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很痛還能掏嗎(掏耳朵不可隨便亂掏)
2023-04-18 21:05:05
掏耳朵這個動作就和挖鼻孔一樣,是不經意間進行的,
反正沒事的時候,掏掏耳朵就當是清潔了。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掏耳朵的時候有些人會習慣性的用手指、棉籤、挖耳棒等,左掏掏、右掏掏、前掏掏、後掏掏,只要開始了,就必須掏出來點什麼,才能停下來。
不然就會一直進行下去.....
根本就不會考慮耳朵本身是否能承受這種大力的的「摧殘」。只顧自己的享受。
要知道,暴力的掏耳朵只會損傷耳內神經造成耳內疾病,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顱內感染】。
耳屎又被稱之為「耵聹」。
由耳道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淡黃色分泌物,它的作用是:
①抗菌,耳屎含有脂肪酸,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幫助外耳道免受細菌的感染。
②保溫。耳屎含有一定的溫度,不至於讓耳朵內的皮膚過於乾燥。
③防止異物入侵,可以防止一些灰塵、小蟲子進入耳朵,損害鼓膜。
③降低噪音,緩衝外界的噪音,避免鼓膜受到外界
沒必要。
因為我們大部分人的耳屎都會自行排出的,會隨著我們人體咀嚼食物或者是張口運動的食物排出來。除非部分人群,也就是有一類人群耳屎位置比較深、堅硬,也或者是會出現溼性耳屎,也被稱之為「油耳」;這類人群的耳屎一般不易排出,需要藉助外力。
還有就是由於長時間未清潔導致耳屎堆積出現了聽力下降、耳朵脹痛等情況出現,這種是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的。
但是,對於有些人群動不動就喜歡掏耳朵的行為,是不建議的,因為你的「過癮」行為。正在給自己的耳朵帶來危害。
耳朵並非越乾淨越好,大力掏耳朵或會導致【顱內感染】
很多人在掏耳朵的時候會習慣用棉籤,覺得棉籤柔軟對耳膜沒有損害。可是當棉籤進入耳朵的時候,一些棉籤的纖維會遺留在耳道內,無法排出;當時間過長,堆積過多的就會導致局部潰爛,從而引起顱骨感染。因此,大家在掏耳朵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那麼,除了顱內感染以外,大力掏耳朵還會引起:
①外耳道皮膚損傷。在掏耳朵的時候,如果一個不小心刮傷了外耳道的皮膚,瘙癢、疼痛就會找上你。
②傳染性疾病。與其他人共用一些掏耳工具,也或者去進行採耳的時候,使用的工具未進行消毒,就會出現一些真菌和細菌感染。
③真菌性外耳道炎。每次洗頭、洗澡的時候,一些汙水不小心流進了耳朵裡,沒有及時擦乾淨,長時間就會導致一些黴菌滋生,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
最後,建議大家在清理耳朵的時候切忌不要大力,也不要用過於尖銳的物體;要適當的控制自己掏耳的次數,如果覺得耳朵不舒服,可以適當的揉揉耳朵緩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