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文鎮橫莊村(隆文橫莊亮餘莊)
2023-05-23 16:24:42 1
前幾天跟堂兄一起早茶,他詫異的告訴我在網上無意中發現了一篇關於隆文亮餘莊介紹的文章,大為讚賞,今天閒來無事(其實我都很閒)從網上把那篇文章挖了出來,看了3遍,很有意思,想著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寫點什麼東西。
我的文筆真的很差,從小到大的作文只有一篇給老師在課堂上念了,並張貼在教室後面的黑板上,記得很清楚是小學四年級學校組織去雁洋靈光寺旅遊後要求寫的遊後感,我一直沒告訴老師其實那地方我去了2次,哈哈,所以印象深刻一點。最近幾年都沒寫過超過1000字以上的文章,現在想想還真是有夠懶的,難得今天能靜下心來把一些快要忘記的事情寫下來。
↑ 隆文橫莊東衙田(周逸帆拍攝)
我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三位姐姐,大姐在1歲的時候抱養給姑姑了,後來姑姑一家去了香港。二姐三姐分別大我11、8歲,母親經常說我是忘了出生的那位。小的時候家境不好,雙親都是農民,都要出門幹活,所以是二姐、三姐帶大我的,因為還有家務活,所以分工二姐幹家務,三姐帶小弟(個人感覺是三姐脾氣好點,帶小孩比較有耐心,哈哈),時至今日二姐還後悔當年太傻,應該去帶小弟的。
上面說的三姐脾氣好,經常被我去母親那告「御狀」。想起件事情,我是記不清了,是母親告訴我的。那正是包青天在電視上熱播的時候,我在傍晚時分舉著張白紙跪在母親回家的路上,高喊:「母親大人,怨枉啊」並誣陷三姐用扁擔抽我,結果母親用扁擔追著三姐打,而我則在後面跟著笑,現在想想還真是個欠抽的小P孩,是我的話絕對忍不住,抽他,呵呵。
↑ 隆文橫莊東衙田(周逸帆拍攝)
到三年級的兩位姐姐都因為進學離家到了外地,家中只我這麼個小孩,附近鄰居的小孩也大多出門打工或外地進學了,母親當時是不準我去找村子裡的小孩玩的,怕我學壞,除了亮餘莊的那倆兄弟,就是上文的兒時玩伴。
亮餘莊是祖父的堂兄所建的莊園名字,其中橫莊村亮餘莊距離東衙田大概150米左右,那倆兄弟是曾孫輩,所以做哥哥的儘管比我大2歲,卻還是要管我喊叔的。倆兄弟哥哥叫阿燈,弟弟叫阿湘(後來知道這兩字都是錯的,汗!!)。當年的亮餘莊是我兒時的迪士尼樂園,偌大的亮餘莊只有阿燈他們一家(據說有好多個亮餘莊,這個和鎮上那個都是三房黃三伯姆的,黃三伯姆身邊就一個孫即阿燈的爸,其他都在南洋)。
↑ 隆文橫莊亮餘莊一角(周逸帆拍攝)
亮餘莊空了一排橫屋是沒人住的,橫屋裡堆放的木尺和瓦片就成了我們派兵布陣、攻城奪地的道具。木尺堆起的是一個個城池,瓦片是一個個士兵,外面撿來的石頭是帶隊的將軍,我們仨在裡面大戰,各領各的兵將做起了大王,在連小霸王學習機都還沒有的年代,木尺瓦片石頭就是我們少年時期的玩具。
另外,亮餘莊附近的蕭氏私塾也是我們小時候的樂園,那裡堆放的的書籍,那裡陳列的照片,那裡的毛筆,都是我們年少時期最美好的回憶。
↑ 隆文橫莊蕭氏私塾廢墟(周逸帆拍攝)
阿燈是一個想像力很豐富的小子,那些玩具都是他開發出來的吧,而且畫畫特別好,畫出的士兵、將軍甚至毛主席之類什麼的惟妙惟肖,就是少時性子軟點,經常被人欺負,有件事記得特別清楚,我為他打過架,哈哈,阿燈的同學欺負他,我看不過去,跟他同學幹上了,額,貌似最後沒打贏,悲劇了。
阿湘是個狂戰士,一變身天皇老子都得閃,曾拿著把剪刀從亮餘莊追殺我到東衙田,寫到這裡,我低頭看了下,還好,二哥在家的~。
↑ 隆文橫莊蕭氏私塾廢墟一角(周逸帆拍攝)
大概六年級時阿燈一家搬離了亮餘莊,到了鎮上住,我們的往來就少了很多。
我也就開始了在家宅的生活,電視和武俠小說成了我的最愛。我的大伯,曾是國軍的一名軍官,後在四川的一礦場退休回了老家,終身未娶。他喜歡看武俠小說,房間裡放了一壁櫥子的小說,大概有百來本吧,都是些金庸、梁羽生、古龍的作品,第一部小說是在6年級時看的天龍八部,江湖世界真是好玩啊,我要會武功該多好啊……—— 完
【作者簡介】蕭暢,常用筆名:心安。廣東梅縣區人,中共黨員,現居深圳。文學愛好者,梅州文學網(嘉應文學網)特邀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