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關於弘揚長徵精神徵文範文
2023-12-03 12:34:46 1
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路標,他們是豐碑!可歌可泣的事跡,可贊可嘆的信念,可敬可畏的軍魂!我能不被他們感動,不被他們震撼嗎?他們是永恆的,因為信念永存,長徵的精神永存!
20xx關於弘揚長徵精神徵文範文一: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大家還記得這首詩嗎?這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親自為紅軍長徵寫的一首詩。其實,我們學過的許多課文都與長徵有關。比如,《豐碑》《金色的魚鉤》《軍神》。我們應該向課文裡的人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各種好精神。
在二萬五千裡長徵中,解放軍們克服種種困難,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餘次戰鬥,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越荒無人煙的地區,不知死了多少人,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奇蹟!
今年10月,是紅軍長徵出發70周年紀念日,我們要弘揚長徵精神,學習長徵精神。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兩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裡長徵。
有一個人叫於利祥,從1998年10月8日至2005年10月22日,自費110多萬元,累計用了整整4年零8個月的時間,跨越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走完了紅一,二,四方面和紅軍二十五軍長徵經過的路線,共行9萬多華裡,現場拍攝長徵遺存圖片2萬多張,尋訪老紅軍數十人,寫日記及相關資料80多萬字。他的行動本身,就體現出了可貴的長徵精神。
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告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徵嗎?
20xx關於弘揚長徵精神徵文範文二:
80年過去,長徵親歷者以血肉之軀譜寫的這部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依然為世人所讚嘆。他們所創造的長徵精神,早已融進中華民族的血液。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長徵精神是中國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鮮血中鑄就的長徵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廓清歷史脈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長徵精神與蘇區精神一脈相承。贛南是原中央蘇區的主體和核心區域,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在這裡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蘇區精神是長徵精神的直接源泉,長徵精神是蘇區精神的傳承和發展,它們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中鑄就的重要精神豐碑。
歷史漸行漸遠,精神光照千秋。今天,贛南大地抖落滄桑,已然氣象萬千,廣大幹部群眾正積極投身於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嶄新徵程。新的長徵,再一次從這裡出發。《若干意見》出臺實施兩年多來,全市上下感恩奮進,搶抓機遇,知責思為,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這是對這片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付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的紅土聖地的最好告慰,也是對80年前偉大長徵親歷者的致敬與禮讚。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要進一步弘揚蘇區精神和長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不斷推進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在「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中再創新時期「第一等工作」。
偉大的土地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引領偉大的實踐。長徵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長徵精神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孕育和積澱的中華民族精神,在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大力弘揚長徵精神,就要堅定理想信念,與時俱進,勇於擔當,昂揚奮進,改革創新,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投身振興發展的火熱實踐;就要以超凡的定力,咬定目標不放鬆、不搖擺、不折騰,潛心靜氣打基礎、惠民生、利長遠,百折不撓,鍥而不捨,扎紮實實把《若干意見》的政策利好轉化為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美好現實;就要以艱苦奮鬥立身,以拼搏奉獻樹德,以攻堅克難成就振興發展偉業;就要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為民、務實、清廉,深化「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患難與共,唇齒相依。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當年硝煙已經散去,新的長徵赫然在前。新的起點,新的長徵,讓我們高擎長徵精神的火炬,沿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徵程,鏗鏘前行。
20xx關於弘揚長徵精神徵文範文三:
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裡響起;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流偉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裡留下了紅軍長徵的精神!這裡是波濤洶湧的大渡河;這裡是獨具天險的瀘定橋;這裡是峰峰如劍,插入雲霄的婁山關;這裡是冰封雪蓋的夾金山;這裡是中國的搖籃!
紅軍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是戰爭史上的奇蹟。到底是什麼使原本弱勢的紅軍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使紅軍願意拋頭顱灑熱血,使紅軍歷盡艱辛,克服險阻也最後走向勝利呢?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徵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信念支撐著紅軍由劣勢轉為優勢,支撐著紅軍走向了勝利。長徵的勝利不是偶然的、暫時的,而是必然的、永恆的。回顧歷史,歷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現在眼前。官渡之戰中曹操運用幾萬之眾大破袁紹十萬大軍;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不過數萬兵將卻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淝水之戰中謝石、謝玄率八萬之眾勇擊苻堅百萬雄師……然而這些只是憑軍事家的謀略,而且他們無法改變中國戰亂的歷史。唯有紅軍以數萬之眾在共產黨領導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勝衝破了蔣介石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走向長徵的勝利!走向中國革命的勝利!
勝利的步伐總是踏著烈士的鮮血走來的,勝利是傳承著信念走來的,毛澤東同志在長徵中留下了《憶秦娥》: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漫漫長徵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紅軍站起來,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萬五千裡長徵路,路有多長,紅軍灑下的汗水就有多長!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茫茫的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的精神!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路標,他們是豐碑!可歌可泣的事跡,可贊可嘆的信念,可敬可畏的軍魂!我能不被他們感動,不被他們震撼嗎?他們是永恆的,因為信念永存,長徵的精神永存!
長徵為人類歷史寫下了最壯麗的一頁:永恆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遠的豐碑!喇叭聲仍咽,戰鼓聲猶響,馬蹄聲還鳴。若要問在長徵精神中學到了什麼?我會回答,學到紅軍永存的信念!時間不會磨平記憶的稜角,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會滅;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勝利其實就在不遠處!因為:信念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