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0萬像素的L卡口性能怪獸 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評測
2025-01-14 18:08:12 1
在大家以往的印象中,松下LUMIX系列數位相機可能更多是與M4/3系統聯繫到一塊,畢竟無論是GF「女朋友」人氣微單還是GH5這樣的視頻旗艦也算是深入人心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而就在去年的德國Photokina展會上,松下正式宣布了與徠卡、適馬攜手合作推出了全畫幅L卡口聯盟,公布了松下LUMIX S系列全畫幅無反以及LUMIX S1R / S1兩款機型,在不久前這兩款頗受關注的全畫幅無反終於正式發布,我們今天的主角LUMIX S1R就是一款具備4700萬有效像素主打超高解析度專業路線的全畫幅無反相機。
這次松下LUMIX S1R與S1的市場策略和之前索尼A7 / A7R、尼康Z7 / Z6一樣,都是用相同的機身設計,再配合高低不同像素感光元件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其中LUMIX S1R則搭載約4700萬有效像素全畫幅CMOS感光元件,這也讓這款松下LUMIX S1R一躍成為目前微單相機中像素最高的機型。而關於這枚全畫幅CMOS感光元件除了具備接近半億的高像素特性外還採用了無低通濾鏡的設計,可拍攝出更為清晰銳利的畫面。並且LUMIX S1R採用機身+鏡頭雙效防抖系統:機身 I.S.(5軸) 和鏡頭O.I.S. (光學防抖, 2軸),5軸雙效防抖系統可以大大減少傳統相機無法解決的抖動問題。
對焦方面,松下LUMIX S1R並沒有採用對比+相位檢測的混合式AF對焦系統,而是松下獨有的空間識別DFD反差式自動對焦技術,具有前所未有的響應速度,這一新系統的自動對焦速度高達0.08秒。相機在AF-S單次對焦下可實現9 fps連拍,在AF-C伺服對焦下能實現6 fps的高速連拍。
視頻拍攝一直是松下LUMIX系列相機的強項,松下也是首家從入門到旗艦產品都普及4K的影像廠商。結合這十年來開發無反相機的經驗,如數位技術或信號處理技術,以及光學技術和散熱技術等,不僅為大家提供攝影創作領域的新價值,同時在視頻領域也非常強勢。所以這次我也豪不意外的看到松下把自己的這些「看家本領」都全引入倒了全畫幅LUMIX S系列,相機支持目前消費級中規格不凡的4K 60p / 50p解析度/幀率視頻錄製。
操控專業成熟還具備肩屏
————————————
在松下M4/3拍照旗艦LUMIX G9上其實我們就已經看到很成熟的操控系統,所以這次在LUMIX S1R上也有很多LUMIX G9的影子在,比如相機整體的設計風格、按鍵布局,甚至拍攝模式轉盤中間的「紅圈」等等。而在相機整體操控上這次松下LUMIX S1R不僅延續了此前M4/3系統旗艦機型LUMIX G9的高專業性,具備豐富的轉盤、按鍵以及對焦點撥杆,同時相機主體結構的前後框架採用鎂合金完整鑄模的方式打造,除了防濺/防塵結構以外,每個接合點、撥盤和按鈕都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抵抗零下10度的低溫,快門使用次數約為40萬次。
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相機正面
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相機頂部
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相機背部
在操控的專業性上松下LUMIX S1R確實沒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雖然與LUMIX G9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也不盡完全是拷貝,還是有自身特色在。在一些使用細節方面也明顯感覺到LUMIX S1R也比較人性化,比如背面的對焦點搖杆就要比G9更容易觸及到,各個轉盤以及按鍵的段落感和鍵程也更加舒適。
具備寬大的肩屏,擁有獨立的白平衡、感光度以及曝光補償按鍵
機頂右側為雙轉盤設計,中間的紅圈沿襲了LUMIX G9的設計
對焦模式按鍵與對焦模式按鍵
豐富的機背按鍵
閃光燈同步接口
松下LUMIX S1R的按鍵與轉盤非常豐富,光機頂就提供了前後轉盤,而左側的模式轉盤就採用了雙層設計,上方轉盤可以用來調整不同的拍攝模式、下面的撥盤則可用來調整單張拍攝、連拍、6K照片以及自拍等功能的驅動模式。在手柄頂部位除了亮眼的肩屏外,還有獨立ISO、白平衡和曝光補償按鍵,並且相機正面右上方還設計有閃光燈同步端子,這一系列的細節能明顯感受到松下在靜態拍攝上的用心以及專業程度。
L卡口與約4700萬有效像素全畫幅CMOS
LUMIX S1R的卡口右下角功能撥杆默認情況下為靜音拍攝切換功能,可以針對不同的拍攝環境快速切換至不同的聲音模式,當然在菜單中該撥杆也能設置為其他方便的功能。
LUMIX S1R為雙卡槽設計,支持SD卡和XQD卡,用於更大容量的錄製和高效的文件整理,雙卡槽可以用接替、備份和同步模式進行錄製。
豐富的數據接口,無論是數據傳輸還是視頻拍攝相關設備的擴展都十分方便
誇張的3050毫安電池
相機還兼容USB供電,可以使用附贈的USB3.1 Type-C電線通過USB電池充電器給7.4V 3050毫安高性能電池充電,同時USB接口也可用於數據傳送。
松下LUMIX S1R採用三向翻折式觸屏設計,便於各種角度的取景拍攝以及視頻錄製
目前數位相機中規格不凡的576萬像素EVF電子取景器
在拍攝取景方面,松下LUMIX S1R搭載了目前業界規格不凡的576萬像素EVF電子取景器,放大倍率可在0.78 倍、0.7倍、0.74倍之間切換。取景器為高速且高精度的OLED,實時取景器可達到小於0.005秒的時間差以及10000:1的高對比度,在60 fps /120 fps模式下自由切換。
松下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套機頭
鏡頭方面,這次松下為LUMIX S1R搭配的套機鏡頭為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雖然焦段大家應該都挺熟悉,但這枚鏡頭的特色是不僅具備廣角拍攝和中長焦拍攝,同時還支持微距功能,可進行0.5x的微距拍攝,最小對焦距離僅為0.3m。
濾鏡口徑為77mm
鏡頭具備O.I.S.光學防抖
鏡頭光學結構為13組16片,其中包含2個非球面鏡片和2個超低色散ED鏡片,能有有效地補償軸向色差,具有出色的高解析度,採用9片圓形光圈葉片,濾鏡口徑為77mm。鏡頭還內置O.I.S.光學防抖補償,結合LUMIX S1R的5軸防抖機身可以實現最大6檔的快門補償。
松下LUMIX S1R搭配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鏡頭整體外觀
相機在暗光環境下肩屏與主要的功能按鍵還可亮光顯示
松下LUMIX S1R的操控在專業性和人性化都十分成熟與友好,當然,不能規避的一個方面是松下LUMIX S系列新機的體型上並沒有打算走「微」單的路線,因為其整體尺寸與重量已經快接近135單眼相機,只是因為沒有反光板的原因在厚度上要更薄那麼一些。不過相比一些更小型話的同類機型,松下LUMIX S1R的優勢是在相機設計上更具開放性以及更多可能性,同時也能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握持手感,比較這還是一款偏專業路線的可換鏡頭相機,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小體型那麼大可選擇整體更輕便小巧的M4/3系統LUMIX G微單相機。
對焦快速精準 追焦能力出色
——————————————
文章開頭有提到,松下LUMIX S1R依舊沒有採用對比+相位檢測的混合式AF對焦系統,但憑藉這空間識別DFD反差式自動對焦技術,松下是目前市場上少數不用藉助相位檢測自動對焦而擁有不俗對焦能力的相機廠商,這在以往的GH5以及G9等機型上都有很好的表現。這次松下在LUMIX S1R上仍舊使用225區對比度式自動對焦系統,不過由於鏡頭和傳感器讀取速度最大可達480fps,再結合最新一代的DFD散焦測距技術,LUMIX S1R的對焦時間可以短至0.08秒,在4700萬像素下追焦連拍速度也能達到6fps,低光對焦能力方面,更是可以低至 -6EV的靈敏度。
多達8中AF自動對焦模式
在AF自動對焦上,LUMIX S1R還結合AI技術,讓相機不僅僅可以識別認人臉、人眼,而且這次還加入了更先進的人物和動物辨識功能,這也意味著松下LUMIX S1R的AI資料庫包括了各種形態以及環境下的人物素材,還有貓狗甚至是鳥類的數據,讓體育拍攝、鳥類拍攝、寵物拍攝的門檻和難度均大幅降低。而對於AI技術應用在數碼影像領域也是未來的趨勢,不久前索尼新發布的A6400也擁有類似技術。
松下LUMIX S1R單次對焦
松下LUMIX S1R伺服跟蹤對焦
物體出現在邊緣位置也能快速跟蹤鎖定
從什麼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在單次對焦時,松下LUMIX S1R雖然沒有使用混合式AF對焦系統,但其對焦速度非常乾脆果斷,完全沒有拉風箱的情況出現。在跟蹤對焦模式下,需要先選擇對焦的被攝對焦,之後無論是被攝對象如何移動還是相機位置發生變化,但焦點始終都牢牢鎖定在選擇好的物體上,並且225點對焦區域,即便是物體邊緣位置也能快速精準的對焦。在拍攝時可以通過機背右側的對焦點撥杆來快速移動對焦點,尤其是在使用取景器拍攝時更加方便。另外,LUMIX S1R還支持觸屏對焦和快門,而對焦速度非常迅速,絲毫不拖沓。
9張/秒連拍
LUMIX S1R連拍樣片
上圖放大裁切
對於LUMIX S1R這款具備4700萬有效像素的全畫幅機型來說,速度可能並不是它的強項,但在這樣大數據量的工作下,相機還是可實現9 fps (AFS) / 6 fps (AFC) 高速連拍,對於日常抓拍完全沒有問題。並且,結合松下獨有的空間識別(DFD)反差式自動對焦技術,在連拍時也能做到快速精準對焦。
支持6K照片
當然,如果你覺得9fps的連拍還不夠用,那麼松下LUMIX S1R還提供了6K照片功能,支持以30fps的幀率截取約1800萬像素的高解析度照片,圖片尺寸足足比4K照片大了一倍還要多,1800萬像素也達到了同類型主流相機的解析度,無論是在電腦觀看還是輸出列印,實用性都更高。 6K照片原理是拍攝一段1800萬像素解析度30fps幀率的無聲視頻文件,然後通過相機選擇一張或多張最滿意的照片保存下來,並且,這不僅僅只是截取視頻中的一幀圖片這麼簡單,從視頻中保存的圖片依然會保留EXIF信息。(LUMIX S1R的驅動模式轉盤中,「I」默認為機械快門高速連拍,「II」默認為6K/4K照片連拍,可在菜單中選擇不同的連拍模式)
功能豐富 可拍攝1.87億像素照片
——————————————
松下LUMIX S1R還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功能,那就是高解析度模式,雖然之前在LUMIX G9上就已經出現該功能,但是由於G9像素上的局限性,所以最高只能到8000萬像素。這次LUMIX S1R憑藉著原生4700萬有效像素的優勢,在高解析度模式下支持拍攝合成1.87億像素照片。
支持1.87億像素高解析度照片拍攝
LUMIX S1R充分發揮了高解析度傳感器的特性,在高解析度模式下,拍攝後的照片將保存為RAW的照片(LUMIX G9可保持RAW+JPG,但LUMIX S1R只支持保持RAW格式文件,不能選擇JPG文件),可以捕捉精彩瞬間,呈現逼真圖像。利用 機身 I.S.圖像穩定器機制,在移動傳感器的同時自動拍攝 8幅連續圖像。這8幅圖像由新型維納斯引擎合成為一幅圖像,最後合成1.87億像素(16,736 x 11,168像素)。此模式非常適合拍攝具有精緻細節的自然景觀或精美藝術品,尤其適合使用三腳架來拍攝包含靜態對象的風景照。同時,針對場景中包含移動對象的情況,在拍攝時還可以在子選項中選擇不同的模式來抑制運動模糊。不過,由於目前還沒有支持松下LUMIX S1R解RAW的軟體,所以我們暫時不能提供高分辨模式下的樣張展示。
全新Q功能鍵設置
3層分級式MENU菜單
這次在功能菜單的UI設計方面,松下LUMIX S1R採用了新的界面,比如Q功能按鍵更加專注於靜態照片下各項拍攝參數以及圖片色彩的調整,並且為12宮格排版,可以直接調整想要設置的參數;而在MENU菜單中,LUMIX S1R則設計為3層分級式結構,乍一看有點類似尼康菜單UI的設計,可以更方便在相應的選項卡中對於拍攝或者相機進行設置,不用往下拉,每一層分級都會顯示全部功能。
相機最高可拍攝8368×5584解析度的靜態照片
支持靜音模式
具備間隔拍攝功能,並且可直接拍攝延時短片
EVF電子取景器具備120fps高刷新率
支持WiFi無線傳輸功能
雙儲存卡設計
LUMIX S1R的雙存儲卡插槽可兼容高速高容量的UHS-II卡以及速度更快的XQD卡,可以靈活選擇轉發錄製,備份錄製或分配錄製等方式。在轉發錄製中,當第一個插槽中的存儲卡已滿時,數據將被寫入第二個插槽中的存儲卡上。在備份錄製中,內容將同時寫入兩張存儲卡中。在分配錄製中,根據內容類型(RAW,JPEG,6K 照片 / 4K 照片或4K視頻數據)將數據自動分配到指定插槽中的存儲卡。另外,兩個插槽都配有存取指示燈,因此可以分辨哪張存儲卡正在寫入,哪張存儲卡正在休息,這些都可以一目了然。
首次在全畫幅相機中實現4K 60/50p拍攝
——————————————————
4K視頻一直是松下相機的優勢,並且松下LUMIX系列也是第一家從入門到旗艦機型都普及4K功能的影像廠商。結合十年來開發無反相機的經驗,比如包括數位技術如圖像或信號處理技術,以及光學技術和散熱技術等,這次松下LUMIX S1R首次在全畫幅相機中實現了4K 60/50p視頻拍攝。
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4K視頻(亮光環境)
4K視頻原片截圖
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4K視頻(暗光環境)
4K視頻原片截圖
相機在拍攝4K視頻時會以4:2:0 8bit的色深以及採樣率進行錄製,不過對於LUMIX S1R來說,4K視頻只能算是它的一項功能之一,其最大的賣點還是高像素以及高性能,主要為拍攝高畫質的照片服務。真正在4K視頻上更為強勢的則是小弟LUMIX S1,不僅同樣可拍攝4K 60p超高清視頻,更支持全像素讀取,以及解鎖後的4:2:2 10bit內錄和V-log等等。
畫質測試 ISO 12800內完全可用
——————————————
在這個畫質為王的時代,各相機廠商也都在為了更高畫質而做出努力,這次松下既然也加入了「戰局」那麼自然也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所以首款機型LUMIX S1R就搭載了約4700萬有效像素全畫幅CMOS傳感器,標準感光度範圍達到ISO 100-25600,並且還可擴展至ISO 50-51200的感光度範圍。同時這塊CMOS還採用無低通設計,可以帶來更高解析度拍攝出更銳利清晰的影像。至於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的畫質到底如何,我們先來看看在不同感光度ISO下它的表現吧。
測試時我們為松下LUMIX S1R全畫幅微單搭配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 鏡頭,測試焦距為50mm,光圈為F11,關閉相機所有校正及優化功能。
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各檔ISO測試
從上面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在低感光度下,LUMIX S1R的細節表現力非常好,色彩還原真實,畫面細膩而銳利。而在相機的高感控噪方面這次也感覺到有進步,相機在ISO 1600以下都展現出了非常好的控噪表現,彩噪以及顆粒感的控制都表現得很不錯,在ISO 3200下都保持的不錯的畫質水平。而在達到ISO 6400後,我們能明顯感受到畫面細節的下降,但是仍然具備足夠的可用度。從實用角度來看,相機最高可以用到ISO 12800左右。
總體來看,雖然這次松下LUMIX S1R在標準感光度下最高能達到ISO 25600的感光度,不過對於這款超高像素的單反來說,高感畫質並不是它的強項,就可用度而言,LUMIX S1R的高感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的拍攝需求。(由於無法解RAW,所以暫時無法提供RAW文件相機的控噪水平)
JPG文件,寬容度測試,-3EV曝光補償
拉回至0EV正常曝光後
JPG文件,寬容度測試,+3EV曝光補償
拉回至0EV正常曝光後
同樣的,因為暫時沒有支持LUMIX S1R相機RAW格式的軟體,所以沒法為大家測試相機RAW格式的寬容度表現如何。但是在JPG文件的測試上,無論是欠曝還是過曝3檔,LUMIX S1R通過後期軟體都能很好的拉回來,並且有很高的可用價值,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雜色或噪點,畫面細節標尺的也很不錯。所以,有理由相信RAW文件下相機的寬容度應該會有驚喜。
內置5軸防抖 最高6級快門補償
——————————————
作為一款超高相似的機型,松下LUMIX S1R對於防抖還是有高要求的,尤其是在手持拍攝以及暗光環境下時高像素相機比較容易出現拍虛或者焦點不實的情況。 LUMIX S1R採用雙效防抖系統:機身 I.S.(5軸) 和 O.I.S. (光學圖像穩定器, 2軸),5軸雙效防抖系統可以大大減少傳統相機無法解決的抖動問題,機身搭載的機身 I.S.圖像穩定器可以有效校正手持設備拍攝時引起的抖動。松下設計了一種迭代算法可以精準的計算來自陀螺儀、圖像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的振動數據,可以更精確的進行振動探測和修正,這意味著可以使用5. 5檔較慢的快門速度。尤其是在遠距拍攝和拍攝情況不理想的情況下拍攝時,如弱光環境或是單手拍攝時,雙效防抖的優勢最高具有6檔補快門償功能。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松下LUMIX S1R7的防抖效果如何(搭配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 鏡頭,以105mm長焦端拍攝,開啟/關閉防抖截取100%放大局部做對比)。
拍攝場景及截取位置
從上面的測試可以看到,在使用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 鏡頭長焦端105mm拍攝時,1/100s的快門速度差不多還在安全快門內,所以無論是開啟還是關閉機身5軸防抖都能拍到清晰的照片。不過在延長一檔快門後,LUMIX S1R的防抖效果就開始發揮其威力了,基本上在1/6s快門速度內手持拍攝都沒有問題,畫面都十分紮實清晰,即便是在1/3s也基本沒要大影響。而在關閉防抖的情況下,畫面就晃動的十分厲害了,超過安全快門後基本沒太大使用價值。
松下LUMIX S1R視頻拍攝下防抖開啟/關閉對比
同樣的,松下LUMIX S1R的雙效防抖同樣適用於視頻拍攝,從上面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在開啟防抖模式後,就算是行走移動拍攝,畫面有非常好的穩定性。而關閉防抖後畫面抖動的非常厲害,就算是平移拍攝也能明顯感受到畫面的晃動。總的來說,這次松下LUMIX S1R的雙效防抖系統:機身 I.S.(5軸) 和 O.I.S. (光學圖像穩定器, 2軸)功能在鏡頭拍攝和視頻上確實比預想中的要出色很多。
更多松下LUMIX S1R全畫幅無反實拍樣片:
4700萬像素
100%放大裁切
LUMIX S 24-105mm F4 MACRO O.I.S.鏡頭支持最近0.3m對焦距離,可進行0.5x微距拍攝
評測總結:
作為松下首次推出的全畫幅機型,LUMIX S1R在畫質上沒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並且有著更快的對焦系統,運用先進控制技術的鏡頭、傳感器和最新的維納斯引擎,在自動對焦時能實現高速、精準地響應。配備了全球領先的4K 60p / 50p視頻錄製功能,操作方便直觀,加上堅固耐用的機身設計,在條件惡劣的環境下也可以靈活使用。所以,從各方面來看LUMIX S1R雖然是松下的一個新嘗試,但是產品非常成熟,在這款一代機上並沒有看到太多可吐槽的點。當然,在體型控制上或許松下主要考慮的性能,所以足夠份量的LUMIX S1R可能並不適合追求小巧輕便的用戶,但作為一款高性能用來幹活的高端器材,這款LUMIX S1R還是十分稱職的。
另外,選擇LUMIX S1R並不只是單單只考慮機身那麼簡單,其背後是未來發展十分有潛力的L卡口聯盟,畢竟徠卡、適馬以及松下,無論是光學還是電子技術上都非常有實力,光松下到2020年將開發超過10款高素質的鏡頭,相信等不上多少時日待L卡口聯盟成員齊頭並進時才是真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