上全面向64位技術演進。
另外,我們也一直非常關注和重視中低端市場,從我們發布第一版3G晶片時候,當時的7000系列就是面向中低端市場。作為領先的晶片提供商,Qualcomm能夠提供從入門級到旗艦級全線產品的晶片。
第二點,Qualcomm希望引領從3G向4G LTE的演進。為了更好的實現演進,我們加速將LTE引入中低端,甚至是入門級平臺。從驍龍400處理器開始,Qualcomm率先把LTE技術引入千元機的層級。今天,我們有成本更低,性能更優的驍龍410處理器。
另一方面來看,Qualcomm從驍龍處理器理念上來講,還是強調性能的平衡,包括利用我們在高端處理器上已有的技術積累,向低端演進這樣一個技術能力。可以說,我們今天在高端產品上關於技術領先性的判斷,很大程度上會讓我們低端產品也受益。例如,今天我們講到了很多關於驍龍615處理器和驍龍410處理器的新特性,實際上過去我們已經在驍龍800處理器上驗證過了。有了這些差異化特性的支持,能夠讓我們客戶更好的去規劃他的產品,而不是做出千篇一律的產品,這也是Qualcomm的價值所在。
王宇飛先生在接受記者專訪
Qualcomm如何看待國內4G市場
從目前移動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要想做到引爆市場特別是在中國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無疑要在中低端市場發力。我們Qualcomm公司對這一點也已經達成了共識,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在中低端領域毫無疑問是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真正能在中低端市場用量變最終引發質變,將較為落後的2G、3G終端進行有效的替代,這應該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Qualcomm公司也一直在不遺餘力的去推動國內4G市場(中低端4G市場)在去年,我們推出了驍龍400處理器,在4G LTE中低端市場首開先河。然後在再驍龍400成功的基礎之上,將產品性能進行穩步提升,也就是推出了驍龍615/410處理器,加入了全新的64位技術,在多媒體娛樂等應用層面上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宇飛博士還再次強調了Qualcomm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中國的市場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在中間層級上,中國市場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所以我們推出的驍龍615處理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中國市場的需求。在整個晶片目標設計上,越來越多體現了中國市場的要求。
怎樣理解Google的Android One對Qualcomm的QRD方案造成的衝擊
首先,QRD本身不是Qualcomm一個營收或者利益的訴求,QRD更多是幫助我們驍龍處理器的客戶去推出產品,或者說是我們給客戶的產品成果當中的一部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大家最終需要解決的是市場的需求問題。不管是Android One還是QRD,最終都會落到一個具體的晶片平臺上,去推出手機。
Qualcomm的QRD方案加速了中小廠商推出終端的速度。從整體上來講,QRD也加快了整個4G LTE的演進過程。在擁有參考設計的產品層級裡面,當客戶利用我們的參考設計,在晶片出貨的前提下,兩個月之內就可以推出成熟的終端產品,在速度方面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至於上面的軟體方案,是QRD的方案還是Android One的方案,我覺得承載這部分需求的晶片平臺才是最關鍵也是最有需要的。這要取決於市場的需求和取捨。如果假設客戶覺得Android One這樣解決方案很好,我願意在驍龍210處理器和驍龍410處理器搭載這樣的方案。對我們來講,我只要能達到快速推向市場的目的,能夠讓我們產品儘快的更新換代。這不能算是一個衝擊,可能更多是一個大家相輔相成去滿足不同市場需要的這麼一個場景。客戶有更多的選擇,實際上會加速整個產品線鋪向市場的過程,這個總體來說是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