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的來歷大揭秘,植樹節的演變歷程
2025-07-28 20:53:14
3.12是植樹節是很多人知道的事,這一天很多人會去植樹!那麼為什麼會植樹呢?植樹節的來歷是什麼呢?小編搜羅了相關的資料,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植樹節的來歷一:
我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植樹節的來歷一起源於辛亥革命時期。
辛亥革命後,民國4年(1915年)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為了紀念這位偉人,1930年國民黨政府把植樹節改為每年的3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植樹節的來歷二: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中國植樹節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這也是植樹節的來歷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根據我國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
植樹節的來歷三:
1930年國民黨政府曾定3月12日為植樹節。
1956年,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植樹節的來歷大家知道了吧,關於植樹節大家可以好好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