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一個被世人遺忘 卻又溫暖的節日
2025-07-08 05:08:10
生活中對於春節,國慶節,中秋節的這類傳統節人們了解的都許多,而對於寒衣節這類傳統節日了解的就比較少,寒衣節是一個祭祀的傳統節日。寒衣節的存在也相當有意義,雖說是一個「被世人遺忘」的節日,但也是一個溫暖值得我們去了解的傳統節日。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陰曆十月一,是中國傳統的寒衣節。這一天又叫「十月朝」「祭祖節」,民間風慣稱之為鬼頭日。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的風俗
祭奠先祖,準備過冬。我國自古以來就有 新收時祭奠祖宗的風俗,以示孝敬,不忘本。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風俗。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民間送寒衣時,還講究在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象徵布帛類,以救濟那些無人祭祖的絕戶孤魂,以免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
寒衣燒紙敬神明
寒衣節前後,大街小巷都在燒紙錢,空氣中瀰漫著煙塵。荀子曾言:「君子以為文,小人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只有小人才當成是封建思想,當成文化是好事,當成封建就是壞事。對中國人來講,「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些都是敬畏。心頭有敬畏,就不會肆意妄為,無惡不作。懂得敬畏,我們才能善待別人,約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