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思鄉情作文800字
2025-01-20 08:31:09
端午帶來的的思鄉情是非常濃的,是如絲如縷,揮之不去的。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端午思鄉情作文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端午思鄉情作文800字(一)
五月五,午端陽,
家家戶戶插艾忙。
把艾插在門外邊,
驅蟲闢邪又吉祥。
這是一首小時經常唱的兒歌,每每到端午節時就想起來,勾起我濃濃的思鄉之情。
早上,還沒起床,濃濃的艾香便沁滿我的心扉。早起買菜的妻今天買了兩把艾放在店裡,說等會掛在門口,端午節快到了。
時間飛快,恍惚間已到端午節,記得過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邊,割一大捆野艾回來,插在大門兩旁。說能闢邪,也是風俗。
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婦科常用藥。在農村,很普遍,它生長在田間地頭,喜陰好水繁殖力特強。每年開春後,它就拱土出芽,白白的,毛毛的黃嫩。由於艾有濃烈的香味,酷似中草藥味,所以,兔也不聞,羊也不吃,牛也不啃,經過,春風春雨的滋潤,長的很快,到了五月前後,都有一米多高。端午節一到,家家都在自家的地頭,荒草地裡,割一大捆回家,掛在大門口。碰到誰家結婚辦喜事,濃綠豔活的野艾,襯託著大門兩旁的大紅喜字,煞是好看。
過了三、五天,艾已半乾後,細心的主婦們把艾取下,放在屋簷下風乾,收藏好,早晚能用著的時候,找出來用。藥販來收購時賣點錢花。要是跌打崴腳,用艾泡水燙燙,第二天腳就好了。在那個沒有蚊香的年代裡,點燃幹艾葉,來驅蚊子,效果很好,很芳香,總能讓人甜甜的入夢。
遙想老家的溝邊地頭,那一片片,一叢叢,茂盛的野艾,不用耕種,不用澆水,不用噴藥,不用施肥,默默無聞的成長,雖沒有嬌豔的花朵,香甜的果實。但它能給人們帶來很多好用途。那一抹濃綠隨風搖擺的野艾,在田野裡,在陽光下,也算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搖曳在眼前。
雖然,端午節那天,我們有吃粽子,吃雞蛋,賽龍舟等風俗,但都遠不及家家大門兩旁插艾,那樣必不可少。端午節那幾天,整個村子到處瀰漫著艾的清香。
離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節時,濃濃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頭。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的親人,又都縈繞在我的眼前。
端午思鄉情作文800字(二)
又至端午,粽情粽意思鄉切!
有個美麗的地方,是住在我心裡的人間天堂,那裡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將靈魂丟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莊。逢佳節,倍思鄉,思那一草一花,一樹一木,一磚一瓦。
生在那裡,長在那裡,如今,卻是身處他鄉,西望銷魂。
端午節,農曆的五月初五,在我的家鄉亦稱五月單。這天,廟宇裡香火很旺,前往敬拜的人兒絡繹不絕。懷著一份虔誠,揣著一份希冀,供奉上成熟的瓜果,自家秘制的粽子,還有嵌做成蛇、蜈蚣、蠍子、蜘蛛、蟾蜍圖案的五毒餅,寄予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乘風揚起宣紙裁製的五彩帆,放飛夢想,揚帆理想。若有夢,勇敢去追逐。
十年前,在父親的引導下,我小心翼翼的揚起了五彩帆,放飛了我的夢想。從此,一路前行,跌跌撞撞,一直一直行走在追逐的路途中。有淚水,有歡笑,有失望,也有希望,儘管希望很渺茫,但還是有的。既已揚起夢想的帆,沒有理由不乘風使舵。
許是好多年未曾觸及家鄉的端午節,生在記憶裡的美好都是小時候的片段,很親切。
天還沒有亮徹,我便隨著弟弟一路小跑至河邊,採集早露水。據村子裡的老人講,早露水為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它可以敗毒、除腳氣、止風溼。如此珍貴,誰願意落後。弟弟他很能幹,總是趕在別的小夥伴之前採到露水,然後集中到我拎著的水桶中。這個時候,我就是弟弟的小跟班,聽他使喚便可。
幾顆稀疏的星星散去了,月亮也嬌羞的躲到山的那一頭,天已經徹亮了。露水採集夠了,順手澇起河水洗洗臉,洗洗頭,洗去汙穢頓覺神情氣爽。女孩們忍著疼痛拔下幾根頭髮拋於河中,聽老人講是為了期許未來的夫君如屈原一般品德高尚。我一向怕疼,自然吝嗇我的頭髮,一根也捨不得拔。
見別人還在洗梳,我已經悄悄溜到河岸邊採起了艾蒿。聽奶奶講,端午節這天採到的艾蒿能治百病,奇效顯著。如此功效,我巴不得全採了去,好治癒爺爺奶奶的長年頑固的病疾。
弟弟見我採到的艾蒿已夠多,他便去別處折柳枝條了。柳枝條碧綠鮮嫩,還沾有露滴。我用竹籃裝好採到的艾蒿拎起它,另一隻手拎著採集到的露水,弟弟則抱著柳枝條,和其它收穫頗豐的夥伴們一前一後各回各家了。
門楣、窗戶、大門,還有車頭,不一會兒的功夫,弟弟都已經插到了。出門走一圈,家家戶戶都被柳條裝飾的一片碧綠汪洋。插柳條不僅僅是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它有驅毒之意,接陽之意,還有祈求吉祥之意。這一天,不管走到哪,都能看到隨風招搖的柳條,無論是行駛的機動車頭,還是攤販子的攤位上。
母親的手很巧,確切說每一個母親的手都很巧。這一天,她們都會為自家的孩子用彩線和錦帛縫製香囊,裡面裝著各種香料和藥粉。手工精緻,五彩斑斕,九色紛呈,無不彰顯著母親們的女紅品位。我和弟弟的香囊,自然是絲毫不遜色的,母親的女工活,那可是出了名的一絕。
不僅有香囊,還有五彩線做成的腳鏈和手鍊,戴上它可以克病防災。
母親她真的很細心,每年的端午節,她都準備的有頭有緒。誰對我們有恩,或是有過滴水的幫助,她都牢牢記在心裡。早早的準備好「追節」的禮物,感謝他們對我們曾經的幫助。自然,樂善好助的父母親同樣也贏得了鄉親近鄰的登門酬謝。
如果天色還早,母親一定會蹬起自行車,掛一籃子趕去外婆家。籃子裡也不是什麼美味佳餚,就是粽子、五毒餅,還有涼粉和甜醅子,但我想,重的不是禮,是心意。
又至端午,粽情粽意思親人。
那些年,我還小,十歲左右。每年我都會採很多的艾蒿,比別人採的要多出一半,只是相信艾蒿真的有奇異功效,能包治好奶奶的病疾。
長大了,離開家,去了外地。再也沒有端午節採艾蒿的機會了,奶奶的病不但沒有好,而且永遠的離開了我。自此,名叫艾蒿的植物,它在我心裡和雜草一樣,無一用處。
逢佳節,總覺得缺了些什麼,是習俗?還是曾經記憶?現想來,這些都或缺。而更缺的是逝去的親人,我最親愛的奶奶。兩年多了,仍像夢一般不肯醒來。
原來,思念一個人,一個親人,真的和時間沒有關係。
端午思鄉情作文800字(三)
每逢端午節,都會泛起思鄉的情懷。也許是家鄉的山、家鄉的水,更有端午節的氣氛。
不知道從何時起,就學會了包粽子,大概還在讀小學吧。每一年的端午節前一天,鄰裡幾家都要包粽子,而且互相幫忙,尤為熱鬧。大人們要煮粽子,我們小孩子則要先睡覺,為的是端午節早早起來上山去踏青。這個「早」,一定是天不亮就起來,去山上採「百步草」,據說能包治百病。還要採艾蒿和黃花、芍藥、野百合等野花,回到家裡把家門口和窗戶旁都插上艾蒿和彩色的紙葫蘆,我們的還要帶上五彩線,脖子上帶著香包和小小的笤秫,據說能掃除病魔。回到家後,還要去牡丹江江邊去洗臉,並用軍用水壺帶回一壺水回家。女孩子們最喜歡去山上採花,拿回來插到盛水的罐頭瓶裡,讓鮮花多開一段時間,給平淡的日子增添幾許炫麗。
兩個哥哥基本不帶我去踏青,主要是哥哥嫌我礙事。等長大一些了,就是跟自己的小夥伴去踏青,當然都是年齡相仿的女孩子。那個時候氣溫沒現在高,一般早起要穿線衣線褲,山上有點冷。幾個小夥伴兒互相叫起,興高採烈地騎著自行車互相帶著一起去上山。路上人很多,不用害怕夜路,都是踏青的人群。
印象很深的有兩次,一次是上初二那年,六個小女孩兒夜裡一點多就出發了,騎了三臺自行車,不到三點鐘,連人帶車一起到達北山山頂。坐在山頂最高處,俯瞰牡丹江市的夜景,別有一番情趣。另一次是上初三那年,聯合幾個學校的同齡女孩兒,大概二十多人,在西三條路一個路口集合,浩浩蕩蕩地騎車去西山。那一次走得遠,採得花也多,非常興奮。
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鐘愛,也許清香的荷葉味兒更具有端午節的氣息。
來到大慶,沒有一次端午節讓我找回從前的影子,因為大慶沒有山,更沒有蜿蜒的江河。
從前與我一起踏青的小夥伴兒,能聯繫上的所剩無幾了,那份甜美的幸福一直藏在心底,無人與我分享。每逢端午,倍覺思鄉。
端午來臨,信筆在手機屏幕上寫下:
每逢端午尤思鄉
晨起踏青路人忙
艾蒿鮮花手中握
粽子雞蛋已飄香
端午節前夕,與閨蜜一起去大慶「綠色草原」採黃花,牧場的草原上黃花開得正旺,肆無忌憚地宣洩著花兒的美麗。我們採黃花的時候,意外地發現草原上竟然還有蘑菇,據說當地人叫它「雷窩子」,說是打雷後就長出來的。蘑菇正面是白色的,比較平,背面是黑色的,有著均勻的褶皺。我們似乎被「雷窩子」蘑菇誘惑著,都顧不得蚊子的叮咬,要不是飯店那邊催我們過去,估計還要採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