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伴我成長高一作文
2025-02-11 11:20:09
一個好習慣足以讓人終生受益,一個好的習慣足以讓人永留人心。小編收集了好習慣伴我成長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好習慣伴我成長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習慣。有的同學一回家就寫作業;有的同學在牆上亂塗亂畫;有的同學亂扔垃圾;有的同學勤儉節約……這些行為,久而久之就行成了習慣。在這其中,有的是好習慣,有的是壞習慣。好習慣讓我們受益一生,壞習慣會毀掉一個人。巴金曾經說過:「孩子的教育成功,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養成的好習慣就是讀書。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所以,從我上幼兒園起,我就喜歡聽故事。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要纏著媽媽給我講故事。上大班的時候,我已經認識了一些字,不過,那時候我認識的字還不多,只能讀一些配著圖片的書,通過那時候媽媽的講解,我知道了:白雪公主的美麗﹑善良;知道了王后的陰險﹑可惡;知道了阿里巴巴的奇遇。我仿佛搖身一變,變成了童話裡美麗﹑可愛的小公主。
上了小學,我隨著識字的增多,讀書的範圍也廣了。我的書櫥裡有各種各樣的書:有科學性的108個奇觀;有趣味性強的漫畫版三毛;有校園風格的淘氣包馬小跳……每當我寫完作業或有空的時候就坐在書桌旁,打開檯燈,看起書來。而我不是一會兒就翻一頁,是仔細﹑認真的看。這些書仿佛帶我走進了夢幻世界。使我懂得了一些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我把書當作我的好朋友,當作我的好老師。
好習慣是一點一滴積累的,這樣,它才能成為你終生受益的好朋友。壞習慣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會讓我們退步。我一定會把讀書這個好習慣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讓我們一同努力去培養好的習慣,讓好的習慣伴我們成長
第二篇:好習慣伴我成長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都有好習慣和壞習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把這些不良習慣轉變為好習慣,下面聽我來給你們敘述一下我是怎樣做的吧。
在小學時,我學習不太好,壞習慣也比較多,比如:作業沒寫完就撇在一邊,大聲嚷嚷:「不寫了,不寫了,現在作業多死了。」但現在看來,寫以前的作業用5分鐘就夠了。後來,我決定發奮拼搏,成為一位優秀的學生,於是,那段時間,我一直按時完成作業,同學們都說我變了。可沒過幾天,我又迷上了一部電視劇,正好是晚上五點演的,正好是我寫作業的時間,太巧了!於是,我白天也不學,光想著這些電視劇,晚上也不寫作業,成天光想著電視劇,想得我好不容易上升了一點點的成績又落了下來,唉!
後來的某一天,我在青島的一個公園裡,看到了一個小姑娘在乞討,便問她這是怎麼一回事。她說,她想上學,可是家裡沒有錢,所以來乞討。她的一番話深深的打動了我,使我陷入了沉思中:連一個比我還小的小姑娘都有想上學的欲望,那我如果不好好學習,還能怎麼辦,難不成,我也去乞討?
最後,我改變了一切,我每天按時完成作業,晚上預習、複習課文,成績在不斷提高,這時的我才明白:養成良好的習慣原來有這麼大的用處!
現在,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初中生,而好習慣一直伴隨著我,在一直走,一直走……
第三篇:好習慣伴我成長
一個好習慣足以讓人終生受益,一個好的習慣足以讓人永留人心。
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縱觀歷史,但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為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形成自然。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時刻刻地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樣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就成了習慣了。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成為世界有史以來十大文豪之一。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清晨儘早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塊麵包,然後就開始工作,當他習慣了六點鐘開始工作以後,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三十幾本教育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上五點到八點寫成的。好習慣成就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
在這個寒假中,我也養成了一個好習慣,那就是有規律的生活,充分的利用時間。
前兩天,我讀到唐寶民的一篇名為《成功,取決於晚上八點到十點》的文章,深有感觸,所以,為了充分利用時間,我也定了一個計劃。
明天,就要和「計劃」一起生活了,雖然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喜悅。
「叮鈴鈴……」,鬧鐘一響,我興奮地起了床。信心滿滿的洗漱之後,和「計劃」一起來到了學習桌前。聽它的指揮,我輕鬆地完成了第一項作業??背單詞,而且,效果還不錯呢!
有先進思想的它告訴我勞逸結合,既沒耽誤玩兒也沒耽誤學。不一會兒,就隨著時間的流逝把所有作業都寫完了(一天中的),還幫媽媽幹了許多家務呢!
經過一天有規律的學習生活,我終於知道了什麼叫「高效率學習」。是的,學習要有方法,有好的學習方法就能事半功倍。而我剛學到的學習方法就是制定學習計劃。
其實,好習慣是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慢慢就可以積少成多。
當然,好習慣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幾天幾月的短期行為,它一旦形成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會與人相隨一生。我也會堅持下去,讓它成為伴我一生的好習慣。
讓我們行動起來,去發現和培養新的好習慣吧!
第四篇:好習慣伴我成長
什麼是「習慣」?我認為,習慣是我們長期重複的做某件事情,逐漸養成的活動。例如,你用筷子吃飯,用右手寫字,以及每日的洗漱等等,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一個好的習慣,可以影響我們的一生,使我們終生受益。
我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去應聘一家汽車公司,許多人的學歷都比他高,因此他灰心喪氣,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去應聘了。他從小到大都養成了一個習慣——看見地上有廢紙就隨手撿起來。一天,他走進這家公司的董事長的辦公室,看見地上有紙,就習慣性地把那張廢紙撿了起來,放進垃圾桶。董事長看見了,非常感動,對那個人說:「恭喜你,你被錄取了!」就這樣,他從上千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我們聽了,感到不可思議,就這麼一個撿廢紙的小舉動就會被一個規模如此之大的公司錄取,這有點做夢的感覺。我覺得,他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源於他有一個良好的習慣。
我也有很多好習慣,如:愛看書;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業,然後再去打籃球或者桌球鍛鍊身體;每天上課前都要預習新課,課後要複習老師講的內容、鞏固所學的知識;每天堅持拉半個小時的小提琴。我的好習慣是靠每天都去做、並且認真地去做養成的。我愛看書是受爸爸媽媽的影響,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天晚上吃過飯,我就見爸爸媽媽坐在那兒不是讀書,就是看報,我就問:「爸爸,書好看嗎?」爸爸說:「你不是愛玩嗎?爸爸告訴你,書是你最好的玩伴,它能陪伴你一生。」從此以後,我就愛上了看書,從小時候的《嬰兒畫報》、《幼兒畫報》,到現在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老人與海》等等中外名著。書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師。讀書,能使我增長知識;讀書,能使我悟出許多道理;更重要的是讀書能使我心胸開闊。每天回家先做作業,並且堅持預習和複習這個好習慣的養成,使我的學習成績在慢慢提高,而且學習起來也不覺得吃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天堅持拉小提琴,能豐富我的業餘生活。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老師經常讓我們背的一句話就是:播種思想,收穫行為;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品德;播種品德,收穫命運。雖然那時我對這句話並不完全理解,但我知道習慣對一個人一生的成敗一定是起決定作用的。
同學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好習慣要養成,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共同養成更多的好習慣,讓好習慣伴我們一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