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
2025-04-06 06:02:25
在改革開放中加強黨風建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二要堅持領導帶頭原則;三要堅持標本兼治原則。加強黨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發生。加強黨風建設,糾正不正之風,反對腐敗,要貫穿在改革開放的整個過程之中,必須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要保持頭腦的清醒、保證行為的正確,就應當經常性地反省自己。一個政黨要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保證健康發展,就應當善於總結,善於自我淨化、自我提升。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市堅持以整風精神、從嚴要求和務實作風,紮實推進各個環節工作,達到預期目的。目前,教育實踐活動基本結束。
活動期間,我市認真貫徹「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切入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實現了黨員作風大轉變、黨群關係大改善,以實實在在的作風建設成效給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為推進南充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大、持久的動力。
回顧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回眸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點一滴,令人感觸極深、感悟良多。
作風建設首先是思想建設。群眾路線的首要問題是宗旨意識問題。堅定宗旨意識,才能解決好「總開關」的問題
人的行動是由思想意識決定的。同樣,一個政黨走什麼樣的路,是由其宗旨意識決定的。只有堅定宗旨意識,才能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不斷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寶貴經驗總結,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與黨的宗旨是一脈相承的。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首要的任務就是強化宗旨意識;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性和持久性,就在於黨員幹部宗旨意識的硬度和韌度。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市把學習教育擺在突出位置,採取領導帶頭學、班子集體學、專家輔導學、帶著問題學、對照先進學等各種形式,認真學習黨的群眾路線各種重要文獻,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原原本本地學、扎紮實實地學,使廣大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進一步強化。通過學習教育,進一步深刻理解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決定作用,進一步堅定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思想認識。通過學習教育,堅持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群眾動真情、辦實事、解難題,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意識都不是先天存在的。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教育實踐活動充分證明,只有長期堅持學習教育,黨的宗旨意識才能在廣大黨員幹部頭腦中深深紮根,黨和人民的事業才能越來越興旺。
邊學邊查,立行立改。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落實到人、落實到事;堅持動真碰硬、觸及靈魂,教育實踐活動方能收到實效
此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核心問題是作風建設。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抓作風建設遠不止一次;在我市,作風整頓、作風建設遠非一次。以往一些作風整頓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要麼雷聲大,雨點小,要麼開頭熱鬧,後面冷清。近年來,一些黨員幹部黨性原則被「人情世故」所左右。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批評與自我批評成為「稀缺資源」。民主生活會一團和氣,對上級放「禮炮」,對同級放「啞炮」,對自己放「空炮」,你好我好大家好,民主生活會成了「神仙會」、「頌歌會」。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作風建設是否能抓出成效,歸根到底就是看是否認真,是否有勇氣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是否把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把思想與問題相結合、把人與事相結合,是否敢動真碰硬、觸及靈魂。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邊學邊查、立行立改;始終聚焦「四風」突出問題,紮實開展「四項活動」,開門聽意見、真正找問題,逐一列出問題清單、具體表現和整改要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標準要定得高、尺子要把得嚴、功夫要下得深」的要求,紮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深挖思想「病灶」,細查作風「根源」。自我批評堅持「四嚴四不」,即:堅持嚴的態度、緊扣主題不馬虎敷衍;堅持嚴的標準、揭短亮醜不遮掩問題;堅持嚴的措施、深挖根源不避重就輕;堅持嚴的紀律、實事求是不捕風捉影。相互批評堅持直奔主題不「繞」;聯繫職責、經歷和工作實際不「空」;問題對應典型事例不「假」;只說問題、不講成績不「誇」;深挖思想根源不「淺」;既談問題又談措施不「虛」。同時,按照「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要求,緊扣關鍵重點,上下聯動,逐項整改。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分別確定整治重點,編制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整改方案,把問題對號入座、責任具體到人。
教育實踐活動充分證明,只要我們敢於直面現實,不迴避問題,就能找到突破口,掃除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我們正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黨員幹部自我淨化、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一定能增強;只要我們認真,作風建設就一定能收到實效。
黨員幹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檢驗教育實踐活動的標尺,就是看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人民群眾是否受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
群眾路線是「走」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需要踏踏實實地幹、認認真真地做、真心誠意地服務。「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只有將作風建設與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相結合,才能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是一種發展觀,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行動的準則。從大的方針政策,到日常的柴米油鹽,從長遠發展到現實問題,都必須從群眾的願望、需求、利益出發,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由小到大、由近及遠,貼近人民、服務人民,贏得人民的信賴。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市著力整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簡化行政審批,取消或下放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項目百餘項,44個市直部門清理細化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查處教育、醫藥行業不正之風、違法違規徵地拆遷涉案人員百餘人,查糾城鄉低保錯保漏保48000人;著力改善民生,落實民生工程資金百多億元,明確提出「三年全面完成2013年前拆遷房屋建設及回遷工作」的攻堅目標,拆遷還房信訪量同比減少50%;著力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啟動新一輪「三分類三升級」活動,全市553個後進基層黨組織全面轉化升級,深化農村「五化」服務型黨組織和城市基層黨建「四化」建設,規範設置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421個、村(社區)便民服務點5802個。同時,為使服務群眾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充分保障「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在市級新聞媒體開設「廉政視點·曝光臺」、「政務服務零距離」等欄目,建成省、市、縣三級聯網運行的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電子監察平臺,全方位、多維度實施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使服務群眾工作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教育實踐活動充分證明,只要我們真正心裡裝著群眾,真正靜下心來、沉下身子為老百姓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就一定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黨的執政基礎就更加穩固,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有著無窮的力量源泉和無比廣闊的前景。
活動是短時的,制度是長期的;活動是動態的,制度是固化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重要法寶之一,如何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轉化為長期為人民服務的制度化設計,既是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更是一個長遠而重要的課題
群眾路線不是「新發明」,而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的經驗總結,是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法寶。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提高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戰鬥力,保證黨在思想作風、工作方向上的正確性。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作風建設的重要手段、有效途徑。但是,活動本身是動態的、短時的,要使作風建設取得長期的、穩固的實效,還必須使活動的成果轉化為規範、約束黨員幹部行為的制度。這既是本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題中之義,更是我們黨永遠沿著正確的道路健康發展的需要。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市十分注重分層分類,強化建章立制。市委研究下發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重點任務分解表》,各地各部門認真開展作風建設制度清理;各縣(市、區)重點研究制定領導班子運行和黨員幹部行為規範,完善科學民主決策、黨(政)務公開、辦事公開等制度;執法監管部門重點完善公正執法、規範執法、陽光執法的制度;窗口單位、服務行業重點建立便民、高效、優質服務的制度;鄉鎮(街道)和村(社區)重點健全聯繫服務群眾、加強民主管理、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制度。同時,加大制度執行情況督促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反制度規定的人和事,確保了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教育實踐活動充分證明,只有提供充分的制度保證,黨的群眾路線、黨的宗旨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才能真正轉化為廣大黨員幹部的行動、轉化為「為民務實清廉」的現實成果。
教育實踐活動雖基本結束,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總書記說:「這一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本結束了,但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的歷史進程永遠不會結束。」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教育實踐活動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基礎還不穩固,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有可能反彈,新情況、新問題還在不斷出現,制度設計還有待優化,制度執行還有待加強,貫徹群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