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為什麼說章惇是睚眥必報的執拗性格?他到底做過些什麼

2023-04-01 13:08:09

  章惇,博學善文,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中進士,斯時,比他年長十歲的侄子章衡中進士第一名,章惇覺得作叔叔的丟了面子,竟不聽別人勸阻,推辭敕令而出。執拗的個性由此顯現,其後,再次參加科考,中甲科,調為商洛令。

  一次,章惇與蘇軾同遊南山,走到仙遊潭,潭下臨萬仞絕壁,壁上有一塊很短的橫木,章惇請蘇軾到壁上題字作記。蘇軾俯身望一望潭下,霧氣氤氯,深不見底,當即搖頭,連說不敢。章惇卻從容走到潭邊,吊下繩索攀著樹,提起衣服就爬下去了,用毛筆在壁上大書:「蘇軾、章惇來此。」然後攀樹緣索,回到潭邊,面不改色,神採依然。蘇軾拍拍他的肩膀說:「他日君必能殺人。」章惇不解,問道:「何以知之?」蘇軾說:「能自判命者,能殺人也。」章惇聽罷哈哈大笑。

  神宗熙寧初年,王安石拜參知政事,執掌朝政,他很賞識章惇的才華,用其為中書校正。當時朝廷正在經制南、北江少數民族,又任命章惇為湖南、湖北查訪使。提點刑獄趙鼎說峽州一帶的少數民族百姓苦於其酋長的剝削,正在商議內附朝廷。辰州一個叫張翹的布衣百姓也說南、北江的一些少數民族欲歸附大宋。由是,王安石把招撫少數民族的事下派給章惇。章惇卻招募流放人員李資、張竑前往兩江招撫。這兩個傢伙是好色之徒,竟將當地婦女搜集姦淫,不久便被酋長殺死並發兵攻宋,一時兩江震動。神宗深怪章惇違命誤事,將其貶修起居注,後召回京師。

  宋哲宗繼位,宣仁太后垂簾聽政,章惇知樞密院事。他和蔡確一唱一和,矯稱擁立哲宗定策有功。不久,司馬光以舊黨領袖召拜門下侍郎,次年閏二月,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司馬光執政後,廢新法,黜新黨。很快蔡確被罷官,章惇心中惴惴不安,索性背水一戰,上疏駁司馬光的變更役法,洋洋數千字,大意說:「如果保甲法,保馬法一日不罷,則一日害存。象役法在熙寧年間急改成免役法,才生弊端。今復為差役,應議論盡善,然後實行,不應該急劇變革,以貽反日之悔。」呂公著說:「章惇所論固有可取之處,但是專意求勝,有失朝廷大體。」因此,廢新法之舉並未停止。這讓章惇十分憤怒,與司馬光、呂公著在簾前爭辯,言辭激烈,觸怒了宣仁太后,被貶為汝州知州。

  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宣仁太后離世,宋哲宗親政。次年四月,改當年為紹聖元年,明令紹述神宗新法,罷免宰相範純仁、呂大防,執政蘇轍等舊黨,重新起用章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專以「紹述」為國家重事,凡是元祐年間所廢除的一切役法全部恢復。

  章惇又提拔蔡卞、林希、黃履、來之邵、周秩、翟思、上官均等人居要職,互相拉攏,朋比為奸,公報私仇,凡是得罪過他們的人,無論大小,無一倖免,死者禍及妻兒。甚至抵毀已故的宣仁大後。很放肆地公開說什麼:「元祐之初,老奸擅國。」

  又請哲宗下令挖司馬光、呂公著的墳,劈開棺木,揚屍暴骨。哲宗以為不可,章惇心裡很不痛快,再請編輯分類元祐黨人章疏。又治劉安世、範祖禹諫禁宮中僱乳媼之事;又以文及甫誣語,勸誘蔡謂去上告劉摯、梁燾有謀反之心,興起同文館獄;命蔡京、安悼、騫序辰等挖根究底,竭盡全力置這些人於死地;又商議派遣呂升卿、董必察訪嶺南,盡殺流人。

  這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為,引起宋哲宗的反對,他說:「聯遵守祖宗遺制,不曾隨便殺戮大臣,其釋勿治。」儘管如此,得罪過章惇的人還是其位難保,多被貶徙出京。

  章惇任用邢恕為御史中丞。邢恕儼然是章惇的得意走狗,指哪兒咬哪兒。他誣陷司馬光曾對範祖禹說:「當今天下主少國疑,宣訓事猶可慮。」所謂「宣訓事」是指什麼呢?宣訓原是北齊婁太后所住的宮殿名,這位婁太后曾廢他的孫子少主而立他的兒子常山王高演為帝。邢恕以此影射司馬光,誣陷宣仁太后有廢哲宗而立其子之意。

  邢恕又奉命誘逼高士充上書,說他父親高遵裕臨終前曾屏退左右,對高士充說:「神宗皇帝彌留之際,王珪曾派高士充來問:『不知皇太后欲立何人?』我怒斥士充出去。」這些憑空捏造的謊話,都是為了誣衊宣仁太后所設。章惇據此追貶司馬光、王珪,追贈高遵裕為奉國軍留後。章惇還暗中勾結宦官郝隨,上疏請追廢宣仁太后,遭到皇太后、太妃們全力反對,哲宗焚其奏章。郝隨得知後,連忙密告章惇。第二天上朝,章惇又提及此事,哲宗厲聲呵斥:「卿等如此作為,是不想讓朕死後見英宗皇帝嗎?」章惇這才不敢再提廢宣仁太后之事了。但他仍不甘心就此罷休,又陷害元祐年間宣仁太后所立的孟皇后,聯合郝隨,勸哲宗使用掖庭秘獄,將孟皇后廢居在瑤華宮。事後,哲宗十分後悔,常獨自長嘆:「章惇壞我名節!」

  早在神宗熙寧年間,宋神宗就用王安石之言,開邊熙河,謀靈、夏之地,此後十幾年,宋一直對西夏用兵。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種諤取西夏銀州(今陝西米脂西北)、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宿州(今陝西靖邊西北的內蒙古境),但並未留兵把守。第二年宋神宗採納徐禧的建議,在銀州東南筑永樂城,作為銀州的治所,謀佔寺西夏橫山地區,進逼西夏都城興慶(今寧夏銀川)。永樂城建成後,西夏傾全國之兵進攻,敗宋軍於城下,然後又久圍城不退。城中缺水,大半將士被渴死,最後西夏兵終於攻破永樂城,殺死徐禧。神宗聞之,當即慟哭,被迫停止對西夏用兵。

  後來,元祐輔臣認為西夏用兵並非搶奪城砦,只是想收回故地,所以把元豐四年攻佔的三州還與西夏。章惇認為元祐輔臣的做法蹙國棄地,實不可取,於是,大肆開邊,絕西夏歲賜,進駐汝遮城,在陝西各路五十餘地開戰,結果卻損兵折將,復棄青唐之地,死傷士卒不可勝數,使無數父母、妻子失去了兒子、丈夫和父親,一時怨聲載道。

  章惇欲阻塞民議,請皇帝下詔,中外暗中監視,百姓有言此事者,按違律處置。而且大賞「舉報者」,一時攻訏告密之風大盛。有一個人喝了酒大談此事,被章惇知道,立刻拘捕入獄,皇帝下詔,說姑且念他酒後失言,寬免為是。章惇哪裡肯聽,競殘忍地把該人殺死,以儆天下。但是,殘暴的酷刑只能阻止人們明論章惇,卻無法遏止心頭的憤恨。

  章惇不僅對黎民視如草芥,對皇室也不放在目中。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駕崩,因為哲宗無子嗣,皇太后招集大臣共議所立,章惇無視母儀,厲聲說:「按照禮律,當立先皇一母之弟,神宗帝庶子簡王為帝。」皇太后說:「哀家無子嗣,那麼諸王都是神宗帝的庶子。」章惇又說:「如此則以長幼為序,申王當立。」太后又說;「申王體弱多病,恐不當立。」章惇還要進一步要挾太后,言辭犀利,大臣們無不反感,知樞密院事曾布看不下眼,大聲指斥道:「章惇,聽太后處分!」皇太后決定立神宗的兒子,哲宗之弟端王趙佶為帝,即宋徽宗。特進章惇為申國公。

  章惇不僅性格執拗,執政後,更是欺上壓下,恃強凌弱,扶植黨羽,剷除異己。他的結髮妻子張氏端莊賢淑,當他入相時,張氏病體垂危,臨終前叮囑章惇:「相公為相主政,千萬不要恃權報私怨。」張氏去世後,章惇悲痛欲絕,常對朋友陳瓘表達自己思念亡妻的痛苦。陳瓘冷言相激:「與其徒自悲傷無益,何如念其臨終所贈之言?!」章惇則無言以對。

  正是章惇睚眥必報的執拗性格,讓他飽受後世的詬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