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三大名勝介紹 誰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2023-03-30 14:59:18 1
濟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很多人非常想去的一座旅遊名城,在濟南有太多我們熟悉的景觀了,在小學課本上出現過的趵突泉,《還珠格格》裡經典的臺詞「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裡面的大明湖,還有雕刻數千佛像的千佛山,這三處被稱為是濟南的三大名勝。
濟南三大名勝:
一、趵突泉
趵突泉是泉城濟南的象徵與標誌,與濟南千佛山、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趵突泉邊立有石碑一塊,上題「第一泉」,其色為墨綠色,為清同治年間歷城王鍾霖所題。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築「濼源堂」,堂廳兩旁楹柱上懸掛有「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的對聯;西南有明代建築「觀瀾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書「趵突泉」三字,為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寫,池東為「來鶴橋」,橋南端聳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樓,橫額上有「洞天福地」、「蓬山舊跡」字樣。
趵突泉的主要景點:
1.觀瀾亭
「檻泉亭」、明天順五年「檻泉亭」、明天順五年,名為「觀瀾」,取《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之意。該亭原為四面長亭,半封閉式,形制考究,為歷代文人稱頌。宋代大文學家蘇轍於熙寧六年任齊洲掌書記,對濟南名勝古蹟詠吟甚多,其中詠《檻泉亭》一詩猶為著稱。
2.柳絮泉
柳絮泉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趵突泉公園內李清照紀念堂之南,漱玉泉東側,屬於「趵突泉泉群」。據《歷城縣誌》卷八「山水考·三」轉引舊《志》記載,曰:「柳絮泉,在今線泉東南角,泉沫紛繁,如絮飛舞」,故名「柳絮」。
3.漱玉泉
漱玉泉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趵突泉公園李清照紀念堂南側,屬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詞源於《世說新語·排調》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長方形,池長4.8米,寬3.1米,深2米。四周圍以漢白玉欄杆。
二、大明湖
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大明湖聞名遐邇,遊客眾多,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約兩百萬人次,在濟南諸公園中最多。大明湖歷史悠久,景色秀美,名勝古蹟周匝其間,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蹟,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尤其大明湖乃繁華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實屬難得。
大明湖的主要景點:
1.歷下亭
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簷,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築。歷下亭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唐天寶四年,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飲宴於歷下亭,並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詩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廣為傳誦,歷下亭也因此名揚天下。
2.北極閣
北極閣又名北極廟,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於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臺上,由前後殿、鐘鼓樓、東西配房組成。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於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後殿名啟聖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3.小滄浪
小滄浪位於鐵公祠旁,是一處具有江南風格的小園林。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由小滄浪亭、曲廊、荷池等組成,因系效法蘇州滄浪亭風格修建,且規模較小,故取名小滄浪。曲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邊建有八角形的小滄浪亭,整組建築布局奇巧新雅,境界超凡脫俗。小滄浪國門兩旁,鐫有清代劉鳳誥描繪濟南風光的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為清代書法家鐵保所書。
三、千佛山
千佛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古稱歷山;相傳上古虞舜帝為民時,曾躬耕於歷山之下,故亦名舜山或舜耕山。據史載:隋朝年間,山東佛教盛行,虔誠的教徒依山沿壁鐫刻了為數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沿盤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傳唐朝名將秦瓊曾拴馬於此。半山腰有一彩繪牌坊,即"齊煙九點"坊。登上一覽亭,憑欄北望,近處大明湖如鏡,遠處黃河如帶,泉城景色一覽無遺。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興國寺後的千佛崖上。興國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於唐代,後經歷代增建,規模漸大。千佛山之東,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龕,內有一尊頭部佛像,高7米,寬4米多,俗稱"大佛頭",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石雕。
千佛山的主要景點:
1.萬佛洞
萬佛洞位於千佛山北麓,是千佛山的一大勝景,興建於1992年。集敦煌、龍門、麥積山、雲岡全國四大石窟的精華於一身。經過藝術家精選、濃縮、重構,用仿造的手法,塑造佛祖、菩薩、弟子、天王近3萬尊,最大臥佛長28米,洞前矗立的大佛高15米,洞內壁畫萬餘平方米,各以精美瑰麗、渾樸雄壯、含蓄秀麗、宏偉粗獷等不同風採交相輝映,再現了中國石窟雕像的藝術魅力,為後人探尋過去的文明敞開了歷史的大門。
2.千佛崖
千佛山摩崖造像及碑刻群位於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內,包括千佛山千佛崖造像、開元寺摩崖造像、大佛頭摩崖造像、黃石崖摩崖造像四個景點。由黃石崖摩崖造像、千佛山興國禪寺摩崖造像、千佛山開元寺摩崖造像、大佛頭摩崖造像、清乾隆「千佛山極目有作」碑刻及清「禁於千佛山鑿山伐樹特示」碑刻、清乾隆歷山銘碑刻、清光緒丁寶楨十二屏風碑刻等組成,時代分別為北魏、隋唐、宋、清。
3.觀音園
觀音園園內,池岸峭石矗立,磯石臥波,秀石點飾。四圍垂蔭,時鳥歡歌。池內水清見底,荷花豔開,金鯉戲遊。內設噴泉,濺珠洩玉,彩虹映日,蔚為大觀。矗立在荷花池中的是"白衣觀音"高達13米,為觀音園中最大者。池周還有各種各樣的變相觀音,造型端莊,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