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創新的作文
2024-08-27 13:26:11
創新是人的才能的最高表現形式,小編收集了有關創新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創新
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題記
俗話說:「第一個用鮮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可見,在人生中,創新是身旁的明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創新是遠處的山巔,激勵我們登上高峰;創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隨我們暢所欲言,匯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斷創新,才可以支撐起整個世界。
魯班懂得創新,因而在被野草劃傷時不是將它攔腰折斷,而是彎下腰仔細觀察它,於是發現野草上有許多細小的齒。因而頓生靈感,經過一次次的實驗,終於發明了鋸,造福於人類。
齊白石懂得創新。從小便對畫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因而自學成了一大家。但他卻對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顧」,而是去汲取名家的長處來填補自己的空白,60歲、70歲、80歲,齊白石的畫風在不斷的改變,水平也在一次次改變中突飛猛進,因而他的一生五易畫風,一次一次的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一次一次的求進取,終於為我們所熟知,為世人所景仰。
而對牛頓來說,晚年的他不懂得創新。年輕時因一個蘋果發現了地心引力,以後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到了晚年,卻沉迷於亞里斯多德的柏拉圖學說,花費十多年時間「潛心」研究上帝的存在,不思進取,在迷信中一點一點將黑髮「浪費」,將自己的創新精神丟入大海,最後賠上了自己的老年時光,毫無所得,。由此看來,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會因為不創新而變得黯淡無光。
創新,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必需的一種精神。有了創新,可以搭載萊特兄弟的飛機飛上九重天;有了創新,可以與愛迪生在電燈下侃侃而談;有了創新,可以與諾貝爾炸開山頭,炸出通道;有了創新,可以與列文虎克共同觀察微觀世界……
為自己插上一雙創新的翅膀吧,你一定會展翅飛翔,搏擊長空!
第二篇:創新
創新是人的才能的最高表現形式,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車輪。縱觀歷史,每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無不是敢於創新的。敢於創新,是一種極可寶貴的精神,我們都應該學習。
小學的一篇課文《第三隻小板凳》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讀小學時,一次勞作課後,他給老師交了一隻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當老師看了極不滿意時,他從課桌下又拿出第一次、第二次做的小板凳……愛因斯坦做出了第一隻小板凳,為何不就此罷休而又做了兩次,直到自己認為滿意時才交給老師?這是因他具有創新精神。正因為有這種創新精神的支配,他才成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大約23XX年前,希臘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亞里斯多德,他認為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約莫4XX年前,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並不因為亞里斯多德說過了什麼就輕易相信,他通過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建立了自由落體定律:一切物體如果不受空氣的阻力,在同一地點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伽利略有如此的創新精神,便建立了物理學中的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並發現了拋體運動規律、擺振運動規律等。
有人說第一個用鮮花來比喻少女的人,受到人們一致的稱讚,被譽為天才;第二個套用比喻的人,則被人們譏為庸才;等到第三個仍用此比喻的人,就被人們斥為蠢材了。這種說法未免誇張,但其中讚揚創新的意思卻是無可非議的真理。
雨果說得好:「即使你成功地模仿了一個有天才的人,你也缺乏他的獨創精神,這就是他的天才。我們來讚美大師吧,但不要模仿他們。還是讓我們別出心裁吧,如果成功了,當然很好,如果失敗,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應提倡創新,而且要敢於創新,而不去步人後塵,拾人牙慧。年輕的朋友們,趁我們正值青春年華,努力吧,願我們有所創新,有所發明!
第三篇:創新
有一個詞在網絡這個交流平臺上總是被屏蔽——抄襲。所以我一般用借鑑加上引號來代替這個詞。當然與之相對的還有一個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詞,創新。
何為創新?創造新的東西,便是創新。歷經前人所沒有經歷過的,那便是創新。創新不僅僅是個人,還有民族,還有世界。創新的力量,便是支持著一個人活下去的動力,那是支持一個國家站著發展的動力,那可是推動了一個時代被尊崇的榮耀。
其實我想說一句真實的話。與國界無關,與尊嚴也無關。
很多人說不支持國產就是賣國。其實不然,這樣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國產怎麼支持。動漫抄襲,產品抄襲,很多人大言不慚的稱自己為國漫、國產救星,那麼你們怎麼拯救?不思索怎麼創新,只會一味的貶低外國產品?好吧,謾罵也是創新。那麼,只會一味的貶低外國產品不去行動這叫創新?其實貶低國內產品的人也有錯,你們爭吵的這些功夫,已經夠國外有多少東西被創造出來上市了。
我其實很期待「中國製造」可以變成「中國創造」,我也曾歡欣的想過,如果真的創造出來會如何,我也這樣的希望過,中國不要因為那些丟人現眼的傢伙而背負上抄襲的罵名。
我希望創新,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創新的主力大軍。
創新,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如果你想有創新的能力。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不要緊,那麼為什麼不努力?為什麼要去抄襲?為什麼不用創新去證明自己。
有些人讓自己的名字成為抄襲的代名詞,被人嘲諷還好意思去告別人保護自己的版權。有些人甚至支持抄襲者,說被抄襲是那些原創者的榮幸。這算什麼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人怎麼可以活下去,一個沒有創新力量的民族又如何屹立於民族之林?一個沒有創新的時代又如何永遠留在後人的心中?
創新並非遙不可及,只是人們不願去觸碰它可以帶來的輝煌,他們選擇與它背道而馳,獲得短暫的榮耀,卻背負上了道德和法律的枷鎖,永世不得翻身。
創新真的就這麼難麼?創新所帶來的,為何不去接受。創新是不竭的動力,它的力量真正顯現的時候,連天地和時光都要為它停下腳步,為它高唱讚歌。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個人收穫他所沒有的榮耀和地位,創新的力量可以從頭到尾的改變一段本無法觸及的命運。
它讓我相信未來,它讓一個國家有未來,它讓世界為之震撼,它讓時代為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