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清華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的講話作文900字

2024-12-28 09:36:08

  【清華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的講話作文一】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冬日清華園裡最喜慶的日子。我們在這裡舉行儀式,慶祝1291名同學圓滿完成學業。首先,我要向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的各位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向精心指導你們的老師、向堅定支持你們的親友致以誠摯的感謝!

  同學們,你們即將告別校園,從這裡不僅帶走知識、友誼、夢想,更將帶走融入血液、浸透骨髓、將同你們相伴一生的清華文化和清華精神。今天,我想重點講講清華的校風「行勝於言」。清華是培養君子的地方,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恥其言而過其行」,行勝於言是每一名清華人的內在品質。我們的學長聞一多先生說過,「人家是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是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清華人之所以受到尊重,就是因為行勝於言。同學們,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國家和社會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腳踏實地、勤奮實幹的人。希望你們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做什麼,都能終身做到行勝於言。為此,我想談三點感悟,與大家分享。

  第一,行源於思。當今世界正在進行大變革大調整,當代中國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轉型時期。你們在未來要有所作為,不僅要懂得如何做,更要懂得為什麼要這樣做。韓愈曾說:「行成於思毀於隨」。我在這裡強調行源於思,就是希望大家認識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獨立人格、獨立思考比追名逐利更重要,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比人云亦云更重要,用大智慧把握人生航向比用小聰明尋找捷徑更重要。前不久,我參加研究生特獎的分享交流會,聽一位同學講到物理學家盧瑟福的故事。說有一天深夜,盧瑟福看到一個學生還在做實驗,便好奇地問:「你上午在幹什麼?」學生回答:「做實驗。」「下午呢?」「做實驗。」盧瑟福又問:「那晚上呢?」「也在做實驗。」盧瑟福聽後很生氣地說:「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實驗,那什麼時間用於思考呢?」同學們,我也不願意看到你們在人生道路上像上緊的發條,每天只是忙忙碌碌,而是希望你們能不時地停下來看一看、想一想、問一問。就像高山流水,時而激流勇進,時而靜水流深,用思考之後的行動成就絢麗的人生。

  第二,行惠於言。前段時間,我讀到一本書,叫做《教育大未來》,是曾經負責哈佛大學教育改革的託尼·華格納撰寫的。他在書中提到,未來世界創新型人才需要具備7個關鍵力,「有效的口頭與書面溝通能力」是其中之一。因為只有加強溝通交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面對越來越大的挑戰。最近學校正在召開第24次教育工作討論會,很多校友給我寫信,談到自己對母校人才培養的建議,他們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是,清華學生積極主動與人溝通的意願不足。2006年,朱鎔基學長也曾談到清華學生不善言表的問題,當時他語重心長地說:「行勝於言不是不要言。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就是要言。」這裡強調的言,不是自我吹噓、誇誇其談、言過其實、只說不做,而是要言之有據、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同學們,我想強調的是,溝通是表明你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溝通是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體現,溝通也是影響他人、改變社會的重要方式。人類處在信息化加速發展的時代,主動溝通,善於表達,將使你們得到更多的理解,獲得更大的支持,營造更佳的社會環境,從而更好地發揮才幹、成就事業。

  第三,行成於篤。傅斯年先生1919年寫過一篇文章,我雖然並不完全贊同他所作的比擬,但還是想在這裡引述文中的故事。故事說,他有一天見到一位北京警犬學校的人,就問那個人,「你們訓練的狗,單是外國種呢;或是也有中國狗?」那個人回答,「單是外國種的狗。中國狗也很聰明,他的嗅覺有時竟比外國狗還要靈敏,不過太不專心了。教他去探一件事,他每每在半路上,碰著母狗,或者一群狗打架,或者爭食物的時候,把他的使命丟開了。所以教不成材。」1984級的徐航校友有一次回學校時講到,自己的成功方程是「成功=能力×努力×運氣」,再把這個結果用時間進行積分。意思是人生是一個時間積分的過程,做事情要持之以恆。剛才,孫曉明校友也與大家分享了他的經歷和感悟。這些認識和感悟啟示我們,堅守自己的價值判斷和人生選擇比跟風趕潮流更重要,堅持坐冷板凳比什麼熱做什麼、什麼快做什麼更重要,長期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比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去做更重要。

  同學們,「行勝於言」來自於1920級校友贈送母校的日晷。在日晷的背面還刻著相對應的拉丁成語「FACTANONVERBA」。我經常帶客人去看日晷,告訴他們行勝於言是清華的校風。但經常有人告訴我,這句拉丁文的意思不僅僅是行勝於言,有人講是「行動,而不是言辭」,也有人說是「事實勝於雄辯」,還有人認為是「觀其行而非聽其言」,甚至有人講是「行動不等於言辭」。正是對拉丁文含義的不同理解,促使我去思考行、言、思之間的關係。今天,我也建議同學們離校之前再到大禮堂前看看日晷,帶著自己對「行勝於言」,對行、言、思的辯證思考去迎接你們美好的未來。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的講話作文二】

  今天,是一個喜慶和歡樂的日子,近4000名同學即將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跨入人生的嶄新階段。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大家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深情的祝福!同時藉此機會,向引領你們走上研究道路、陪伴你們走過研究生階段的導師、親人和朋友們,致以誠摯的敬意和親切的問候!

  你們是十分幸運的一批畢業生。北京奧運、六十周年國慶、百年校慶等一系列國家和學校的大事,你們都一一親歷。在剛剛過去的百年校慶活動中,大家在紀念大會上感受清華百年的歷史與使命,在校慶晚會上演繹清華人的精神和活力,在全球大學校長峰會上提供志願服務,在為期一年多的百場學術論壇活動中增長見識、分享經驗,還有近200對研究生同學在集體婚禮上,攜手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這一件件大事,一幕幕場景,因為你們的參與和服務而更加精彩、更加動人。

  你們是勇於擔當的一批畢業生。攻讀研究生期間,你們潛心研究、大膽創新,為發展學術貢獻著智慧和汗水;你們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你們積極承擔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為學校的發展辛勤付出;你們在汶川、玉樹地震之後心繫災區,表現出清華人的高度責任感……在社會對「80後」的關注和爭論中,你們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能堪大任。

  你們是承上啟下的一批畢業生。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清華已累計授予碩士、博士學位超過7萬人,而在座的同學們是清華百年華誕後的第一批畢業生。你們受到了百年清華文化精神的薰陶感染,又肩負著以實際行動為清華新百年發展增光添彩的重任。你們中的絕大多數同學將離開校園,走上各行各業、不同崗位,很多同學選擇了奔赴西部和基層,在祖國的每一片熱土上,定位當代青年的時代坐標,續寫清華人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新的樂章。

  同學們: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親切寄語清華學子和全國青年學生,要求同學們做到「三個結合」。我想,大家將來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要不負國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將「三個結合」落實到一生的奮鬥和實踐之中。

  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就是要繼承和弘揚清華大學的優良傳統,努力做到德才兼備。清華改制後的第一任校長羅家倫在《知識的責任》一文中提出,有知識的人「要負起更重大的責任來」。錢學森學長說「我的事業在中國」,王淦昌學長說「我願以身許國」,這就是清華人的責任,也是清華人應有的人生境界。此外,大家邁出校門,是告別校園,但不是告別學習。同學們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意識,持續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以適應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有修養,有知識,並身體力行對祖國、對人民的責任,這才是清華人最本色的「光環」、最顯著的標誌。

  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就是要自覺地把創新意識融入到實踐中去,而又在實踐中提高創新能力、創造創新成果。在學校,我們倡導和實施「創新性實踐教育」,讓大家在研究實踐中鍛鍊和提高創新能力。在走出校園之後,我特別想提醒大家,當前中國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以及社會經濟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提升,需要大家貢獻創新的思想和理念,也為大家做出創新性的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實踐舞臺。正如剛剛發言的馬國馨學長曾經說過的:「解決好中國自己的問題就是世界水準。」我校新聞傳播學院的曾維康同學,輾轉多個省區,採訪了江漢平原上一個小村子裡、在全國各地生活和打工的26名村民,寫出一部25萬字的村落鄉民口述史,展現了真實的現代中國農民群像,成為一篇獨具特色的碩士論文。這就是把創新和實踐結合起來的一個很好例證。衷心期望同學們把中國這塊熱土作為自己的創新舞臺,深入社會、深入問題,得到真歷練、獲得真知識。

  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就是要在注重綜合素質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培育個性的發揮。過去,清華曾被稱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雖然也有一些諸如詩人院士、京劇藝術大師、流行音樂人等出現,但在整體上,學生的個性培養是比較欠缺的。時代的發展進步,越來越需要多樣化的人才資源。清華的畢業生,既要注意全面發展,同時也應該是個性鮮明的,要在科技、經濟、政治、社會和思想文化各方面都成長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領軍人才。衷心期望大家在未來的道路上始終堅守夢想、保持個性,不媚俗從流,不輕言放棄,在奮鬥拼搏中書寫人生的精彩篇章!

  同學們,百年清華的精神傳統需要你們來傳承,清華新百年的篇章正在你們的腳下向前延伸。讓我們志存高遠、努力奮鬥,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像總書記所說的那樣,在未來的人生徵程上,「應該大有作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的講話作文三】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來自全球102個國家和地區的新生同學相聚在這裡,隆重舉行研究生開學典禮,共同慶祝新學年的到來。首先,我代表學校和全體師生員工,向各位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你們在人生最重要的階段選擇到清華讀研,體現了你們對研究生教育的期盼,也體現了你們對清華的信賴與鍾愛。我感謝你們的選擇,願意同全校教職員工一起,為你們的發展成長竭盡全力。

  此時此刻,我想請大家再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要讀研?有的同學會說,是為了開闊視野、更新知識、提高能力,將來更好地發展自己、服務社會。這是一個很好的答案。不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讀研還應該有一個更重要的目標,那就是提升境界——為學和為人的境界,這也是校園生活能夠給予大家青春付出的最好回饋。

  中國古代四書之一的《大學》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美國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哈瑞•劉易斯,曾引用一位哈佛贊助人的話說,「大學是為公共利益而建立的,發展道德和智力是大學的主旋律」。可見,大學承擔著發展知識和提升道德的雙重使命,既要幫助學生發展知識和能力,更要幫助學生提升素質和境界,使學生學會做人,做真正的人,做高尚的人。如果我們造就的只是失去靈魂的卓越,培養的只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那將不僅是大學的失敗,更是社會的悲哀。

  百年清華,歷來重視引導學生既為學又為人。剛才戴瓊海老師講到老學長朱鎔基總理的故事,可以說,這是清華育人理念的一個縮影。章名濤先生關於為學、為人的這段話,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朱鎔基學長。幾十年後,他在給電機系建系60周年的賀信中,還飽含深情地講到,「清華就是教我們為學,又教我們為人的地方」,「為學在嚴,嚴格認真,嚴謹求實,嚴師可出高徒。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後正人。」

  同學們,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快速的現代化進程中,機遇與挑戰並存,夢想與困頓同在;我們的社會,正經歷著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我們的世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樣化交織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氣候、能源、環境等共性挑戰不斷凸顯,交流合作、互利共贏成為世界的強音。這樣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更加迫切地需要一批德才兼備的有志青年勇擔重任、迎接挑戰。同學們,今天你們加入清華人的行列,就意味著你們將肩負起人類、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承擔起更大的時代和社會責任。惟有那些不為現實功利、做實學、求真知的人,惟有那些不計一己之私、憂國家、思天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境界、什麼是視野、什麼是胸懷,才能把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美好未來作為自己畢生的價值追求,承擔起這份厚重的責任。

  同學們,境界,並非虛無縹緲,更非遙不可及。境界的提升,就在你的身邊,就在點點滴滴,就在每時每刻,就在你的每一次選擇。大家知道,趙元任先生是當年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之一,會講33種漢語方言,並精通多國語言,被譽為「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先生如何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他曾告訴女兒,自己研究語言學是為了「好玩兒」——「好玩者,不是功利主義,不是沽名釣譽,更不是譁眾取寵,不是一本萬利」。4年前,我校物理系幾位博士生在薛其坤老師的指導下,選擇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驗作為研究題目,當時沒人相信他們能在這個物理學的國際前沿領域做出什麼成果。他們在花費了兩年多時間、測試了近千種樣品之後,仍然看不到任何明顯的進展。但是他們沒有灰心、沒有放棄,繼續執著地堅持,終於在一次比對測試中發現了玄機,並成功地捕捉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個神奇的物理現象。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拓寬學術視野,堅定學術追求,選擇挑戰性的課題,去除功利、遠離浮躁,持之以恆地探索未知,不僅將磨練你的學術品性,而且會擴寬你的人生境界。相反,如果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為了出成果、拿學位,什麼容易就做什麼、什麼快捷就做什麼,你的功利心就會孳生膨脹,你的視野和境界將會有所局限,你也很難成就大的事業。

  境界,既是如何做事,更是怎麼為人。境界就是你的人生目標,就是價值觀念,就是生活態度,就是你生命旅途中的每一個腳印。大家知道,長期以來中國學生留學的目的地主要都是歐美發達國家,但是,在你們中間就有一批「留學發展中國家計劃」的同學,他們在清華學習以後,將遠赴一些欠發達國家甚至貧窮國家,學習當地語言,深入當地社區,融入當地社會,與當地人一起生活、工作、交朋友。他們努力讓自己成為真正的「非洲通」、「南美通」、「中東通」、「印度通」,深入了解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幫助我們以更全面的國際視野、更平衡地看待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他們將要面臨的,不僅有文化的衝突和生活方式的差異,還可能有健康與生命的威脅,甚至是社會動蕩的風險。這些同學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境界體現在人生選擇上,不是舒適安逸,不是名利地位,而是超越自我、胸懷天下的價值追求,是勇於擔當、志在四方的家國情懷。

  同學們,境界不是你得到了什麼,而是你付出了什麼;境界不是你個人的貧富榮辱,而是國家民族的盛衰興亡;境界不是你的智商、學歷和才幹,而是你的善良、誠信和正直。境界的提升,是一個人加強內在修養、不斷戰勝自我的過程,需要你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而不要等到告別校園之後。我期待著,你們經歷了清華為學為人的精神洗禮,都能夠成為更有境界、更富魅力、更受尊重的人。

  謝謝大家。

同类文章
做家務300字作文

做家務300字作文

  導語:今天,我與媽媽幹起了家務,這也是我第一次做家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家務值日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第一篇:做家務  剛吃完飯,我想:每天都是爸爸媽媽做家務,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今天我一定要幫媽媽分擔家務——洗碗。於是我自告奮勇地說:「今天讓我來洗碗吧!」媽媽用詫異的眼光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導語:我們把綠色奉為夢想,把夢想視為行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優秀的主題班會,歡迎查閱!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活動方案【一】  活動目標:  1、在環保活動中規範自己的行為,讓學生從身邊做起,自覺主動地去保護校園綠化,美化校園環境。  2、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確立
小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小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導語:我們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優秀的主題班會,歡迎查閱!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一)  班會背景  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日益惡劣,保護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同樣,在教室裡有些同學衛生習慣較差,隨地吐
小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小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

  導語:綠色校園真是好,全體學生來環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優秀的主題班會,歡迎查閱!  「愛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  一、設計思路: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遵守公德」德目中的有關要求設置的。保持環境衛生教育,對小學生來說很是必要。環境指周圍的地方,人們生活周圍的地方就是人生活的環
高考前的主題班會

高考前的主題班會

  導語:成功需要付出無數的艱辛與汗水,需要持久的監督與鞭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優秀的主題班會,歡迎查閱!  高考前的主題班會  一、主持:尹xx、倪xx  二、流程設計:  開場白草原上的故事觀看視頻(小人物)成功者的範例(往屆屆學生代表)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準備高三(發表自己的看法)
關於我的暑假生活作文550字

關於我的暑假生活作文550字

  導語:我的暑假生活豐富多彩,有苦有樂,收穫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暑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篇1)  今年的暑假,過得既輕鬆又愉快,還很有意義,是屬於我自己的暑假。你們瞧:  剛放假,爸爸就帶我去了橫店影視城,我們遊玩了江南水鄉,明清宮苑,清明上河圖等景點,我
暑假記事600字作文

暑假記事600字作文

  導語:夜色漸濃,我們戀戀不捨地踏上了歸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暑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篇一:暑假記事作文】  烈日,像一團烈火在大地熊熊燃燒,炎熱的天氣使人喘不過氣來。樹上的蟬鳴一陣接著一陣,一曲完了,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儘管這歌聲富有節奏感,可仍然讓人感到心煩。  在我
寒假記事的作文600字

寒假記事的作文600字

  導語:滑雪那天,陽光燦爛,照得人暖暖的,正是適合滑雪的好天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寒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篇一:寒假記事  在一年中,我們會經歷2個大假——寒假和暑假,這個寒假已經結束了,可我確一直回味無窮。  你們外出旅遊了嗎?我去了,去了一座大城市——湖北武漢。當然,我也不
關於寒假見聞作文800字

關於寒假見聞作文800字

  導語:左盼、右盼,終於把朝思暮想的寒假給盼來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寒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篇一】寒假見聞  今年的寒假我不是在家裡過的,而是在我奶奶家度過的,所以今年的年夜飯也是和爺爺奶奶、叔叔哥哥一起吃吃的。  奶奶家住在美麗的富春江畔,離我們家可遠啦!當我們一家三口大年
有關於我的寒假作文

有關於我的寒假作文

  導語:放寒假的每一天,叔叔都會開著他的新車,帶我們到處逛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寒假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第一篇】:我的寒假  寒假是一個放鬆的假期。在寒假裡同學們可以盡情的玩耍!把平時的苦悶都發洩出來。  寒假是一個緊張的假期。在寒假裡同學們可不能只顧著玩,只顧著發洩!學習還