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猜燈謎的謎語有哪些 啟迪智慧增加節日氣氛
2025-07-27 18:10:10
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節日,在這個月圓的日子裡,人們相聚一堂肯定免不了一些娛樂活動,我們會掛燈籠,打燈謎。打燈謎憑藉他的趣味性,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它不僅可以開發智力還可以給家裡增添更多的歡聲笑語。
猜燈謎的由來
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不僅可以提升人們的智慧,激發人們的頭腦,還能增添很多節日氛圍。
習俗的興起
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燈猜謎」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說,猜燈謎,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記載,猜燈謎自南宋起開始流行,至今不衰。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此項活動在當時給民眾們帶來很多的樂趣,所以時間久了就將其傳承了下來,時至今日成為一種藝術。
三個燈謎你來猜
謎面:首次摸彩中大獎(打一成語)謎底:一觸即發。解析:「發」,別指「發達」,與「中大獎」形成對舉。2、謎面:笑口常開(打二字明朝年號)謎底:永樂。解析:謎底別解為「永遠快樂」。3、謎面:七夕相會拋媚眼(打四字標語)。謎底:節約用電。解析:我們拆分下節約用電,「節」指的是七夕節,「約」指的是相會,「用電」指的是拋媚眼,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