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因考試作文回家反思
2025-03-18 10:32:25
李紅豪是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尚重生: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副教授
可以說李紅豪是應試教育的替罪羊,也是應試教育運行模式的打擊對象,而這種模式又恰恰能剿滅創造型人才創新思維的萌芽。
作文該怎麼寫只是作文範圍內的事,交白卷、跑題都是他的自由。學校沒任何理由對一個學生進行直接或間接的驅趕或諷刺,回家反省不符合教師法、教育法。
如果硬說李紅豪有錯,或許是違反了現在學校普遍存在的「潛規則」,即以升學率來定論教育。「另類白卷」本質上反映了應試教育和創新型教育的衝突和對立,李的行為恰恰戳痛了應試教育的痛處和敏感神經。
這就是錢學森之問的答案所在,中國不能出大師級人物,就是因為注重應試的老師太多。華師一附中老師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他們也是應試教育的作品。
不要讓孩子做「蒙住雙眼的牛」
胥青山:武漢大學教科院教授
當下教育制度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也是在扼殺人才。當下教學模式多是工廠化的批量生產,沒有體現因材施教,全是一個模子,李顯然不適應,在老師眼中便離經叛道。這種學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像周海洋、韓寒都屬於這個類型。
「偏才」「歪才」都是「才」,在學校都應有一片天地。李紅豪這樣有個性、另類的學生,應得到學校特殊培養,而不是叫他們回去反思,否則也是扼殺人才。
李紅豪的批判精神是寶貴的,懷疑-批判-創新,本就是做學者的態度。教育者應看得更遠些,應該去引導他,不要武斷地說不對,一定要有人跟他對話,尤其是他崇拜、信服的人。不要讓這樣的孩子做一頭「蒙住雙眼的牛」,到處亂撞後,遍體鱗傷地倒下,是人才也會夭折。
李紅豪的一些做法是重壓下的反彈,家長和學校需幫助他釋放壓力,而不是打壓。對這類事情的發生,社會也不要大驚小怪,要呵護這樣的學生。如果李紅豪執意離開學校,未必走不出來,也未必不能成才,韓寒就是個例子,不一定非要上大學才能成才。
[學生因考試作文回家反思]相關文章:
1.疫情反思作文_成長作文4700字
2.關於英語作文的教學反思9篇_成長作文
3.作文的教學反思13篇_成長作文
4.月考後的反思初中生作文_成長作文1600字
5.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4篇_成長作文
6.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400字三篇_成長作文
7.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三篇_成長作文
8.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3篇_成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