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石介紹 青田石/巴林石/壽山石/昌化石
2023-03-30 15:09:39 2
中國四大名石為青田石、巴林石、壽山石、昌化石,自古以來四大名石就被諸多的文人墨客,帝王貴族就喜歡,因為在古時候印章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非常珍惜它們,而這四大名石又是印章石中的極品,甚至連皇帝的玉璽也曾用過這四大名石其中的一種,足以見到四大名石的地位,它們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四大名石:
一、青田石
浙江省東南部的甌江中下遊,有座縣城叫「青田」。因出產青田印石而十分著名。青田石質地精純,色彩豐富,便於雕琢。為歷代金石書畫家們所青睞。在青田石的眾多品類中,燈光凍,封門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貴品種。青田石產於浙江省,距青田縣城20裡的白羊山上。這裡地處甌江中遊,括蒼山南麓,青田石因產地而得名。青田石是一種著名的雕刻材料。
青田石是一種變質的中酸性火山巖,叫流紋巖質凝灰巖,主要礦物成分為葉蠟石,還有石英、絹雲母、矽線石、綠簾石和一水硬鋁石等。顏色很雜,紅、黃、藍、白、黑都有,巖石的色彩與巖石的化學成分有關,當三氧化鐵含量高時,呈紅色,低時呈黃色,更低時為青白色。巖石硬度中等,玉石含葉蠟石、絹雲母、硬鋁石等礦物,所以巖石有滑膩感。
青田石是如何形成的?
約在一億五千年前,青田一帶有一系列強烈火山噴發活動,爆發出高溫火山巖漿傾瀉到地面,把地殼上含矽鹽和鋁物質精華熔成石漿,四處橫溢,隨次火山侵入地下,沉積在巖層中,再經過漫長的重力分異和結晶作用形成系列奇特之石。
二、巴林石
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以北的200公裡的巴林右旗,有一座名叫「雅馬圖」的山峰,以出產巴林印石而著稱。該山分為東西兩峰,東峰高聳,印石的礦脈縱橫山腰,產量頗豐。西峰略矮,所產印石質地通靈。色澤瑰麗,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於此處。據傳,清代在旗北沙巴爾臺的地方,有個名叫德力格爾的老藝人曾挖掘過巴林石,並將其精心雕制的巴林石碗獻給旗給旗札薩克烏爾袞。烏爾袞又將此碗貢奉給康熙帝讚不絕口。自此以後
,歷代巴林王公每逢進京,都要攜帶巴林石雕做為貢禮。
建國後,1958年「大辦工業」時曾開採,但得石甚少,不久「下馬」。1973年建葉臘石礦,開始有計劃地開採,當時有職工24人,1978年輕工部把葉臘石礦列為中國三大彩石基地之一,將葉臘石命名為巴林石,並撥款資助開採。經專家評定,巴林石的成分、色澤可與我國傳統雕刻原料壽山石、青田石齊名,更在南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的葉臘石之上,可與寶石、瑪瑙相媲美,遂引起國內外用戶注意,爭相採買礦石與雕件,到1986年巴林石礦為全國17個省市近百家工藝石雕與鑲嵌廠家供應原料。
巴林石是如何形成的?
巴林石的產地位於白音沙那火山盆地南部邊緣的化石山中心式火山中,該火山的形成距今1.37億年,基底為上二疊統林西組,出露於中心式火山外圍。火山巖圍繞火山通道呈半環形分布,呈圍斜外傾分布於火山通道西、南側,三個噴發旋迴共用一個通道。該火山發育有爆發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潛火山巖相及火山沉積相。
三、壽山石
壽山石,有「石帝」「石後」之稱,彩石具有「細、結、潤、膩、溫、凝」之六德,其石質、石色、石形,石紋豐富多彩,晶瑩滋潤,儲藏品種豐富,硬度為摩爾2.5-2.7之間,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貴石而賤玉」之說。福州先民早在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就已將它打磨成石珠、石鏃了。已出土發現壽山石雕刻品距今已1500年了。南宋時,壽山石礦已規模開採。經元、明、清發展,形成了獨立的壽山石雕產業。壽山石雕刻藝術品精巧絕倫、巧奪天工。明、清時期,壽山石雕的印鈕技法已達到極高的境界,明、清後期,對壽山石印章情有獨鍾,康熙等皇帝用壽山制寶璽,壽山石印章成為帝王權力的象徵,壽山石特別是田黃石身價也隨之倍增,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
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有圓雕、印鈕雕、薄意雕、鏤空雕、淺浮雕、高浮雕、鑲嵌雕、鏈雕、篆刻和微雕等。作品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壽山石雕刻藝術廣納博採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精華,它的社會影響面極廣,具有「上伴帝王將相,中及文人雅士,下親庶民百姓」之藝術魅力,深受國內外鑑賞收藏家們好評,壽山石在中國玉石傳統文化中佔有突出地位,其工藝品常被作為禮品贈送給外國國家元首和世界知名人士。壽山石雕刻工藝品,特別是壽山石印章更是受到世人們青睞。壽山石工藝品已經成為中國玉石雕刻品中「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徵,「以石會友」、「以石增緣」、「以石增情」成為壽山石文化藝術的一大特色。
壽山石誰如何形成的?
壽山石屬火山熱液交代型葉臘石礦床,根據地質研究,距今1.4億萬年的侏羅紀,由於火山噴發,形成火山巖,其後,在火山噴發的間隙或噴髮結束之後,伴有大量的酸性氣、熱液活動,交代分解圍巖中的長石類礦物,將K、Na、Ca、Mg和Fe等雜質淋失,而殘留下來的較穩定的Al、Si等元素,在一定的物理條件下,或重新結晶成礦或由巖石中溶脫出來的Al、Si質溶膠體,沿著周圍巖石的裂隙沉澱晶化而成礦。礦石的礦物成份以葉臘石為主,其次為石英,水鋁石和高嶺石,少量黃鐵礦。
四、昌化石
昌化石產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巖山。由於古時的該地區隸屬於昌化縣。因此,當地的這種石頭就取名昌化石。昌化石色麗質嫩,適合用於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擺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礦石經過硃砂的滲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雞血石」,昌化雞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貴品種。昌化石因產於浙江臨安昌化而得名。亦是我國最著名的四大系印章石之一。
昌化石石質相對多砂,一般都較壽山石和青田石稍堅,且硬度變化較大。質地也不如二者細膩。但也有質地細嫩者及各種顏色凍石。昌化石的顏色有白、黑、紅、黃、灰等各種顏色,品種也細分成很多種,多以顏色劃分。如白色者稱「白昌化」,黑色或灰色雜黑色者稱「黑昌化」,多色相間者則稱「花昌化」。而昌化石中,自古至今,自國內海外,最負盛名的便是「印石三寶」之一的「昌化雞血石」了。
昌化雞血石是如何形成的?
昌化雞血石為硃砂 滲透到高嶺石,地開石之中而形成,這樣兩者交融,共生一體的天然寶石,在國內外是極為罕見的。雞血中除主要成份為硫化汞外,還含有少量的致色元素鐵、鈦,它們是深色染劑,它的含量多少是雞血呈現不同紅色的主要原因,含量多則血色呈暗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