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2024-11-06 14:18:10

  導語:孝,是做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面是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歡迎參考:

  【篇一: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孝,是回到家,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順便的一聲問候;孝,是在學習上的努力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孝,是不在父母面前頂嘴,對於一切嘮叨都要耐心接受,孝……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許有許多人覺得遙不可及或是一個冠冕堂皇的代名詞。不,它只是一個極其平凡而普通的名詞,無時無刻不在我的心中發芽、滋長。

  「不,還是住在我家吧。」「不,我家人多熱鬧,咱媽不是喜歡熱鬧嗎?」「……」哎,醫院裡傳來一聲聲爭論的聲音,是我的媽媽、舅舅們。這不,外婆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顧,外婆有三個孩子,也就是我的媽媽,大舅舅和小舅舅。他們都希望自己能親自照顧外婆,儘儘孝心,在醫院裡吵得不可開交。我趁他們吵得熱火朝天是躡手躡腳地走進病房,看到了在病床上的躺著的外婆,歲月在她飽經風霜的臉上無情的刻下了深深的皺紋,訴說著她十幾年帶大三個孩子的艱辛,花白的頭髮像落了一層細細的霜雪,傾訴著歲月的無情。望著三個大人爭吵的一幕,她的眼眶中卻亮晶晶的,有什麼東西液體在閃爍著,嘴角微微上揚著。猛的一下,我似乎懂了些什麼……

  晚上,媽媽回來了,臉上像灌了鉛似的,顯得無比沉重,掛著濃濃的黑眼圈,沉重地邁開了不在然後癱在了沙發上。不一會兒發出了響亮的鼾聲。我看到了這一幕,心裡感到一絲慚愧:媽媽照顧外婆了一天,可我什麼忙也沒幫上。突然突發奇想,從洗手間端出一盆熱水,想要以此舒緩媽媽一天的疲勞。我把媽媽的腳輕輕放入盆中,「啊,你幹什麼?」媽媽睜開了睡眼朦朧的雙眼,「我看你太累了哇,幫你洗洗這『臭腳』。」我帶著一絲調侃。「女兒長大了,長大了。」媽媽揚了揚嘴角,發出一聲感嘆。我繼續埋頭,把手伸進盆中,折起媽媽的褲管,用手仔細搓著腳的每一個部位,媽媽的指甲顯然很多天沒剪了,但我記得她以前很在意這些。我用雙手捧起水,想要把腳踝弄溼,耐心的搓著腳上的汙垢,聽著媽媽欣慰地講著我小時候幼稚可笑的故事。我儘量聽著,也儘量忍著,因為有一股刺鼻的氣味。但想想,我深呼吸了一口,傻傻地笑了一下,因為想起小時候媽媽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拉扯大。我看了看媽媽,她享受地睡著了。我依舊用心地洗著,媽媽的腳皺巴巴的,還有厚厚的老繭,我用手摸了摸,硬硬的。想著媽媽一生操勞,連一天好日子都沒有,只為了我的前途而奔波,想著想著,也許是眼前的水汽氤氳了眼眶,眼前的雙腳既模糊又清晰……

  腳洗好了,我用毛巾擦乾,輕輕把腳放回到沙發上。從臥室報來被子,輕輕為她蓋上,我看到媽媽那被生活壓抑了許久的久違的笑容,那麼燦爛。頓時,我懂了許多,這就是幸福。父母不奢求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而是能夠學習進步,他們努力掙錢為了什麼?為的是讓我們過上好日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健康長大。

  百善孝為先,孝是民族歷史的佳話。雖然我們不能將它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我們要努力地詮釋它,從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敬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朋友們,珍惜僅有的時光,孝敬父母,銘記這中華民族永遠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

  【篇二: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孝」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也是做人的本分。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所以我們應該要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古代有個臥冰求鯉的故事,而現代也有像其中主角這樣的孝子。在2002年夏天,安徽省全椒縣復興鄉一位60歲的農民背著100歲的母親瀏覽了背景。得知老人非常嚮往佛教聖地九華山,2003年1月18、19日,在九華風景區管委會和合肥海聯旅行社熱心安排下,他又背著百歲母親登上了九華山。

  老人第一次乘坐國內一流的觀光纜車,開心的參觀了全國重點字面百歲宮,遠眺了九華街如畫的美景,了卻了老年人多以來的一個心願。

  而現在的我們,已經忘記了「孝」的含義,與父母發生矛盾,甚至對父母大打出手這都是常見的事。

  難道這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就斷送在我們這了嗎?不,我們應該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要理解父母對我們的心意,聽取父母對我們的教誨,關心父母的健康,體貼父母的辛勞。多幫助父母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們無需對父母說一些花言巧語,我們可以用實際行動來溫暖父母的心。我們也無需每日送給父母一個昂貴的禮物,我們只需要與父母敞開心扉讓他們更加了解你。我們無需等到我們成人後帶著他們去旅遊,只要從現在開始,拉著他們的手與他們散散步,聊聊天,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所以說,孝敬父母,無需等到成人之後,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

  孝敬父母並不一定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只需要從點滴做起,父母就一定會感受到我們的孝心。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我們需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應該自覺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

  【篇三: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字老在上,子在下,這正是「孝」的涵義。今天,我們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節目,那一個個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跡讓我深受感觸,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十位孝心少年中,推著高位截癱的爸爸、帶著雙目失明的奶奶到500公裡外的上海為爸爸治病的黃鳳,微笑面對生活的林香,與奶奶相依為命的何秀巡、林章羽姐弟,捐髓救母的邵帥……他們有著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而他們那令人感動的孝心卻是我們永遠也比不上的。他們面對困難時,堅強地撐起整個家,他們的孝心給我們上了生命中最生動的一堂教育課,讓我們受益匪淺。

  看到他們的事跡,想到自己平時對父母的態度,我深感愧疚,淚水不聽使喚地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流進嘴裡,苦苦的,澀澀的……

  我們現在就像家中的「掌上明珠」,被父母寵得像個「小公主」,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孝敬父母。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窗臺時,媽媽早已在廚房裡奏起了鍋碗瓢盆交響曲,當寧靜的夜晚,我們早已進入甜美的夢鄉時,媽媽卻還在辛勤的為我們操勞著。不知有多少個清晨,媽媽總是天不亮就起來,為我們做飯,並準時叫我們起床,而我們不是埋怨起得太早,就是磨磨蹭蹭,不好好與父母配合,卻不知媽媽為我們蒼老了多少。早餐時,媽媽總是為我們煮兩個雞蛋,自己卻沒有,平時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卻飽含著媽媽對我們濃濃的愛。爸爸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工作,臉上不知多了多少道皺紋,頭上添了多少根白髮。而我們卻不懂得父母對我們的用意,總是和他們頂嘴、吵架,卻從來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父母為我多操心,為爸爸媽媽洗洗腳、捶捶背,讓他們感受一下女兒的一片孝心,經常與父母溝通交流,讓我們的家庭更加和睦,更加幸福。

  百善孝為先。孝是一種美麗,它的芬香,是愛的自然芳澤,我們要把孝心傳揚下去,讓整個社會都沐浴在溫暖的孝的世界中,讓擁有孝心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迷人!

  【篇四: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題記

  什麼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根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將「孝」字拆開並不難發現,是由「老」和「子」組成的,並且「老」在上,「子」在下。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孝子,是在父母老去時,對父母侍奉和贍養,更是在父母老去時,對父母尊重和陪伴。

  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從未中斷。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從未中斷。古有「香九齡,能溫席」的黃香;臥冰取鯉的王祥;賣身葬父的董永。今有攝影師焦波三十年用鏡頭為父母記錄下點點滴滴;石家莊獨腿小夥攜母親遊全國;90後女孩陳楠楠照顧漸凍人母親十年。

  從古自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故事,其中臥冰取鯉的王祥就令人感動至極。

  王祥的母親早亡,繼母朱氏,生子王覽。朱氏偏愛親生兒子,常令王祥乾重活、吃糙飯。但王祥對父母孝敬,從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帶,日夜照顧,湯藥必先嘗後進。繼母要吃鮮魚,天寒冰凍,無處購買。王祥冒著凜冽寒風,在河上脫衣臥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躍出兩條鯉魚,他高興地拿回家孝敬繼母。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繼母。繼母死後,王祥悲痛,依禮安葬。王祥對其弟王覽,十分愛護,王覽對兄長特別尊敬,兄友弟恭,遠近聞名,時人把他們的居處稱作"孝悌裡"。

  誠然,自古以來,以孝論德,但如今,有多少人還能堅持孝道呢?「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現在的我們,還會像小時候一樣,為辛勞的父母捶捶背,倒杯水嗎?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卻遭到我們的白眼與冷漠;父母對我們的叮囑,卻遭到我們不耐煩的訓斥。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對我們的愛只增不減,而我們的孝心卻在成長中慢慢丟失。反觀當下,有些「啃老族」認為父母撫養他們是件天經地義的事,甚至還對父母破口大罵,言行粗魯。有個孩子24歲時仍在家裡讓母親照顧,每天不是打遊戲就是睡覺,有一次母親因為提醒他早點睡竟被他勒令在地上跪了半個小時。怒不可遏的父親最後喪失了理智,抽出了菜刀砍死了兒子。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就因為一個不孝之子碎成了片片瓦礫。

  你可曾知道,當你流連於城市的各個美味餐館時,他們在家中做了一桌你最愛的飯菜等你回家;你可曾看見,當你衝他們吼叫時,他們的眼底的心酸與難過;你可曾聽見,當你遇到困難時,父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嘆氣聲。

  田埂上,有人看著遠飛的大雁深深地思念,深夜裡,有人看著你的照片泛起了濃濃笑意,當你離家時,是否看到身後那無奈又擔憂的眼神?

  為了夢想,我們急於向前趕路,但請別讓蹣跚的步履追不上我們成長的腳步,留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不管你是在外求學,還是在外追夢,都請別忘了遠方那個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有時間就常回家看看!百善孝為先,請用你的孝心,讓被時光染上風霜的他們感受到最真的那份愛。

  【篇五: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泱泱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許多優秀的美德。一直傳承到現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應該是——孝」。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的一句古話。意思是孝敬父母應居一切美德之首。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他就會樂於助人。相反,如果他不知道該如何孝敬父母,那又如何去尊重他人,熱愛祖國呢?

  「孝「是一種美德,是人真善美的結晶。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用實例來告訴我們應當如何行孝。

  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子路吧,。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十分孝順。但子路小時候家裡十分貧窮,常年吃粗糧,甚至有時靠挖野菜度日。有一次,他年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顆米也沒有,怎麼辦呢?於是,年幼的子路走到幾十裡外的親戚家借回了一小袋米。此後,子路便四處幫工賺錢,之後就到百裡之外的集市裡買米回家孝敬父母,直到父母相繼離世。

  「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裡的這句婦孺皆知的話講的就是古代『黃香溫席的故事。一天,天氣特別冷,黃香就想:這麼冷,父親一定睡不好。於是,他便悄悄的溜進父親的房間,給他鋪好被子。然後鑽進父親的被子裡,用自己的體溫把冰冷的被子捂暖和以後,再招呼父親睡下。

  王祥,生母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繼母也是一個心腸歹毒的人。繼母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是他失去了父愛,但他絲毫不計較,依然恭恭敬敬的侍奉雙親。一個冬天,繼母想吃鯉魚,恰值天寒地凍,河面都結了厚厚的冰。於是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用體溫捂化冰塊,帶冰塊融化以後,便抓起兩條大魚,回家後燉好送到繼母手中。

  子路、黃香、王祥,他們都是大孝子,這些行為都是可貴的,是無人能比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的行為深深感動了我,但一想到如今的我們,我卻只感到了深深的慚愧。

  如今的青少年仿佛已經遺忘了「孝」這個字,凡事只為自己著想,從來不為他人考慮,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心上,這樣子的我們怎麼弘揚中華名族傳統美德?因此,作為青少年成員之一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用實際行動來繼承孝、實踐孝、發揚孝。不求有多驚天動地,只求能溫暖父母心。我想父母最希望看到我們的便是我們學習優異,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學習方面來向父母行行孝。實際上有很多方面是我們能做到的。第一是我們可以抓緊時間努力學習,不讓父母失望;第二是在家多幫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說洗碗、洗衣、來客人了泡杯茶、為勞累一天的父母親揉揉肩、捶捶腿等等;至於這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當今青少年的一個通病,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跟父母大吵大鬧,朝他們瞎嚷嚷。更加不要看到別人家裡多有錢,而嫌棄自己的父母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百善孝為先,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孝的基礎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因此我們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要等父母都離我們而去了,再去慚愧忻悔,我們要像古人一樣把孝演繹得至情至深。體現我們中華名族獨有的風採,將孝這種美德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讓孝裝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去吧,因為我們孝了,父母便笑了。


  【篇六: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傳家以孝義為本,處族以仁讓為先。

  ——題記

  從小的時候,爸媽告訴我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聽媽媽講過「羊羔跪乳」的故事。那時候媽媽對我發出這樣的感嘆:年幼的小羊羔為了報答母親的哺乳之恩,小羊羔們都是跪著吸乳,連牧畜都知道孝敬哺育自己長大的母親,更何況是人呢?並且還是受過教育的人,一個人對自己生養的父母都不能孝順的話,難道他還會愛其他的人嗎?當他老了之後,說不定他的子女也會這樣對待他,因為,他用自己的行為言傳身教的教育了他的子女。

  因而我的爸媽都算是孝敬父母親的人,對他們的要求都是幾乎百依百順,從來沒有任何刻薄,反而照顧的很好,這對我也有很大的影響。記得是我七八歲的時候,太奶奶患了糖尿病,整天坐在輪椅上,媽媽每次給她餵完飯之後才自己吃飯,我有時候吃的快,就幫媽媽給太奶奶餵飯。

  媽媽也經常以此來教導我,教我要孝敬長輩。有時候我頂撞了爺爺,媽媽一定會嚴厲的斥責我不懂事,並教我反省。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澱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裡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我們也應當從小遵守父母長輩的教誨,養成一個優良的習慣和品行,讓我們的家訓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讓優良的傳統芳香滿溢。

  【篇七: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百行以孝為先,從古到今,這個思想未曾改變。一個有孝道的人,就算他壞事做盡,心中依舊會有一絲良知;一個有孝道的人,就算是再大的困難也不會使他屈服。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古有王祥臥冰求鯉,就算是繼母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講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親的愛,但當父母患病臥床時,他又衣不解帶地去侍候,繼母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想吃活鯉魚,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待冰自動融化後,躍出兩條活鯉魚。繼母食用後,病就痊癒了。他的孝行可謂把「孝乃天經地義」詮釋得淋漓盡致。

  平常人家如此,就連帝王也毫不遜色。漢文帝親嘗湯藥,以仁孝之名聞名於天下。他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在床多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的孝行讓人們心目中勾心鬥角,冷漠無情的宮廷生活變得不再可怕,反而像平常人家一樣溫暖貼心。

  從古到今,「二十四孝」都是孝子的代名詞,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寓意深遠。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裡負米,埋兒奉母,賣身葬父等,這些故事中的每個人物身上都體現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孝。孝的詮釋方法有很多,而黑龍江人王一民用一種全新的方式詮釋他的孝。

  他傾盡畢生的積蓄,騎著三輪車帶著百歲的老母親,歷時三年,實現了與母親一起穿越中國的願望。被稱為現代的孝子。我想再沒有一個人會做載著老母親遊歷整個中國這樣的「壯舉」,誰會因為母親小小的一句話而去做這樣的事?現代人都有一種同樣的冷漠:做不到的事就用錢來搪塞。很少人會有這種貼心的想法,為父母的心願四處奔波,二王一民做到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現代的青少年總是與父母保持一種距離,我們稱之為「代溝」,在對待父母時總是冷眼相對,把父母的關愛和叮嚀當做是一種煩惱,總是嫌他們羅嗦。不曾想過自己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不經意的眼神和動作都會把父母的新傷得支離破碎,我們也未曾想過父母照顧孩童時的自己有多麼的辛苦,我們從不知曉;我們只曉得勞苦盡教父母受,憂愁盡教父母耽。

  我覺得現代人一定要學習語文,學習令人頭痛卻獲益良多的文言文,才可以體會「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千萬經典,效益為先」的深切道理,才可以做個孝順父母,尊愛父母,疼惜父母的人,才會學會體會父母的每句話,每個動作背後所蘊含的愛意。

  【篇八: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聽到「最美孝心少年」這幾個字時,我心中產生無比的感慨!何為孝?中國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孝」字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人以孝心文明天下,那麼我們該如何行孝呢?

  孝字是一個老字加一個子字,不動聲色地給我們身上加具了責任與任務。古人云:「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德之基也,等同昊天」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還高比地還遼闊,多少年來,讓我們承受了多少愛的傳承,我們在溫室裡生活了那麼多年,父母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一個完美的家,給我們一個最溫暖的避風港,看似是理所當然,實際在背地裡付出了多少的汗水我們卻不從而知。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父母用粗糙的雙手打造出來的,然而有些同學經常「抱怨」,抱怨他們為什麼會出身在一個如此不幸的家庭來,最近網上出了一則很火新聞是說一位孩子居然質疑他的父母為什麼沒有一百萬就把我!聽到這個消息使我苦笑不得,我想哪有那麼多的抱怨?這是我們的出身卻不是我們的選擇,是命運的安排,是命中注定的。這則新聞卻引起極大的轟動,受到社會的譴責,唾棄。以及各界人士的公憤。「吾日三省吾身」我們要好好的反省下自已。其實父母任勞任怨,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拉扯長大已經盡他們最大的努力給予我們物質上最好的幫助了,

  讓我們養成行孝的習慣吧,讓孝縱橫天地之間徘徊!從古到今,中國孝布山川,李密的《陳情表》讓我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李密出身到死無時無刻不忘記外祖母對自已的養育之恩,祖孫二人更相為命不曾廢離。乞求皇上烏鳥順私情,願乞忠養,眼看祖母年事已高,行孝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可是為國報忠的事情也離不開他,二者不可得兼,自古忠孝不能倆全,故舍忠而報孝也。孝讓李密不矜名節,真是讓人可歌可泣呀。

  讀到這裡我深感慚愧,古人對孝真得是「百依百順」而我們現代人卻「不聞不問」棄之不採,如果我們懂得孝順,社會上就不會建立老人院了,如果我們有良心就不會有難麼多「孤獨患者」了,如果我們懂得感恩,就不棄之父母而不顧了。我怕我們到回頭來行孝,時間已經不多了,老一輩革命朱德行「孝」難,多歧路。朱德當時正在長徵,半路得知母親棄故的消息,朱德義憤填膺地寫下一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來讚頌母親無私的愛與高尚的品質。毛主席接到母親生命危險的親信後,更是走在母親的棺材裡蠢蠢欲哭,無聲地嚎叫,在此,毛主席化悲痛為力量,寫下一首流芳百世的詩文,其中一句寫著「吾母高風,首推博愛。」文學巨匠朱自清先生寫下一篇廣為人知的《背影》,心中有孝,卻不能說出口,看著走路蹣跚的他自已的一股辛酸之情油然而生。田世國為母捐腎,催人淚下。將「鴉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的古訓詮釋得感動天,感動地。

  讓孝鑄就我們心中良知的標尺吧,「人不孝者,天誅地滅矣。」孝不是說說而已,讓你的行動來證明你的孝順,其實,孝順並不是那麼困難,孝不是你有多麼富有,滿足他們物質上的追求而是一家溫馨地坐在一起吃個飯,孝順並不是叫你帶著滿心的禮物,而是在於溝通,陪伴。孝順不是讓你整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而是你的平安對他們就是最大的孝順。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為你扛,你穿的千裡鞋,有人為你縫……啊,這個就是娘,就是媽,不管你多富裕,不管你官多大,也不能不行孝!誰人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好好的回報我們的父母,讓孝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吧。我孝順,我快樂!

  【篇九: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6歲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會聽你的話;16歲時,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好煩啊!26歲時,我說,媽媽你說的原來是對的;76歲時,我說,如果我還擁有媽媽,我會為此付出一切。」這段看似簡單的話,引發了我對孝的思考。想想有多少人後悔著,都覺得人生如果可以重來,一定會先孝順親人。

  古人曾經說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不是簡單地掛在嘴邊,而是要用我們的生命去實踐這重於泰山的五個字——百善孝為先。畢竟,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在我們短暫的生命裡,孝能夠銘記在心,是一件繁重的事,而百善孝為先,是一件艱難的事。

  古代帝王漢武帝劉恆,他做到了。劉恆被呂后視為與她兒子爭奪皇位的眼中釘,劉恆的母親不想每天過著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於是在呂后的面前自毀容顏,帶著劉恆來到代國。直到後來,劉恆當上了皇帝,可是劉恆的母親卻患上眼疾。本來母親可以由宮女伺候,但是劉恆每天堅持侍奉母親,一堅持便是三年,試問誰能夠想劉恆一樣三年來堅持同一件事呢?一個人的孝心足以體現一個人的品德,因而,漢文帝造就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李密曾經在《陳情表》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烏鳥私情,願乞終養。」最近大家都在熱論的新聞彭斯割肝救母的故事。彭斯在美國得知母親患重型肝炎急需換肝後,她二話不說放下學業,毅然決然回國救母,毫不猶豫地把自己60%的肝捐給母親。在現代,這隻烏鳥就是彭斯,她從千裡之外飛回來,踐行作為子女對父母的一片孝心,踐行「百善孝為先」的行為,廣大的人民都被彭斯的孝心、孝舉所感動。

  無論什麼時候,「百善孝為先」這五個字,都烙印在人們的腦海裡。孝,這一傳統美德,通過歷史的衝刷,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時時刻刻不忘古今中外的孝子、孝女。正如我們捧讀《弟子規》時第一節就為「首孝悌」,可見,孝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一個人連孝這個字都沒有踐行,還談什麼成功?談什麼未來呢?

  光陰似箭,歲月無情。你有多久沒有仔細觀察過父母的細微變化了?你有多久沒有輕撫鐫刻在他們額頭上的皺紋了?你有多久沒有與他們談過心了?所以,你不要只用「忙」來作為藉口,應牢記:「百善孝為先」這一真理。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孝放在第一位,用行動實踐自己的孝心。孝在於行,為時未晚!行動起來吧!

  【篇十:初中百善孝為先作文】

  弘揚孝道文化,匯聚中華孝道。浩瀚如雲,那一首首綺麗的詩篇撩動了多少人的心弦。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而今,曾記否,孝的真正含義。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有多少人還記得孝的蘊味深長?泱泱華夏,是否記得「百善孝為先」的真正令人思考的美德?古人云:孝,乃中華的文化,不可遺忘的資產。何為孝?學子們不停地思索著:孝乃孝心,給親人沏一杯熱茶,一句暖心的話,一次對父母的報答等乃是孝。

  曾幾時,一個人獨自倚於窗頭,望著那天空,思索著,在記憶的深處翻找著,什麼是孝?一位名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孝是泱泱大國的傳統美德,是民族復興的根源。一個「孝」字蘊含了多少希望!孝是落葉對大樹培育它的感恩,化作春泥又護花。只有孝心的人才會理會孝道之深遠。

  孝於尊老而扶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老人一聲關心是一句孝心,千裡之外送暖心,孝是做人之本,道德之首,根源之處,感恩之地。孝道文化,匯於心頭,是否孝對於老人的一聲關愛的話,在二十四孝圖中,多少感人肺腑的畫面,撩動了多少人的心弦,點點滴滴的感恩匯聚而形成了孝道,一件不曾關懷的事,也曾匯成了一道孝的風景線。

  孝心,孝道,做人之根本,無論是一句安慰關心的話,還是對長輩、親人的關心,那都是孝的表現。不知幾時,「孝」已經逐漸在我心中生根,現已經形成了一顆大樹,那是用感恩的淚水凝聚形成的一片蒼穹。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做人之本。朋友,請讓我們攜手去尋找,傳承孝的文化,弘揚孝的諧和。孝道已在心中逐漸匯聚、升華……

同类文章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我是一隻小鳥,在藍天下自由自在的飛翔。我的家住在綠色的森林裡,那裡綠樹成蔭,我可以每天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我們一家三口在那裡幸福的生活著。  日子就這樣過了好些年,有一天,媽媽突然對我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該是到外面去看看世界的時候了」。聽完媽媽的話雖然心裡有太多的不舍,但最終還是揮淚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古人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是我可愛的家鄉,她有山有水,水清澈見底,天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十分美麗。它是一個人們喜愛居住的綠色城市,特別是在美麗的春天,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綠樹成yin,生機ang然,是古今中外人們都非常嚮往的地方。  我的家鄉杭州很美麗、很可愛,對於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篇一:文明校園,從我做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五年級六班的侯京呈,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每當我走進我們霸州市第二小學的校園時,就能感受到它的潔淨和美麗。嶄新而整齊的教學樓矗立在面前,寬大的操場,還有教學樓兩邊剛剛完工的花池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導語:春之百花,夏之碧水,秋之金黃,冬之瑞雪,和諧之美。那是上天鍛造的自然之美。以下是小編為大眾分享的和諧之美作文三篇,歡迎借鑑!  【篇一:和諧之美作文】  創建和諧社會,是現代中國想要持續穩定發展的首要目標;所以作為公民的我們,創造和諧,發現和諧之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蔚藍蔚藍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下面我們來描寫一下孝道吧。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作文範文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起這首詩,就會想起唐代大詩人孟郊的名詩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美德少年」這個光榮而又響亮的稱號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要靠平常的一言一行,行言舉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歡迎閱讀。  【篇一:美德少年】  我叫於世芮,9歲,在東三教小學四年級二班讀書。  身為一名學生的我嚴格遵守各項的制度,在學校,我努力學習,懂得遵紀守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俗話說的好,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非常珍貴的品質,有人說,沒有了誠信,就相當於一個人失去了肉體。但是,有一件意外看到的事情,讓我大吃一驚。  一個星星閃爍的夜空,媽媽興致勃勃地帶我去逛超市,我邊聽著音樂,一邊看著路兩旁有沒有發生什麼趣事,媽媽曾說過:我和老爸是一個德性,總愛添油加醋,只要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是一種美德,奉獻的人感動自己也感動他人,讓奉獻的養分滋養我們的心靈,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1: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在繽紛、美麗的花園中,生長這各色鮮豔美麗嫵媚的花兒。在人們的讚美和欣賞下,花兒似乎更加挺拔、更加鮮豔了。  而在美麗的花兒腳下,一段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文明是一首歌,一首煥發向上催人奮進的歌,我們的社會沒有了它,就好比一首歌曲失去了旋律;文明是一朵花,一朵燦爛的花,無私地為我們的社會散發著幽幽清香;文明是一棵大樹,默默地為我們的社會遮風擋雨……傳承文明,我們會讓生活中的亮點更為閃閃生輝;學會禮儀,我們正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和諧的社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一個充滿文明氣息的地方,一個美麗的臨海城市,一個省級工業園區,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1個鎮、6個街道,戶籍人口88萬,全國百強縣排名37,是山東省10強縣之一。這是哪裡?你知道嗎?這便是養育我的地方,我美麗的家鄉——萊州。  萊州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地方。史載,夏代曾經建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