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關於雙排腳手架施工方案範文
2023-04-01 07:26:10 1
2020關於雙排腳手架施工方案範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排腳手架施工方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雙排腳手架施工方案1
一、施工設備
1、材料要求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以及國家有關標準,合理選擇各種原材料,其中鋼管選用48×3.5的普通鋼管,用作立杆和斜杆時長度以4—6米為宜,用作小橫杆以1.3米左右為宜,且鋼管上嚴禁打孔。連接扣件要符合材質要求,腳手板選用木腳手板厚度50mm每塊重量不大於30kg,基礎混凝土選用商品砼,強度等級為C25。
2、作業條件
搭設方案要經批准並向作業人員進行詳細交底,對各種原材料進行驗收,不合格的不準使用,合格的配件要按品種、規格堆放整齊,平穩且場地不得積水,搭設位置的場地要清理、平整。
二、腳手架的搭設
1、工藝流程
場地平整夯實澆注砼→準備工作檢查→定位、放線→縱向掃地杆→立杆→橫向掃地杆→大橫杆→小橫杆→連牆杆→剪力杆→鋪腳手板→墊底託→扎防護欄杆→扎平網→扎立網。
2、搭設要求
(1)基礎:基礎採用20cm砼板帶,澆築基礎前,首先將基礎處的凍土挖出,並進行夯實,方可進行澆築。澆築完成後在板帶上鋪設木板,其中靠近挑簷部分的外排架體需鋪設兩層木板。
(2)從室外地坪起,設置三排腳手架,最裡排搭至挑簷底部,中間排搭設屋頂簷口下50cm,最外排搭至挑簷上第三步架體。
(3)靠近挑簷部分的架體,中間排架距離建築物1m,在挑簷的首層部分加設十字斜拉杆,以減少挑簷部分的承重,斜拉杆共設置三步,自挑簷下反兩步。首層部分的固定連接杆,需設夾槓與建築物緊固連接,以防止由於沉降造成挑簷受力超負荷(具體辦法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外排架體從±0.00往上35m均設雙立杆。
(4)挑簷層加設的夾槓,應緊貼外牆內側,且沿建築四周布置。夾槓應與建築物緊固連接,遇牆鎖牆、遇柱鎖住。夾槓的搭接部位應最少出牆、柱500~1000mm。
(5)為防止架體壓迫挑簷,在搭設內排架體時,首先在挑簷上鋪設木板,然後在立管下加設底託和3cm~5cm的木楔,待腳手架驗收完成後去除木楔。
(6)靠平臺部分的雙排架體架設在平臺上,首先將平臺清掃乾淨,並且通鋪木板,方可進行搭設。
(7)應先立裡排立杆,後立外排立杆,內外排兩立杆的連線要與牆面垂直。
(8)搭設高度:內立杆要低於簷口50cm,外立杆高出簷口1.5m。
(9)靠近立杆的小橫向掃地杆,應緊固拉杆上。
(10)剪刀撐沿高度和寬度方向連續布置與地面夾角為60度,剪刀撐交叉部分需相交1m,兩端伸出10cm。
(11)連牆杆的設置為5m×5m,梅花型設置,在頂部與轉角處加密設置,增加30%,且拉接要牢固、穩定、上下錯開。
(12)要滿鋪一層腳手板用18#鑽絲同周圍大橫杆扎牢,腳手板交接處平整、牢固、無探頭板。
(13)設一個出入口,在出入口及開口兩側用雙根鋼管,用扣件緊固。並在出入口外側上部搭設安全遮棚,棚寬要大於出入口的寬度,棚頂滿鋪間距不大於3cm的木腳手板並封密。
(14)立網要求自±0.00開始至頂層通鋪,平網每三層鋪設一道。
(15)在腳手架外圍的適應位置設置寬度為1.2m的斜道(坡度為1:3),轉彎平臺面積不小於3.2m,斜道上要設置防滑條。在平臺的兩個外側及平臺同斜道連接的一面,設剪刀撐到頂。
三、質量要求
1、立杆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於架高的1/200,全高垂直度不大於100mm。
2、大橫杆同一排水平偏差不大於總長的1/300且不大於50mm。
3、用於連接大橫杆的扣件,開口應朝架內側,螺栓要向上。直角扣件開口不得朝下,內外立杆連接需要對接扣件,不得採用搭接。
4、剪刀撐斜杆兩端扣件與立杆節點的距離不大於200mm,中間1—2個連接點。接長採用搭接,搭接長度為1米,採用三隻迴轉扣件鎖緊。
5、連接杆應與腳手架成垂直,並儘量拉撐在立杆與大橫杆的交接處。
6、腳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頭,均應大於10cm以防杆件滑脫。
7、底座沉降小於2mm,步距偏差上下20mm,縱距偏差為左右50mm,橫距偏差為前後20mm。
四、拆除
1、拆除前應召集有關人員對工程進行全面的檢查,確立不需要腳手架時,方可進行拆除。
2、拆除腳手架前,應將腳手架上的遺留材料,雜物等清理乾淨,按照先裝者後拆,後裝者先拆的順序進行。
3、不準分立面拆架或上下兩步同時進行拆除。剪刀撐應先拆除中間後,再拆除兩頭扣件,所有連牆杆等必須隨腳手架同步拆除。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準在杆件上附著扣件或兩桿連著送到地面。
4、拆下的杆件與另配件運到地面後,應隨時整理,檢查,按品種,分規格,堆放整齊,妥善保管。
5、拆下腳手架時,要加強對成品保護,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安全隱患。
五、腳手架的驗收
要嚴格把好驗收關。要以建築物的結構分段,分部位驗收。各部分都要按照技術交底和相關質量要求,嚴格把關,確保工程質量。
腳手架搭設由專業施工隊進行搭設,負責人為侯在書、侯複合,搭設完成後後,必須經過現場安全員檢查後,上報項目負責人進行驗收,籤字認定合格後,才能投入使用。發現問題及時加固。驗收合格後的外腳手架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任意拆除。
六、安全技術措施
1、搭設或拆除腳手架時,必須劃出安全區,設警戒標誌,並應有專人負責,阻止無關人員靠近。
2、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並經專業培訓,不適於不高空作業者,一律不得上腳手架操作。
3、搭設、拆除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帶,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防止掉落傷人,登高要穿防滑鞋。
4、拆下的零部件嚴禁從高空拋擲。
5、當遇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工作。雨雪後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並應掃除積雪。
6、操作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大於2KN/m2)
雙排腳手架施工方案2
一、工程概況
境逸寧靜佳苑三期A標工程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境逸鎮內。工程位於江楊南路東、高躍路西、殷高西路以南。建築面積13000m2,由5#、10#樓2棟單體及商業一、商業二組成。其中5#、10#樓建築層高首層為3米,其它層為2.8米。建築物簷口高度為53.3米。5#、10#樓先搭設15米扣件式雙排落地腳手架至五層,即搭即拆,待主體結構完成至五層拆除,到裝飾階段重新搭設。懸挑腳手架分二次搭設,第一次搭設懸挑腳手架搭設高度為20米,即從(五層)11.4米標高處至(十二層)31米處,第二次搭設懸挑腳手架高度為20米,即從(十二層)31米標高處至(十八層)50.6米處。
商業一、商業二層高為4.2米,建築物簷口高度為9.8米。採用扣件式雙排落地腳手架。
二、編制依據
1、《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JGJ130—2001)
2、《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3、《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範》(JGJ80—91)
4、《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50009—2001)
三、施工方案
本工程搭設落地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5米,立杆採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杆的縱距1.5米,立杆的橫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8米。採用的鋼管類型為Φ48×3.0,連牆件2步3跨,豎向間距3.6米,水平間距4.5米。施工均布荷載為2KN/m2,同時施工兩層,腳手板共鋪設8層。整個高度長度連續設置剪刀撐。
本工程搭設懸挑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20米,立杆採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杆的縱距1.5米,立杆的橫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8米。採用的鋼管類型為Φ48×3.0,連牆件2步3跨,豎向間距3.6米,水平間距3.9米。施工均布荷載為3KN/m2,同時施工兩層,腳手板共鋪設11層。懸挑水平鋼梁採用16#工字鋼,整個高度長度連續設置剪刀撐。
1)構造要求
A、支架梁:
懸挑腳手架分兩次搭設,第一次搭設懸挑腳手架高度為20米,即從11.4米標高處至31米處。第二次搭設懸挑腳手架高度為20米,即從31米標高處至50.6處。在11.4米、31米處樓面每根16#工字鋼預埋兩隻Φ14圓鋼吊環,離剪力牆300mm處預埋第一隻,距16#槽鋼末端20cm處預埋第二隻吊環,吊環底部勾入樓板下皮鋼筋中,並與下皮鋼筋焊接,並且在吊環底部增加4根Φ16螺紋鋼,長度為700mm。
1、支架梁挑出外牆面1.5米,陽臺部位從門過梁處外挑3米,工字鋼不允許壓到懸挑陽臺板或梁上。大陽角部位懸挑2.5米,上部聯梁用16號槽鋼。所有懸挑腳手架全部用4.5米的工字鋼。工字鋼位置及外挑長度見平面布置圖及計算書。外挑1.5米的16#工字鋼末端離鋼吊環距離為200mm。支架梁的兩隻預埋鋼吊環應處於同一直線,並垂直於牆面、樓板。
2、支架梁端部焊接Φ65×50鋼管腳頭,焊縫厚度不小於4mm,以便立柱直接插在鋼管腳頭內,起穩定作用。
3、支承懸挑腳手架的砼強度必須達到5.0N/mm2以上(即C10砼28天強度標準值),懸挑吊環的砼強度值應達到10N/mm2。
B、立杆要求:
1、立杆搭接扣件必須採用對接扣件對接。
2、立杆的接頭位置,相鄰杆要錯開,並布置在不同步距內,錯開距離大於等於500mm,其接頭距縱向水平杆的距離小於等於1/3步距,採用對接,不得搭接。開始搭設立杆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牆件安裝穩定後,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3、搭至有連牆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杆、縱向水平杆、橫向水平杆後,應立即設置連牆件。
4、立杆接長除頂層頂步可採用搭接外,其餘各層各步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頂層立杆搭接長度不應少於1m,應採用不少於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杆端距離不應小於100mm。
5、立杆頂端高出施工層或女兒牆上皮1.2m。
6、立杆下部應使用紅色油漆標出沉降觀測點,應在每周及大風大雨後進行一次觀測,觀察沉降量,及時掌握架體整體沉降情況,做好記錄。
7、第一次搭設的立杆長度應相互錯開,第一次立杆可採用4m和6m杆,然後用6m鋼管搭設。到頂部時再用3m和6m杆。
C、縱向水平杆構造要求:
1、在封閉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杆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杆固定。
2、縱向水平杆設置在立杆內側,其長度不宜少於3跨,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縱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緊在立杆內側,長度4.5米。
4、縱向水平杆採用對接扣件連接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杆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於50C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大於縱距的1/3。
5、擱楞擱在橫向水平杆上,間距300mM,用十字扣件扣牢。
6、防護欄杆採用上下二道,上道高度1.2m,下道高度0.6m,可用對接也可用搭接,搭接長度在1m以上等距離設置3個旋轉扣件,端部扣件離鋼管邊緣距離不少於100mm。
7、縱向掃地杆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處的立柱上,橫向掃地杆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D、橫向水平杆構造要求:
1、橫向水平杆置於縱向水平杆下,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杆,底排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二根並排橫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在縱向水平杆,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外伸長度不大於400mm,且距牆面的距離不大於100mm。
2、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大於150mm,外伸長度裡端離牆100mm,外牆離外側的縱向水平杆100mm,並在同一連續面上保持外端出頭在一條線上。
E、竹笆構造要求:
1、竹笆尺寸:1000×1800mm,700×1800mm。
2、鋪設時主筋應垂直於縱向水平杆,鋪設採用對接平鋪,並用16#鉛絲雙股四角扎在縱杆上。
F、擋腳板構造要求:
1、操作層,外立杆內設置,高度180mm以上用木板或夾板標色好,鋪設應緊貼竹笆設置,底部與竹笆縫隙不大於10mm。
G、安全網構造要求:
1、腳手架外側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張掛,環扣逐個用16#鐵絲扎牢,拼縫嚴密,底部不準留有縫隙,並張掛在擋腳板裡側。
2、腳手架首排處四周設置平網,伸出長度3000mm斜撐與牆面成角60度,外沿高於內沿。
H、剪刀撐構造要求:
1、剪刀撐設置寬度為4跨,9000mm內且不小於6000mm,與地面傾角控制在45度~60度之間。
2、剪刀撐的搭設長度不小於1000mm,採用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鋼管端部至扣件距離不小於100mm。
3、剪刀撐的接長採用搭接,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杆的根數為5根,搭接要求與頂層立杆搭接要求相同。
4、剪刀撐斜杆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搭接長度不應少於1m,應採用不少於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杆端距離不應小於100mm。
5、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杆、縱向水平杆、橫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設。
6、架手架斷開處(如人貨梯),腳手架的橫向必須打剪刀撐。
I、隔離構造要求:
1、底排隔離採用木夾板封閉,底部再用密目網包住貼牆。
2、腳手架採用三步一隔離,用木夾板或安全網操作層必須隔離,隔離排與牆面距離不大於2cm。
J、連牆拉結構造要求:
1、2步3跨預埋鋼管作拉接管,預埋在梁內。選用鋼管長度不小於50cm,埋入混凝土中至少30cm。
2、拉接管材料採用Φ48×3.0鋼管,用短鋼管與預埋鋼管用直角扣件固定,一頭搭接在立杆上用直角扣件固定。
3、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牆件二步時,應採取臨時穩定措施,直至上一層連牆件搭設完後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4、連牆件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杆處開始設置,採用矩形布置。
5、按間距及數量要求,布設加長雙橫向水平杆連牆,在伸人牆體、窗口處加短鋼管,採用井字架與結構柱扣接。連牆件不得採用軟連接。
6、連牆件中的連牆杆應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上斜連接。
7、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牆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用通長杆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拋撐拆除應在連牆件搭設後進行。
8、連牆杆在裝飾施工中應及時調換位置,調整時應先搭後拆。以使裝飾抹灰能夠一次成活,又不影響架體整體穩定性。
K、腳手板鋪設要求:
(1)立體交叉施工時,施工層滿鋪竹笆片外,懸挑架底層應全部封閉。
(2)竹笆片鋪設:竹笆片鋪設時,搭接長度不小於50mm。竹笆片下面應設二根縱向水平杆。
(3)竹笆片應用10號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撐杆件上。
(4)在拐角處的竹笆片,竹笆片主筋應與縱向水平杆垂直並可靠連接,防止滑動。
L、作業層的欄杆和擋腳板的搭設:
(1)欄杆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杆的內側。
(2)上欄杆上皮高度應為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