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地大何以宅家?文藝版「流浪地球」的另類結局
2023-04-01 04:16:06 1
2020年可以說是春節最強的賀歲片,由於疫情的影響,這部電影的上映已經成為一個遙遠的前景。
至於春節檔案的記憶,似乎還留在「漂泊的地球」裡,可以稱之為中國科幻小說的第一年。
當太陽即將摧毀併吞噬整個太陽系時,人類不得不在地球上建造巨大的推進器,試圖將地球從太陽系帶走,並找到一個新的家園。
同樣,一部類似的科幻電影於19世紀初在瑞典上映。
它也關注人類被迫在宇宙中漫遊尋找新家的故事。
然而,與漫遊地球的英雄情懷不同,這部具有強烈北歐特色的電影更具藝術性和傷感性
阿亞拉
Aniara
這個故事發生在不久的將來。
在地球的這個時期,洪水、頻繁的地震、颶風、海嘯、火山爆發...
所有這些都表明這個星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幸運的是,人類已經殖民了火星。
阿尼亞拉號就是這樣一艘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穿梭的移民船。
然而,阿尼拉與其說是一艘宇宙飛船,不如說是一座巨大的移動城市。
扁平的設計、巨大的容量和用藻類建造的循環生態能源系統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充足的水、氧氣和電力以及食物,充分支持船上8000名乘客的自給自足。
換句話說,豪華遊輪太空。
數十家餐廳、酒吧、健身房、購物廣場、水療中心、日光浴沙龍...可以滿足乘客吃喝玩樂的所有需求。與其擔心三周的旅程是否無聊,不如擔心乘客到達火星後是否不想下船。
在所有這些設施中,最特別的是「密馬廳」。
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米瑪大廳可以讓人類進入深度睡眠,回到精神世界的綠色地球。
它不僅能緩解人們的身心,還能幫助為一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乘客提供治療。
女演員艾弗森是管理米瑪大廳的工作人員。
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地球災難中喪生。對她來說,管理密瑪大廳不僅是一份工作,也是她唯一的精神寄託。
在航行開始時,人們渴望在火星上有新的生活,不再眷戀地球,並對「米瑪大廳」不屑一顧。
殊不知,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顆小小的螺絲釘足以殺死人。
為了避免太多垃圾,飛船緊急調整了航向,但仍被油箱裡的螺絲擊中。為了避免爆炸,飛船不得不扔掉所有的燃料。
儘管宇宙飛船和乘客的安全暫時得到了保證,但這也意味著在沒有燃料的情況下改變了航向的阿尼拉號只能靠慣性在浩瀚的宇宙中漂移。
直到他們被偶爾出現的小行星捕獲,他們才能夠利用小行星的重力,調整他們的路線返回火星。
然而,這次旅行最初基於幾周,保守估計需要幾年時間。
船長說最長不超過兩年。此外,人們不必擔心船上的生活。即使食物被吃掉,藻類也能被吃掉。雖然味道不太好,但它絕不會餓死。
聽到這個消息,大多數人的心理崩潰了。
但最崩潰的還是小艾。
因為她的天文學家室友老甲悄悄告訴她,船長說的都是屁話,他們永遠也不會看到被小行星捕獲並返回火星的那一天。
8000人被困在這艘大船上。
火星上的生命很遙遠,人類留下的地球「真的很可愛」
乘客們蜂擁進入密瑪大廳,渴望在這個夢幻般的村莊裡品味地球最後的溫柔。
從最初的空房子到現在的過度擁擠,艾弗森既高興又焦慮。令她高興的是,米瑪·霍爾終於被更多的人認出來了。令她焦慮的是,她真的有點應付不了這麼多乘客。
為了安撫乘客,船長派工作人員去接埃德加,但是每天在米瑪大廳的入口處仍然有一長串人。
2
轉眼三年過去了。
這艘船已經超過了船長的「最長兩年」的承諾,仍然在0+範圍內漫無目的地漂流。
船上的一切似乎都在正常運轉。
一切似乎又變了。
船上的水質變得越來越暗,藻類工廠的員工永遠也不會滿足。
人們也沉浸在越來越多的享受中,每天晚上都在玩音樂和奢侈品。
就連小艾也不例外。
然而,儘管場景豐富多彩,她仍然致力於米瑪大廳的工作,以幫助更多的人。
直到有一天,米瑪也出現了異常。
也許是長期超負荷使用,也許是吸收了太多悲觀和痛苦的情緒,也許是在人們的記憶中意識到它創造的地球早已被人類摧毀。
米瑪"自殺了"
乘客自發來到米瑪大廳悼念死者。
無辜的小艾被抓為「罪魁禍首」。
米瑪的自殺到底意味著什麼?
這艘承載著8000人夢想的大船的故事將走向何方?
他們會遇到改變他們命運的小行星嗎?
邪惡的國王暫時不會透露。
這部電影改編自195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詩人哈裡·馬丁森的同名詩。這部前衛而深刻的作品已經上演了很多次,這是它第一次被改編成電影。
瑞典第一位太空人克裡斯特·沃格爾在0歲時也帶著這本詩集,這顯示了他的影響力和地位。
這部電影的成本只有2000萬克朗(約1400瓦),但完成率極高。
沒有花哨的特效,但太空飛行器和人工智慧的設計都很巧妙,令人信服。
一個傲慢的客人沒有選擇篡奪主人的角色。雖然女主持人很醜,但她的演技是在線的。
細節也很仔細。電影中的許多人臉上都有可怕的傷疤,但沒有人指出他們並認為他們與眾不同。相反,他們都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和工作。事實上,這也證明了地球上的人類生活已經遭受了很多苦難,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有先天性缺陷。
有人把這部電影比作北歐版的《漫遊地球》,但邪惡之王認為它更像是一部人文版的《人類,時間和人》。
這也是一次無望的旅程,看不到盡頭。
然而,導演金基德的《人,時間和人》表明,在極其惡劣的物質條件下,人類建立的文明和秩序已經被野蠻和暴力徹底顛覆和取代。
《阿尼拉》論述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人類在物質條件和生存秩序相對豐富的環境中,一點一點地逐漸瓦解自己的信仰和希望,最終成為一個空的活殼。
可悲的是,人類仍然可以憑藉僅存的原始野獸的生存本能生存。
空虛擬和崩潰的精神世界終將滅亡。
這可能類似於如果人類消失,最有可能統治地球的生物是老鼠、螞蟻和蟑螂。
所以永遠不要像艾佛森在電影中說的那樣,在試圖毀滅地球後逃跑。
你認為火星上的生活精彩嗎?只有一片寒冷。
在科幻電影中,外星人在外太空與他們的宇宙飛船在0+時互相射擊的畫面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球是我們唯一也是最後的家園。
宇宙的溫柔僅僅是因為在浩瀚的星海中有一顆叫做地球的行星。
地球的溫和只是因為它孕育了所有的生物。
我們經常期待出去,認為只要我們走得足夠遠、足夠長,我們就可能找到存在的意義和一切的答案。
但是當我們真正走出去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人類的文明、信仰和愛在數十億年的時間和數光年的距離面前毫無意義。
不管人類創造了多麼偉大的東西,與宇宙相比,它永遠只是滄海一粟。
意義和答案永遠不會在宇宙深處。
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