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練習武式太極拳的三個階段 9種身法要領

2025-08-06 09:56:09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常練太極拳可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武式太極拳是在陳式太極拳之後發展起的太極門派,武式太極拳的成立結合了古今文化及武術的精髓。今天太極拳小編要講的就是怎麼練習武式太極拳及習練武式太極拳一些特點和要領,還有就是學習太極推手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下面就來詳細閱讀吧!

  習練武式太極拳的三個階段

  無論是學習任何武術,都要規劃好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武式太極拳的學習大致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拳架

  俗語說:「高樓萬丈平地起」。習練太極拳就像蓋高樓,基固方能樓高。學習拳架,是練習太極拳的第一階段。初學拳架時,恰如初學寫字一樣,一筆一畫要規規矩矩。

  要著重把握動作姿勢的端正、準確,掌握整套架子的動作姿勢、運行路線和方向。在力求每一個動作姿勢端正的基礎上提高熟練程度,身體力求基本中正,將走架的基礎打好。

  習拳者一定要切忌拳架未學成就急於求其精妙,這樣跳著學習方法是不科學的,要明白欲速而不達。

  第二階段,學習身法

  在練熟拳架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身法的練習。

  因為身法是內形的基礎,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一環,所以它是武式太極拳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法則。如果脫離了身法的基礎,獲得太極拳藝便成了一句空話。

  然而,要掌握好身法絕不可能一蹴而就,應先選擇最基礎的一兩條身法進行練習,待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循序漸進地逐步增加,直至全部掌握並將它們聯成一體。

  學習太極拳一定要循序漸進的學習,把每個階段都練紮實了,才能進一步的學習。

  在身體中正的基礎上,身法應從求尾閭正中練起,將含胸、拔背、裹檔、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和虛實分清等法則,一個一個地逐漸掌握。然後再求腰脊斂氣,使氣注於腰間。脊骨之氣能夠注於腰間,一身便有了主宰。

  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聯成一體。能聯成一體,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達於靈活協調,進而再求掌握行氣運勁的本領。

  第三階段:學習內勁

  太極拳藝的精湛,全在於恰到好處地運用人體力學。這種力學的產生,關鍵不在外面而在內,必須由內在的變化而產生奇妙的內勁。平日行功走架,一舉一動必須由內及外,求得內外的相合統一。

  學習運用內勁,必須先學習掌握意氣的變化和運用,實現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用內形來指揮外形,使內外相互結合。

  平日行功走架,須研究揣摩空松圓活之道,氣勢須求飽滿,神氣鼓蕩,並在八面支撐上下功夫。周身須求節節貫串,無有斷續之處,才能達於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意氣先要能分得開,然後才談得到能以意行氣。

  氣須存養涵蓄不便上浮,而腹尤須鬆開,脊骨之氣必須通過脊骨根朝前運動,由丹田往上翻之,氣勢始能騰然。達此境界,就能以意行氣,以氣運勁而遍及周身。一舉一動由意動,始而氣動,既而形動,練成意、氣、拳三者合一。

  由外形至內形,由氣粗至氣精,漸至周身若氣球一般,不論前進後退、左轉右旋,皆無有凹凸。到此地步,內外合一而無內無外,無粗無精,說有即有,說無即無,渾然皆忘;一舉一動自然已到臻圓融妙的境地,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武氏太極拳的特點

  在外形上,拳式的步伐和動作幅度較小,更加緊湊精細,變化靈活,虛實分明,開合有致。

  在內,注重意氣的循環與身體的松沉起落相結合,完全是以內動不令人知的內氣潛轉來支配外形,運動中既能體現出方圓相生之意,又注重身體對拉拔長的內勁運化。

  動作可慢可快,並可加以爆發力相配合,充分體現出柔中有整,整內含剛,剛柔相濟的功法特徵。

  武氏太極拳的九種身法要領

  太極拳是一種外在與內在相結合的運動,首先要保證姿勢的準確性,才能修煉出內在,因此,要做到身法要求。

  武氏太極拳對身法的要求有,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襠,護肫,尾閭正中等九條。

  (1)提頂

  意向上虛領頂勁,自然地提領全身,頭不低,身不前俯不後仰,精神集中。

  頭部為身體之首,在練習中,要保持頭部中正,並且要不偏不倚,不能出現搖擺的現象,保證身體的穩定性。

  (2)吊襠

  兩腿虛實要分清,襠如吊空一樣,臀部有前送之意,小腹有上翻之勢。

  (3)松肩

  兩肩要自然鬆開,不可上縱,不可用力,兩肩要自然下垂。

  (4)沉肘

  兩肘尖要自然下沉,使肩、肘和手腕都能靈活運動。

  松沉是太極拳的基本特點之一,初學太極拳都要求放鬆,但是完全放鬆就失去了練武的意義,因此,我們要嚴謹松沉關係。

  (5)含胸

  兩臂關節鬆開,胸不可前挺,兩肩微前合,胸有內含之意,但不可前俯。

  (6)拔背

  兩肩關節要靈活,脊骨似有上漲、鼓起之意,不可低頭。

  (7)裹襠

  兩膝有內向之意,兩腿分清虛實。

  (8)護肫

  兩手各護半胸,兩脅有微微內收之意,使胸中感覺鬆快。

  (9)尾閭正中

  頭向上虛領頂勁,脊尾骨向前託起丹田,身不前俯後仰,不左偏右倚,百會穴和會陰穴上下自然垂直。

  武式太極拳推手技巧

  一、舍其正中定橫中

  常言說「人少橫力」,特別在推手技擊中,兩人繃手相觸,儘管周身含有彈力,兩足前後分開時,其力均貫注於前後縱向,對方雖有橫向之力,但橫力總是要少於縱力的。

  中心、重心,二點均在於縱,而進招引其離開支撐點,我舍其正面,擊其橫面,因對方力點不能集中合一,對方一旦離開其支撐點,身形自然傾斜,我從橫面擊之,對方即行跌出。

  如向對方進招「雲手」,我右手由對方腋下向上旋臂翻掌搗住對方右肩,左掌按對方胯部,對方整個半側身明顯露出,並成麻花狀,我當即正身發力,對方即行跌出,這是「舍正定橫」的舉例。

  可見,任何招式都不是無敵的,只要先洞悉對方的意圖才是我們取勝的關鍵。

  二、進身欺人,應知人體之「三節」

  從整個人體來講,頭為梢節,腰為中節,足為根節,如對方三節被欺,對方即不能活便,更無法使招,而我則運轉自如,左右逢源,對方處於背勢,因此說,「制梢節」、「欺中節」、「盤根節」三法,是武式太極拳推手之絕技。

  「身、手、足,上下相隨,以塌梢節、捋根節、堵中節,此為控制上肢兩臂之法。制梢節、欺中節、盤根節是控制對方身手足上下三節之法」。

  如進身欺人,欺得越緊,對方整個身形越不能靈活運轉,皆因對方處於背勢,而我處於順勢。

  總結:太極拳是一種外在與內在相結合的運動,首先要保證姿勢的準確性,才能修煉出內在,通過閱讀上述的內容我們知道,無論是學習任何武術,都要規劃好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這樣才能知道自己處於哪一個階段,下一個階段應該怎麼做。在學習太極推手一定要有靈活的思維方式,善於觀察對方的動態,熟練掌握技巧,在對方勁未到來之前,拿住對方。希望通過閱讀這篇文章之後對武式太極拳愛好者有新的認識。

同类文章

陳式74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口令音樂_74式太極拳音樂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口令音樂下載試聽下載地址:(陳正雷)相關音樂:

陳式46式太極拳音樂MP3下載_46式陳式太極拳音樂

陳式46式太極拳音樂MP3下載    音樂下載:(8分27秒)

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陳正雷版)

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陳正雷版)

陳式單劍49式太極劍音樂-陳式49式太極劍音樂

點擊名稱下載 或點擊右鍵 選 「目標另存為」 相關連結:

陳式36式簡化太極拳MP3音樂下載_36式陳氏太極拳音樂下載

陳式36式簡化太極拳MP3音樂下載下載地址:

陳式26式簡化太極拳

陳式26式簡化太極拳

陳式83式新架一路太極拳音樂口令

陳式83式太極拳音樂口令 試聽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83式口令下載:

陳式太極拳56式口令和音樂下載

56式陳式太極拳音樂下載  帶口令

陳式56式太極拳比賽伴奏音樂MP3

陳氏太極拳音樂下載在線試聽點我下載: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43式音樂MP3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音樂MP3無口令版 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太極拳音樂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