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課教學反思
2025-03-18 23:25:26
無論哪個年級段,學生作文的教學永遠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生作文課教學反思,希望大家的教學工作起到幫助作用!
初中生作文課教學反思【1】
某先生看了一位學生的作文說:"好,有進步,這才像作文。"過些時候,看到另一位學生的作文,說:"太棒了,已經不像是在寫作文了。"有學生問:"老師,『像作文』好,還是『不像作文』好?"
先生道:"有的人原來寫文章,東拉西扯,詞不達意,顛三倒四,雜亂無章。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漸漸摸到了門兒,有了章法,上了軌道,所以說它『像作文』了,就是說,它符合了作文的規範。有的人文章越寫越成熟,看上去就和常見的作文不一樣:沒有常規的套路,不沿襲慣用的話語;或為時而作,或為事而作,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有事理的巧思頓悟;似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有章法卻不死守定法。這時說它『不像作文』,是說它對學校作文規範的超越。從『不像作文』到『像作文』,是進步,再從『像作文』到『不像作文』又是一種飛躍。"
作文可以作兩種解釋,一是指寫文章,這裡的"作文"是詞組,《現代漢語詞典》裡對此還作了一個補充說明:多指學生練習寫作;二是指學生作為練習所寫的文章,這個"作文"是名詞。現在通常講"作文"大概就是指學生習作,"像不像作文"想來也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的。
我們現在教作文往往是就作而教作文,課堂上宣講作文法,然後是出題目練作文,接下來是按作文規則評作文,有的地方還組織學生背作文選。總之,"學作文"、"像作文"的意識太強。一些學校寫作教學搞得成功,或是通過讀書來帶動,或是通過自由創作來帶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作文意識。
有的人能在文章中道出別人看不出、想不到、說不明的東西,這裡面有語言上的功夫,為文技巧的功夫,更有學養上、識見上的功夫。一篇文章裡可以看出作者非凡的才智,可以看出作者十年、幾十年的功夫。功夫表現在文章之內,但卻修煉於文章之外。
人們談健身之道,重在營養和鍛鍊這兩條。我們的語文教育,歷來也強調多讀多寫,與所談健身之道暗合。目前語文教學的手段,也還不外乎大量的攝入與大運動量的操練這兩個方面。不過儘管如此,人們還是發現學生較普遍地患有語文營養不良、發育不正常之症。病根在哪裡?恐怕在於補養與練功不得法。這些年來,我們根據"科學配方",採用大劑量的按照"科學法則"提煉的補藥加以餵養,丸散丹膏過量,瓜菜米麵不足。現在許多學生對文學作品不感興趣,有的學生雖有興趣卻苦於沒有時間去欣賞,還有的學生則不敢萌發興趣,在好些個中學裡各種文學作品都成為違禁的書,僅有的閱讀材料便是課本和作文選。另一方面,機械化的操作早已成了包括語文在內的各門學科教學的全部內容。這種教法學法,借一句練功的行話來說,屬於意念太緊,訓練不當,難免走火入魔。
為文當有法,然而並無定法,優秀的作文就在"有法"與"無法"、"像"與"不像"之間;教育須有模式,然而又不可死守定式,出色的教育大概也在有模式與無模式之間。規則有序的鐘擺聲和紊亂無序的噪聲都不是音樂,優美悅耳的旋律總是存在於有序與無序的和諧配置之中。在即將邁進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作文教學,乃至整個語文教育,正在呼喚"綠色食物",呼喚產制綠色食物的"綠色工藝",呼喚生長出綠色工藝的"綠色培育思想"。
初中生作文課教學反思【2】
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它是根據作文教學的要求,對批改中發現的學生作文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和評價的過程。在作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它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既是對前一次作文的總結,又是對後一次作文的指導。感謝這次同研一節課,讓我對作文講評課有了新的體會。反思這堂作文講評課,我認為其成功之處在於:首先教師要給自己一個恰當的定位,扮演好導演的角色,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向目標。這中間,教師要擅於調控課堂,做到
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其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是活動中的一員,在生生、師生的互動中生成新知識。再次,教師要擅於評價和鼓勵,用精當的評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上,我還注重讓學生練習有條理地說話、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概括能力,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意識和能力等。讓作文課不單是寫,而且還有聽、說、讀等方面的訓練。本課裡同樣也有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如:環節上還有些把得死,想放開,可是不知道學生會說什麼,怕駕馭不了,所以設計的時候還是走了保守的路線。這說明還是課堂調控能力不是很強,需要進一步鍛鍊並加強學習。在方法的總結上還是老師說得多,學生的認識僅限於表面,說明寫作的方法、評價的方法及角度還是把握不好,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指導,促進學生的寫作、評價水平都能提高一個新高度。如何利用作文講評為學生開創一個正常的自由表達空間,是作文教學面臨的難題,在今後的作文教學中,要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技巧,在作文講評中真正體會到寫作之樂,從而達到提高寫作水平。我將儘量抓住幾個關鍵環節。
一、樹立大作文教學觀,正確評價學生的作文
學生的活動天地和思維空間會使他們的一些做法顯得有些幼稚,想法有些天真,但那是他們真實情感的流露。按照「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說真話、實話、心理話,表達真情實感」的要求,在作文評價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欣賞學生的作文,尊重學生的意願.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教會他們講真話。只要具體明白、具有真情實感,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內心出發,寫自己想寫的、所追求的、所欣賞的,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激情,同時促進他們在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素質的發展。
二、以欣賞的眼光,科學評價學生的作文
作文講評不是單純的教師評、學生聽,而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討論、評議、修改的互動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要想使評講課上的生動活潑,教師必須根據作文訓練的要求和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並不斷創新,才能使作文講評真正起到拋磚引玉、穿針引線的作用。以欣賞的眼光來,首先要善於肯定。教師要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講評過程中通過設置靈活多樣的欣賞環節,如「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賞」等,讓學生朗讀自己的作品,暢談自己的寫作思路。同時還要注意肯定學生自己的相對進步,從而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進步和成績的機會,使被評價者通過他人的讚賞而受到激勵。另外我們還可讓學生的表現延展至課外,如鼓勵他們投稿等,讓他們充分「炫耀「自己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快樂。其次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賞中有評」。一是教師要善於用富有啟迪性、商討性、趣味性的語言點撥,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各抒己見,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評評好在哪裡,妙在哪裡,欠缺又在哪裡;二是教師要善於激發提高,喚起學生「我要修改、我要寫得更好」的心理需求,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值得提出的是,在學生動手修改、互改前,教師一定要強調「三分文章七分讀」,並提出相應的要求,切不可草率過場,敷衍了事,這樣在具體的欣賞、評析中,學生會產生一種羨慕之心,會自覺不自覺地以別人的優點為榜樣,吸收其中對自己需要的東西.自覺投入修改作文的過程中去。第三教師要抓住共性、突出重點。學生作文出現的共性問題,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語句不夠通順;二是應用文的格式存在問題;三是記敘文的「四要素」不全;四是議論文的論點不突出;五是文章的結構順序比較混亂;六是記「流水帳」,不能突出重點等。這些共性問題,其實都是學生作文的基礎問題。評講中,如果不注意這些共性問題,草草過場,往往它就成為我們作文教學路上的絆腳石,這點不容忽視。但我們又不能蜻蜓點水、面面俱到。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在作文中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每次確定一到兩個重點進行落實。
三、引領學生自改、互改,切實提高學生的自改能力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作文教學要重在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因此,在講評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到自改、互改中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這是減輕老師工作負擔和壓力,培養學生動手、用腦等多方面能力的好舉措。首先教師要明確修改方向、提出要求,學生對照要求自改;其次學生在自改的基礎上進行互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別人是如何觸及生活、觸及自然的,是如何展開大膽而合理的想像的,又是怎樣以真情實感寫出新穎的文章來的,在互改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從而達到相互溝通、交流的目的。再次教師要引領修改,對部分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評改和交流,用這種引路的方法,鼓勵學生認真觀察、親臨社會實踐,把筆尖探到現實生活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去強化情感。綜上所述,只要我們語文老師能夠抓住關鍵環節,在講評作文時講究科學,注重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創造一個和諧、民主、自由、健康向上的學習、育人環境,我們的作文教學水平就一定能上一個新臺階。
[初中生作文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1.疫情反思作文_成長作文4700字
2.關於英語作文的教學反思9篇_成長作文
3.作文的教學反思13篇_成長作文
4.月考後的反思初中生作文_成長作文1600字
5.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4篇_成長作文
6.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400字三篇_成長作文
7.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三篇_成長作文
8.實用的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3篇_成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