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跌倒 實測Apple Watch Series 4 摔倒檢測功能
2025-05-01 11:21:30
蘋果在9月份發布了的Apple Watch Series 4,其相比上代對晶片、傳感器和屏幕進行了全面升級。同時採用了全新的加速感應器跟陀螺儀,增加了「摔倒檢測」功能,Apple Watch Series 4的摔倒檢測功能是利用兩個新感應器提供的動作信息,分析手腕移動軌跡和衝擊加速度,判斷用戶是否跌倒,進而啟動求救功能。
蘋果通過收集2500個人在25萬天的真實環境中出現的各種跌倒的狀況數據,例如滑倒、俯摔、側摔時手臂伸展的速度跟方向,使算法能夠儘可能正確辨識摔倒姿勢。
很多人好奇「摔倒檢測「功能是不是每一次跌倒都會觸發,或者是要跌到什麼樣的程度Series 4才能觸發呢?
最近,臺灣媒體Mobile 01對Apple Watch Series 4的「摔倒檢測」功能進行了實測,通過在不同場景中的花式摔倒姿勢測試其觸發力道及過程。
臺灣媒體Mobile 01邀請了一位健身教練進行了多次試摔。目前這項功能只對 65 歲以上的用戶自動開啟,其他用戶則需要手動開啟才能正常使用。
實驗中的兩次絆倒試摔都成功觸發摔倒檢測,而假摔時則經常不成功。假摔時人總是會慢慢的跌落來保護自己的身體,所以猜測真摔時的手腕活動軌跡和衝擊加速度更真實,也更容易觸發摔倒檢測。
視頻中稱摔倒檢測除了跟衝擊加速度有關外,手錶還需要判斷你還能不能正常活動。大概20秒、30秒手都不動的話,Series 4就會長震,並出現以下這個畫面,詢問是摔倒是否嚴重。
如果並不嚴重,用戶可以選擇點擊「跌倒了但無大礙」來取消這個頁面,如果摔倒情況嚴重,那麼點擊上面SOS緊急服務的紅色鍵,就會自動撥打119。
如果嚴重到暈厥不能動的話,60秒檢測不到運動信息,那麼手錶就會自動打出SOS緊急服務電話,並且傳送一則帶有位置資訊的信息給用戶的緊急聯絡人。
如果參與了一些看起來很像跌倒的活動,比如教練把人反摔過去,也會啟動摔跤檢測。
而YouTube上的另一對父子,他們也選取了四種方式來測試,分別在蹦床、泡沫坑、走繩和平地上進行摔倒測試,希望能確定在哪種姿勢下會觸發 Series 4 的自動報警功能。
首先是在蹦床上的摔倒測試,這對父子大膽地在蹦床上嘗試各種高難度的摔倒姿勢,比如原地躺摔,高空背摔、絆倒、滾摔等等,不過各種大幅度的摔倒姿勢都沒能讓 Series 4 有任何反應,摔倒後在原地假裝掙扎翻滾也都沒觸發警報。
接下來是泡沫坑,他們從蹦床上高高躍起,一頭扎進泡沫堆裡,結果 Series 4 依舊是沒有任何反應。
而在繩子上行走,身體保持不穩時掉落在地上,這算是模擬摔跤比較真實的一種了,但結果仍然是沒有觸發摔倒檢測的求救信號。
在各種模擬摔倒都對 Series 4 無效後,這對父子決定在真的平地上扎紮實實摔一回。父親戴著 Series 4 撲倒在地上,等了十幾秒依舊沒有反應,但在他正準備起身的時候,Series 4 終於發出了警報,並詢問用戶是否撥打報警電話。
他們繼續在平地上測試,趴在地上後抬起手用力拍打地面,十多秒也後觸發了警報。
單從摔倒幅度來看,在泡沫蹦床上的運動幅度要比平地上大的多,但是只有在平地上成功觸發了警報。這並不是說 Series 4 的跌落測試功能不太靈敏,而是說防誤觸功能越來越好。
這個視頻猜測,當一個人摔倒的時候,手錶迅速捕捉到了衝擊力最大那個點,陀螺儀則在隨時監測腕部軌跡,判斷用戶究竟是在做劇烈運動,還是真的摔倒了。但是在兩個測試相比較而言,判斷用戶是否在打網球,或是搏擊,柔術這類劇烈運動,Seriers 4的檢測判斷還是有待提高。
也就是說,當父子在蹦床上摔倒時,被 Series 4 判斷為劇烈運動而非摔倒,但當在揚手拍打地面的時候,卻恰好讓手錶捕捉到了拍地那個衝擊力最大的瞬間,因此觸發了警報。
當從事這些運動時記得到iPhone→Watch App→SOS緊急服務裡把摔倒檢測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