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物流大考 1號店三管齊下確保顧客體驗
2024-12-23 06:59:08
11月12日中午12點23分,在北京北二環歌華大廈辦公的劉女士收到了來自1號店「雙11」血拼的包裹:為爸媽準備的飛天茅臺53度兩瓶、美的電飯煲一個、以及給家裡新車配備的GPS導航儀。此時距離她11日中午11點下單,恰好是一整天左右,「雙11有低價嘛;價格當然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不過買的時候對於第二天收貨不會抱過高期望。」對於1號店能夠在雙11期間配送保持以往的時效性,劉女士有些意外。對此,而來自1號店相關物流負責人表示,今年,雙11期間的絕大部分訂單會按時送到顧客手中,顧客可以充分享受1號店「雙11」帶來的實惠,不必特別擔心配送。
(1號店雙11出庫的貨品到達配送站)
據國家郵政局初步統計,今年雙11期間所有電商產生的訂單包裹量將達到1.8億件。對電商來說,來自配送環節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1號店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來看,儘管我們雙11當日的銷售業績增長了411%,但配送目前基本沒有受到大面積的影響,依然保持了較高的顧客滿意度。」
(1號店配送員載著滿滿的貨品微笑出發)
據介紹,1號店自2009年開始自建物流,目前70%的訂單由自配送完成。從12號開始的配送高峰預計未來幾天仍將持續。之所以能在雙11高峰期間能保持配送的順暢,在他看來,主要有賴於1號店的供應鏈優勢以及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是,我們對於雙11訂單和銷量的增長情況作了比較精準的預測,並增加了配送團隊的人手和車輛」,1號店相關負責人繼續說到,「二是,基於1號店系統的柔性和可擴性,我們可以實現訂單在自營配送站點之間的有效分配,比較繁忙的站點不再分配新的訂單,轉而分流到周邊站點,這樣可以讓每個站點、每個配送員的配送效率最大化」。最後一點是,不能讓承接1號店近30%訂單配送的第三方配送公司成為1號店的物流瓶頸。
1號店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第三方配送商可能會遇到的訂單積壓情況,1號店的解決之道是在按第三方配送商運力來分配其承接的1號店訂單。「1號店和第三方配送公司之間實現了信息的透明化;我們的訂單量數據對其全面開放,其運力信息也對我們全面透明開放」,他說,「這樣一旦我們預測哪家配送公司的運力不能支撐我們的訂單量,就會把訂單由系統自動轉而分配到其他配送公司。」
11日開始,1號店在全國的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武漢、泉州、濟南7大運營中心一片燈火通明,載貨大車車來車往,交織的配送員及配送小車也在告訴大家,現在是「雙11」的節奏,大家都在加班加點處理顧客的訂單。
北京東城區和平裡1號店自營配送站,13日凌晨5點左右,大批的雙11訂單貨品被送到這裡準備配送。配送員小張介紹,這附近社區很多,雙11後配送工作量加大了,「這個月的收入比上個月肯定要多不少」。小張也注意到,自己這幾天的配送範圍更加集中在區域中心的幾個小區,「聽說配送區域邊上的幾個小區,公司安排了附近的其他配送站來接單」。
「怎麼調配各個配送區域的人員和運力,在不同區域增加多少人手、增加多少車輛,來保證1號店物流的正常運轉,我們通過系統進行了精細化預測和管理的」,1號店相關負責人最後表示,「某種層面上雙11也是供應鏈體系的競爭、技術的競爭,這方面我相信1號店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