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作表率執紀為民建功業優秀徵文
2023-12-03 19:50:31 1
中國夢就是每個人的夢,是56個民族共同的夢想,是13億中國人的夢想,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我們的夢想。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看看吧。
兩學一做作表率執紀為民建功業徵文一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各地黨委(組)積極響應,掀起了一次次學習黨章黨紀黨規熱潮,眾多的黨員幹部積極學習先進典型,踐行做合格黨員的新標準,學習蘭輝、許大勇、牛玉儒等身邊人身邊事。黨委(組)也不停召開專題學習會,目的都是強化黨員幹部要真正切切地學懂、學透黨章黨規黨紀,在實際行動中不偏不空。作為一名黨的幹部都應該深知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明確了目標後,在實際工作中才能真正發揮先進性,做到學以致用。
從古至今,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中國人真正的脊梁。如「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捉發」的周公,「壯士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的」荊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他們一個個挺拔的身影撐起了民族的脊梁,一行行閃光的名字,伴隨著青史流芳,如今,在紀檢戰線上敢於與一切惡勢力鬥爭,經得起誘惑,一生清貧,兩袖清風的優秀紀檢幹部許大勇;在走基層中,深入百姓生活,體味百姓生活疾苦的好幹部牛玉儒,他們用自己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名幹部就應該全力以赴為民盡獻自己的智慧和才幹,帶好頭,做好表率,切實為民謀幸福。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的關鍵時期,「精準扶貧」、「一路一帶」發展新驅動等經濟新常態,需要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的積極付出;反腐倡廉,需要藉助每一名幹部群眾的眼睛雪亮,先鋒需要從我做起,建功,需要立業在崗,就普通的黨員個人來說,就是要時刻把黨紀黨章放在心上,始終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利,也就是說要把「德行」
貫穿於做人做事始終,老老實實做人,從嚴治家,注重家教、家風建設,切實踐行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自身良好作風帶動社風民風,以個人品德促社會道德的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助一臂之力。
兩學一做作表率執紀為民建功業徵文二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
「兩學一做」是開年以來的首要任務,是向高標準努力,向中央看齊的具體表現。因此,要想成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章黨規的模範學是基礎,做是關鍵,黨員領導幹部要在反覆研讀中提高黨性覺悟,要讓「四個進一步」成為黨員幹部的精神之鈣,成為做人、幹事、創業的基本遵循,成為黨員領導幹部時刻把牢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
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就要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從嚴從實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和黨章黨規理論武裝頭腦、蕩滌心靈,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以「向我看齊」的底氣激發以上率下的正氣,引領廣大黨員幹部做到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等「四講四有」,讓共產黨人以信念、人格、實幹立身,讓黨員領導幹部以嚴的標準和實的精神詮釋「人民公僕」內涵,踐行勤政為民的責任。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優良作風是黨聯繫群眾的強力粘合劑,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認真學習領會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不移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是觀大勢、明大局的集中體現,是驗證群眾在黨員領導幹部心中的地位,只有群眾在黨員幹部心有了分量,才能踐行全黨的宗旨意識,才有執政為民的思想基礎。「兩學一做」不僅是為黨員領導幹部在為政修身、做人做事上提供了精神引領,同時還是讓黨員領導幹部增強核心意識,堅持把對黨絕對忠誠展現在尊重人民群眾、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上。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也是共產黨員最大的戒律和最基本的遵循要求。《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黨員幹部只要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就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兩學一做」就是把黨的政治行為變成黨員領導幹部的自覺行動,在做好「五個堅持」的同時要學好黨的歷史,學習共產黨的好幹部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楊善洲、沈浩等為人民服務的先進典範,只因為他們成為共產黨人的典範,是因為他們把「人民」看的重於千金,重於生命,在他們身上證明了共產黨的細胞裡充滿了人民群眾。實踐證明,只有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才能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兩學一做」就是外正其容,內正其心。習近平曾說:「這裡是立規矩的地方,黨的規矩、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因此,黨員領導幹部在「兩學一做」上一定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防微杜漸,知行合一,敢喊「看我的」、「跟我來」,在勤政為民上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群眾,思想上尊重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
兩學一做作表率執紀為民建功業徵文三
近日,筆者來到市殯儀館的火化作業區,由於生產計劃的安排,該火化車間的火化爐暫時停爐了,告別了往日的喧鬧,工作現場很難見到一個人影。當來到火化間操作室時,見幾個年輕小夥正啃著饅頭,聽說筆者要採訪他們,幾個人顯得很興奮。其中一個戴眼鏡略顯文質彬彬的小夥是火化班班長,名叫殷朝榮,他說,火化爐停爐後,需要等待兩天,爐膛溫度才會逐漸降下來,待爐門打開,沒有太高的溫度後,才能鑽進人去,現在同事、工友們都在各個角落裡清理衛生。他說:「每到火化爐因生產計劃安排而停爐時,工友們都會忙著清理各處的衛生,因為一到火化爐正常運轉就沒有時間幹這些活了。」
吃完飯,工友們換上工作服,王建忠、趙科、劉玉紅、王亮儒、李瀟、殷朝榮用繩子使勁把褲腳勒了勒才紮上護腿護膝,正疑惑他們為何這麼裝束時,在一旁換工作服拿爐門氧槍焊的殷朝榮詭秘地說:「因為我們要去火化爐爐膛裡維修風管設備部件,清掃火化爐爐膛內向外排放煙霧的出口,不紮緊褲腳褲腿,煙道裡的氧化物就會鑽進褲腿,奇癢無比。」清理火化爐爐膛內的氧化物及廢渣,保障火化爐正常運轉,使產生的煙氣從此處能順利通暢,這就是他們當天的任務。「這雖然聽起來簡單,可它關係到火化爐的正常運轉。所以一有機會,不管再累也要擠出時間清理爐膛煙道。」殷朝榮說。
火化車間內,一條10多米長的爐膛煙道鋪設在地板下面,鑽進火化爐爐膛內,直徑0.2米的煙道口就呈現在眼前了。殷朝榮說:「火化機煙道一頭連著車間內火化爐爐膛,另一頭連著火化間外除塵系統,在火化爐正常運轉過程中,吹氧助燃產生的大量氧化物煙塵通過除塵彎頭進入火化爐爐膛煙道時,會有一部分煙塵冷卻沉降在煙道內,時間一長,煙道內會積滿厚厚的黑褐色氧化物,這層氧化物如果不及時清理,就越積越厚,最後堵塞煙道。」說著,殷朝榮打開了爐門,煙道壁上有一個直徑僅0.2米的方形入口,工友們就是從這裡鑽進火化爐爐膛煙道的。
入孔口距離地面有一米深,要從這入孔口清理爐膛煙道的煙塵雜物卻難住了筆者,站在一旁的殷朝榮說:「要從這入孔處鑽進去可是要有一定技巧的。」說著他在前面做起了示範,只見他兩隻手先把住入孔上方的邊框,胳膊用盡全身的力氣使身子整個提起來,這樣雙腳就能很快地伸進入孔口,慢慢地整個身子也就隨著重心的移動鑽進了煙道。
「由於煙道是長方形的,在雙腳進煙道時就會落在長方形灰面上,這時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在煙道裡,所以得格外小心。」殷朝榮提醒道。進入煙道後,裡面的世界與外面的光景就隔離了,裡面漆黑一片,在10米開外的煙道盡頭有一盞燈發出微弱的光,借著這光,工友們提上作業工具:鐵鍬、鎬頭、鐵皮桶和小掃把,弓著腰小心翼翼地向前移動,只聽見腳底下發出簌簌的聲響。殷朝榮說:「腳下踩的這軟綿綿的東西便是我們今天要清理的對象。」由於在裡面呆久了會胸悶、缺氧,所以要抓緊時間幹活,說著只見工友們很快行動起來。其實看著這活很簡單,就是把腳底下的這些菸灰一鍬一鍬的裝進鐵皮桶,從入孔口倒出煙道處面就完事了。然而,要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裡幹這些活可確實不容易。殷朝榮說著就快速地揮動起手中的鐵鍬,鐵皮桶很快就裝滿了煙塵土,其他工友提起鐵皮桶慢慢地向入孔口移去,就這樣,工友們相互配合,完成他們的工作。
由於煙道過長,裡面通風效果極差,在幹活十分鐘後,就得爬到入孔口處換換新鮮空氣,這時通過入孔口看到的外面世界是分外明亮。清理完煙道內的塵土,當工友們從火化爐膛煙道內鑽出來時,透過刺眼的陽光,彼此眼神對視的那一刻都笑了,工友們此時全身上下都被黑褐色的氧化物及煙塵塵土染成了「大黑人」,就連戴的眼鏡和口罩也都透著黑褐色。
殯儀館火化作業區火化班的這些年輕的「天國信使」,可愛的工友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文化程度都是大學專科,年齡最大的也是高職畢業技師資格。這些「天國信使」們鑽火化爐爐膛煙道,是保證火化爐爐膛煙道的暢通,火化爐的高效運轉,收穫的僅是一份辛勤的勞動汗水。
當筆者離開殯儀館火化作業區時,火化爐響起了隆隆的轟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