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優秀作文:家鄉的味道
2025-02-07 13:34:09
導語:家鄉是一壺茶,它是你閒暇時休閒品。家鄉是一股清泉,它會在你心頭上源上一絲清甜。小編收集家鄉的味道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味道
每憶起那座小村莊,總會聞到絲絲縷縷的家鄉味,從我的記憶深處傳來。
家鄉味是秋日清晨蕩漾在空氣中的桂花香。爺爺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銀桂靜悄悄地生長。一早,一股濃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覺地,從門縫裡擠出來,從未掩好的窗戶裡鑽進屋裡,似乎無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並不膩人,只會讓你一夜好覺後倍感神清氣爽,還夾雜著一點點早晨的溼潤空氣,毫無遮攔地直直地鑽進你的鼻孔。這香味時常會使你忍不住順著香味去尋它的出處,好讓你盡情地享受一番。
這香味,是約莫在清晨可以聞到的,那是它最香的時候。也許還在夢中朦朧著,只聽見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準備去剪枝。我便時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裡供養起來。這花香沒有城市裡的有時香的衝鼻,花朵也沒有城裡的迫不及待地想從綠葉中凸顯,它們只是隱在葉子中,星星點點的,不顯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順著味道探尋。
家鄉味是豬圈草棚裡臭烘烘的,陰冷的味道。這味道雖不好聞,但時常伴隨著我愉快的童年回憶。草棚裡幾頭小豬擠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於牆角那堆黑漆漆的東西吧。偶爾會有幾隻睡過了的雞從草棚裡不緊不慢地踱著步過來。有一次,姐姐帶我到後院摘了白菜,一起餵豬。不好聞的味道始終瀰漫著,可樂趣卻絲毫未減。白菜一扔進豬圈,幾隻窩在牆角的小豬慢悠悠,搖搖晃晃地走進,只聽得一聲聲嚼白菜的脆響,歡樂極了。
家鄉味是大鐵鍋裡炒出的飯菜的香味。黃昏時分,池塘邊、小山坡上,家家戶戶的煙囪裡都冒出來白煙,有時候會有些發灰,如同水墨在洗淨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線條。一走進廚房,大鍋裡翻炒著菜,香味總會讓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顏六色的食材在鍋裡跳躍著,仿佛是害怕自己被燙到而跳著腳。鍋裡還冒著點點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發光。廚房裡當然還會有嗆人的濃煙味。姑姑總是端著板凳,坐在灶臺後,一面添著柴火,一面與我們聊天。香味與煙味混雜在一起,讓我一邊流著淚一邊仔細嗅著各種菜的香,既滿足卻又難以忍受。可每當菜端上桌,一股溫暖的香味撲鼻而來,只讓人心生對家的眷念。
家鄉味,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家鄉味。
第二篇:家鄉的味道
走過「處處聞啼鳥」的春天,路過「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夏天,經過「滿地黃花堆積」的秋天;輕輕抬腳,伴著秋季最後一輪落日,隨著拉長的身影,踏著枯萎的殘葉,嗅著冰涼的味道,我邁入故鄉最美的季節——冬季。
我最愛故鄉冬季的味道。
初冬的微風,已微微泛冷,似有似無地吹過,卻也會覺察到絲毫尖銳的涼意。晴朗的日子裡,太陽露出最燦爛的面龐,笑盈盈地照耀著大地上的我們。它秀口一呼,身旁繞滿溫暖的陽光的味道。
寒冬在隱隱約約的溫暖中悄然逼近。大地褪去殘綠的妝,變得銀裝素裹。推開塗滿冰花的窗,窗外「千樹萬樹梨花開」。揉和著清晨水汽的溼潤,雪花的清爽,梅花芬芳的味道,一股腦撲入鼻腔,喚醒疲憊的身體。成群結隊的夥伴們,踽踽而行的行人,都在此刻,登上故鄉的小山,去感受冬雪的味道。
時光如沙般從指間流瀉,不留溫度,只剩微塵。轉眼已是冬季的尾巴——臘月。冬季彷佛沒有五彩繽紛的節日,每當看到電視中海南群芳爭豔的春節,江南鑼鼓喧天的端午節,東三省冰雕各異的冰雪節,總會深思,想在靈動的冬日裡,找出更加靈動的色彩。「臘八節」突然闖入腦海。我最盼望的是故鄉的臘八節。每到這天,爺爺奶奶總會趕在天亮前起床,做前夜就開始蒸的八寶粥。而我總會賴床,等待陽光叫醒我。媽媽會吻吻我的額頭,在耳畔低聲道:「女兒,再不起床,小心變成小兔一樣的紅眼睛!」我就會一骨碌爬起來。嗅覺神經被八寶粥的豆香、米香、棗香挑逗,我不由垂涎三尺。想起一傳說:古時有一位很貧窮的母親,一年年末臘月八日這天,家裡米缸已見底,她怕孩子挨餓,便向鄰居們借米。白色糯米,金黃小米,乳白大麥,紅色高粱、紅豆、紅棗,一起入鍋,煮成一鍋滿是母愛的紅色八寶粥,即「紅粥」這紅色,不僅是冷清冬日裡一抹亮麗熱情的顏色,更是蕭條的寒冬中,母愛的斑斕;這味道,不僅僅是冷清冬日裡一縷誘人的米香,更是蕭條的寒冬中,親情的溫暖。
聞過濱海的海味,嘗過蜀地的川味,品過首都的京味,而我最愛的,永遠是故鄉清爽的雪味,甜蜜的粥味,濃濃的情味。
故鄉的味道,在心中,越釀越難忘!
第三篇:家鄉的味道
家鄉是一壺酒;家鄉是一杯茶;家鄉是一股清泉。我的家鄉在吉林通化,那裡有肅慎,東胡,穢貊族等先民的足跡;有風景宜人的松花江;有人民英雄——楊靖宇的烈士陵園。在我的家鄉有早在四五萬年到七萬年前的遠古人類。據文獻記載,吉林省在歷史上,除漢族外,主要有三大族系:肅慎,東胡,穢貊族。這些遠古人類在吉林大地上繁衍,生息,書寫了吉林的輝煌歷史。
美麗的松花江位於吉林,它風景秀麗,是個值得觀賞的好去處。松花江是黑龍江水系在我國境內最大的一級支流,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裡,流域面積五十四點五六萬平方公裡,有南北兩源,北源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裡山中段南側,長達一千零八十九公裡,南源第二松花江發源於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天池,長八百餘公裡,南北兩源於三叉河匯合後稱松花江,幹流長約八百六十七公裡,由右岸注入黑龍江。東晉至南北朝時,上遊稱速末水,下遊稱難水。隋、唐時期,上遊稱粟末水,下遊稱那河。遼代,全河上下遊均稱混同江、鴨子河。金代,上遊稱宋瓦江,下遊稱混同江。
元代,上、下遊統稱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間始名松花江。它的存在為早期生活在吉林的先民提供了有利條件。1939年2月18日我們的民族楊靖宇在蒙江縣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犧牲,年僅35歲,楊靖宇死後,日軍剖開了他的遺體,想知道,在冰天雪地的林子中,是什麼支撐著他一直戰鬥。後來,發現裡面沒有一粒糧食,只有野草和樹皮。我們可以這樣說;人民英雄楊靖宇永垂不朽。因為楊靖宇愛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他有愛國的崇高精神,我們應向他致敬。家鄉是你永遠也品不完的。我愛我的家鄉——通化。因為它給予了我無限的愛,是它滋養我,讓我不斷進步,不斷成長,讓我成為一個有才華,有知識的人。家鄉是一壺酒,它會讓你去細細品味。
家鄉是一壺茶,它是你閒暇時休閒品。家鄉是一股清泉,它會在你心頭上源上一絲清甜。家鄉使你受益無窮!家鄉使你有了一顆樸實而善良的心!它給予了我關懷的力量!我愛家鄉吉林通化!
第四篇:家鄉的味道
今天天氣格外明媚。好多老人都出來散步,曬太陽。奶奶前幾天從老家過來了。今天她也出來沐浴這美麗溫暖的太陽。順便帶了些過年買的「小龍人」糖果給我吃。
我貪婪地嚼美味的糖果。
嚼著嚼著,我居然想起了家。此時正是陽春二月,老家現在是春光明媚,萬物甦醒,大地一片生機。幾年前,媽媽為了我好,就把我千裡迢迢地接過來讀書。可我仍舊不忘老家那幸福,美麗的春天。
清晨起來,霧如輕煙、細紗一般,在空中、地面來回飄繞著。一道道,一縷縷,美麗至極。小草的露珠晶瑩透亮,宛如鑽石一般閃亮,樹枝上的芽苞漸漸張開了嘴,對我以笑臉綻放。
「布穀,布穀」呀!是布穀鳥!那叫聲清脆悅耳,讓山間都瀰漫著歌聲,讓整個大地都充滿生機!太陽緩慢地爬了上來,露出了笑臉,霧也褪去了。朝陽如英俊的青年,格外旺盛,充滿了活力。
中午時分,家家的屋頭上升起嫋嫋炊煙,輕盈地舞向藍天。此時,大地是粉色的,金黃的,邃藍的,好美麗!粉紅的杏花嬌豔美麗,正向人們展示她的魅力;金黃的油菜花也是金亮亮的,待到立夏,人們把這「金子」擁抱;邃藍的水庫深不見底,魚兒在水中歡樂地嬉戲,很快樂。人們都在家裡吃飯,品賞這美好的時光。
傍晚六點,太陽正悄悄地下山。此時,夕陽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銀光閃閃,仿佛給湖面披上了一層金子,非常耀眼。天上的白雲也被夕陽染上了迷人的橘紅色彩。這晚霞與夕陽把半天邊都染了,讓人目不暇接。夕陽趁人們不注意,像活潑的獅子滾珠般地打了個轉身,突然滾落下山了,再也不見上來,只見青灰色的天幕下,幾隻晚歸的小鳥,輕撥水面。
晚夜,家家都亮起了昏暗的燈光,靜靜地吃起晚飯。在這寧靜,和諧,美麗的晚夜,夜空中的景色甚美。繁星閃爍,似乎在對我們眨眼睛。驚蟄雨後,動物都活潑了起來。青蛙在田野裡歇息,卻仍不忘為人們奏樂,為人們彈唱。彈唱著,彈唱出更美好的明天。
我不知不覺早已把「小龍人」糖果全吃完了,可心中家鄉的味道卻是無窮的。「小龍人」不僅僅是甜味,更濃含了家鄉的「和」,「美」,「靜」的韻味。我愛我那美麗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