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中的義和懸是啥意思(牢家義三字的原始意義)
2023-09-16 09:16:22 9
從商鞅變法開始,明確規定牛是不能吃的,一直到宋朝這一制度仍保留,而宋朝卻允許殺殘疾牛和病牛,但也必須報官,所以有包公斷牛舌案的故事。
古代時,牛不僅是家畜,更是農業生產一個重勞力,所以古代皇帝不允許百姓吃牛。
古時牛是幹活的,吃牛要坐牢,豬是家養的不能幹活可以吃,所以,牢字是宀下面一個牛字。
周天子有國,諸侯有邑(「寀邑」),卿大夫有家,古代祭祀,天子用九牲是為太牢,其中牛羊豬必備,也就是說,只有"天"才有資格吃牛。
諸侯用六牲,是為少牢,羊豬必備,不能用牛,而卿大夫只能用三牲,豬是最大祭品,卿大夫自養豬,年底進行祭祀,豬圈就成了卿大夫住所的標誌,所以,家字是宀下面是個豕,豕就是豬。
義字,繁體字"義",羊字下面我字,人人為「天"獻一隻羊,就是義,誰獻得最大,就是最"美",大字加羊字,就是美。西安周邊的關中一帶方言,說好不說好,而是"美著咧"。
到了戰國,諸侯都稱王,祭祀也升格,於是《孟子》裡有國君見人拉牛釁鐘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