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2024-12-12 08:59:09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很多,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快來看看吧。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發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著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奔向現代化吧!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傳統美德是傳統道德體系中傳承至今的最基本的合理內核。孔子以知、仁、勇為三達德為基礎,第一個構建了完整的道德體系;孟子以仁、義、禮、智為四母德,將其擴展為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的「五倫十教」;此後儒者,有「四維」、「六行」、「八德」、「三綱五常」之說等等。除儒家一系列完備的道德體系而外,道家的貴生、法家的理性、墨家的節用等,都從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中華民族的道德內容,形成了中華道德倫理的豐富多樣和博大精深。在此,本文旨在淺議與今天道德建設密切相關的五大傳統美德。

  一、仁愛

  仁的核心是「愛人」。孔子認為仁者應該同情、關心、愛護、尊重、幫助他人,時時處處以己推人,為他人著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仁愛思想,提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主張由親愛親人進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由己推人,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層層向外遞推,最終達到「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孟子·梁惠王上》)的境界。中國古代思想家不僅把「仁」視為做人的基本準則,他們還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滲透於政治運作過程之中。在先秦時期,孟子曾大力提倡「仁政」,提出了一整套仁政的方案。《禮記·禮運篇》中更設計了一個洋溢著仁愛精神的「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一幅人與人相親相愛、和睦融洽的美妙圖景,也成了古往今來人們孜孜追求、無限嚮往的社會理想。「憂以天下,樂以天下」,體現了仁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宋初名儒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傳統儒家仁愛精神的升華。

  二、誠信守義

  在道德體系構建上,中國古代各派學者都對信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視。人們往往把信與忠、誠合稱為忠信、誠信。其中儒家對「信」最為推崇。在儒家看來,信是「進德修業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以子思、孟子為代表的思孟學派更把誠、信的倫理原則上升為天道,認為天道是真實無妄的,人道作為天道在人類社會的體現也同樣應該是真實無妄的,「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孟子·離婁上》)。作為人際交往的行為規範,信的基本要求是真誠相待、誠實不欺,講究信譽,信守諾言等。孔子有云:「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論語·陽貨》)。如果不以誠摯之心待人,言行不一,翻雲覆雨,則會產生信任危機,導致人際關係的惡化。儒家重視、提倡信,要求人們能夠言行一致,但並不是把言行一致作為絕對的行為戒律,僵化地套用於人際交往之中,講信必須要以義為標準去衡量。《中庸》說:「義者,宜也。」這裡的「宜」大致取適宜、合理的意思。孔子曾提出「見得思義」的主張,即在利益面前,要首先考慮是否應該、合理的問題。這一思想並不否定人們對個人利益的追求,但是要以義作為衡量其行為的標準,此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講信有違大義,則寧願食言。儒家講信,注重的不是其形式,而是其精神實質。如果離開道德的標準,片面地強調信,很容易導致對道德責任的否定,破壞正常的社會秩序。

  三、修己慎獨

  中國有「正人先正己」的古訓,強調人人從我做起。「正己」不僅是修養自身,也是對社會負責。儒家尤其注重自我道德修養,把個人的「修身」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點。儒家直接開啟了「修身為本」的觀念,使道德主體自覺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在中國傳統社會諸多的自我道德修養方法中,「慎獨」最能體現道德的主體意識。「慎獨」,是中國倫理思想史上一個特有的範疇,也是獨具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見於《禮記·中庸》:「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大意為,沒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覺的地方更能表現出君子人格的,也沒有比細微之處更能顯示君子風範的,君子,不需要別人來約束自己,不會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縱自己。慎獨是高度自覺的道德操守,「誠於中,形於外」,「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禮記·大學》)。「慎獨」把道德規範推進到一個更高的境界,使思想信念與行為舉止純然一體了。

  四、精忠愛國

  中華民族素有一種對國家、民族、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因為家國同構,國家社會與家庭自我本為一體,共生共存、息息相關,沒有國家社會,便沒有家庭和自我。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一種精忠愛國的浩然正氣和崇高民族氣節。在中國傳統道德中,捍衛民族尊嚴、維護祖國利益歷來被視為「大節」。在封建社會它往往與「忠君」相連,「忠君」背後是深層的國家意識,因為君是國家的代表。這種精忠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動民族發展的巨大精神動力。每當國家民族處於危急之際,人民都要起來保家衛國,反抗侵略,不惜以身殉國。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歷經磨難而沒有消亡,與這種愛國主義傳統密切相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藺相如「先國家而後私仇」,「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遊臨終「示兒」,辛棄疾「夜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到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等,他們身上都閃耀著精忠愛國傳統美德的光輝。

  五、謙和好禮

  謙和好禮是古代中國人立身處世的一種美德,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禮」作為中華民族的母德之一,根源於人的恭敬、辭讓之心,出於對長上、對道德準則的恭敬和對兄弟朋友的辭讓之情,它和仁德相互聯繫,內容相當豐富。作為社會制度有「禮治」,作為倫理秩序有「禮教」,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有「禮節」、「禮儀」,作為個人修養涵養有「禮貌」,處理與他人關係有「禮讓」,作為個人修養實踐,它表現為「謙」、「和」二德。謙者,謙虛、謙讓也。集中體現在榮譽、利益面前謙讓不爭,人際關係中相互尊重。「和」作為君子的重要品德,體現在待人接物中表現為「和氣」;體現在人際關係中被稱為「和睦」;體現為價值取向是「和諧」。由和睦家庭、和諧鄰裡開始,終致協和萬邦。中國歷史上許多故事,如「將相和」、「三顧茅廬」等都體現了謙和之德。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博大豐富,是現代中國倫理道德的源流,對於我們今天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維護社會秩序、增強國家凝聚力,促進世界和平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這些優秀傳統倫理道德,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應盡職責,也是我們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誠信,顧名思義,就是誠實守信,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都要講誠信,都要有責任感。它不僅僅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還是每個人從小講誠信最起碼的標準。

  一個人只要講誠信,別人才會讚賞他,尊重他,親近他,在有困難時才會幫助他。否則,人們將不會信任他。

  北宋詞人晏殊,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晏殊的誠實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他以誠實的珍貴品質取得人們的信任。

  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就是說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都難追上,所以我們說話要算數。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裡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裡,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這就證明了講誠信的重要性。

  希望我們每人都講誠信,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同类文章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我是一隻小鳥,在藍天下自由自在的飛翔。我的家住在綠色的森林裡,那裡綠樹成蔭,我可以每天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我們一家三口在那裡幸福的生活著。  日子就這樣過了好些年,有一天,媽媽突然對我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該是到外面去看看世界的時候了」。聽完媽媽的話雖然心裡有太多的不舍,但最終還是揮淚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古人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是我可愛的家鄉,她有山有水,水清澈見底,天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十分美麗。它是一個人們喜愛居住的綠色城市,特別是在美麗的春天,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綠樹成yin,生機ang然,是古今中外人們都非常嚮往的地方。  我的家鄉杭州很美麗、很可愛,對於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篇一:文明校園,從我做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五年級六班的侯京呈,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每當我走進我們霸州市第二小學的校園時,就能感受到它的潔淨和美麗。嶄新而整齊的教學樓矗立在面前,寬大的操場,還有教學樓兩邊剛剛完工的花池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導語:春之百花,夏之碧水,秋之金黃,冬之瑞雪,和諧之美。那是上天鍛造的自然之美。以下是小編為大眾分享的和諧之美作文三篇,歡迎借鑑!  【篇一:和諧之美作文】  創建和諧社會,是現代中國想要持續穩定發展的首要目標;所以作為公民的我們,創造和諧,發現和諧之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蔚藍蔚藍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下面我們來描寫一下孝道吧。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作文範文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起這首詩,就會想起唐代大詩人孟郊的名詩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美德少年」這個光榮而又響亮的稱號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要靠平常的一言一行,行言舉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歡迎閱讀。  【篇一:美德少年】  我叫於世芮,9歲,在東三教小學四年級二班讀書。  身為一名學生的我嚴格遵守各項的制度,在學校,我努力學習,懂得遵紀守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俗話說的好,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非常珍貴的品質,有人說,沒有了誠信,就相當於一個人失去了肉體。但是,有一件意外看到的事情,讓我大吃一驚。  一個星星閃爍的夜空,媽媽興致勃勃地帶我去逛超市,我邊聽著音樂,一邊看著路兩旁有沒有發生什麼趣事,媽媽曾說過:我和老爸是一個德性,總愛添油加醋,只要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是一種美德,奉獻的人感動自己也感動他人,讓奉獻的養分滋養我們的心靈,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1: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在繽紛、美麗的花園中,生長這各色鮮豔美麗嫵媚的花兒。在人們的讚美和欣賞下,花兒似乎更加挺拔、更加鮮豔了。  而在美麗的花兒腳下,一段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文明是一首歌,一首煥發向上催人奮進的歌,我們的社會沒有了它,就好比一首歌曲失去了旋律;文明是一朵花,一朵燦爛的花,無私地為我們的社會散發著幽幽清香;文明是一棵大樹,默默地為我們的社會遮風擋雨……傳承文明,我們會讓生活中的亮點更為閃閃生輝;學會禮儀,我們正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和諧的社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一個充滿文明氣息的地方,一個美麗的臨海城市,一個省級工業園區,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1個鎮、6個街道,戶籍人口88萬,全國百強縣排名37,是山東省10強縣之一。這是哪裡?你知道嗎?這便是養育我的地方,我美麗的家鄉——萊州。  萊州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地方。史載,夏代曾經建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